
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打造辽宁省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对策研究.doc
6页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打造辽宁省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对策研究(内容提要)辽宁在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同 时辽宁又位于东北亚区域的前沿,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问题是整个东北业区域经济合作中 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辽宁构建新的开放格局中的关键一环,将辽宁省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 国际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对于振兴东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木文从有关区域开放的理论出发, 指明辽宁对外开放面临的任务和方向,并确定了辽宁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阐明其发展优势 与制约因素,最终形成对辽宁经济带如何开发,进而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重要平台的 战略性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辽宁经济带和振兴辽宁经济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把辽宁省建成东北 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的目标关键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辽宁省冯志一、辽宁与东北亚国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路径和比较优势(一)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 作的主要目标辽宁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首先要服从于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 目标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拥有的产业涵盖面非常广泛,涉及众多领域然而,改 革开放以來,辽宁为应对世界经济变革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却十分沉重因此,参 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目标,主要是为辽宁老T业基地完成机制转变服务,并提高辽宁的国际 竞争力及其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整个东北经济的振兴作出贡献。
辽宁老工业基地机制转变问题的实质是“再工业化J在计划经济时期,辽宁已完成初次工 业化,成为以重型装备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造船业等资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基 地,这些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是东南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但是,辽宁的工 业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国际竞争力低下的技术、资木密集型工业,而且经过几十年的消耗,其 老化的特征II趋严重辽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岀了要把辽宁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 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的转型目标因此,辽宁与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必须紧紧围绕“再工业化"转型来做文章,围绕辽宁 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H标和产业发展、技术改造的重点行业,确定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 主攻方向,使区域合作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协调,促进二者Z间互动效应的最大发挥二)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约束条件辽宁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还受制于 報个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现状和有关成员的战略取向近十几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区域内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 运行结构、意识形态以及历史领土问题上存在诸多的不同和摩擦,合作的规模、水平和制度 化程度仍难以令人满意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还具有一定的地方性。
在II木表现为I」木海 一侧的“里U本”地区寻求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较高;注:本文系省社科联2010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0Isktjjx-92) 部分成果30海岸地区成立了“西海岸开发促进委员会",推动西海岸地方企业开展与中国东 北地区的合作活动;俄罗斯在其亚太地区发展战略等纲领性文件中,重点阐述了该地区向周 边国家开放的具体方案目前在东北亚的局部地区正在进行着两国、多国、双边以及多边的 合作立足于东北亚地区的互补性与竞争性,有关成员的东北亚战略各有侧重韩国积极参与中 口韩白由贸易区的筹建,推进东北亚开发银行的成立,并计划扩展与中国的山东半岛、辽东 半岛、上海、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的经贸往來,以迎接“黄海时代"的到来口本希望凭借自 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同中、朝、俄等国的资源、能源及劳动力优势相结合,加快“里II木” 地区的发展其九州和山口地区计划与中国辽宁省、山东省及韩国沿岸建立“环黄海经济圈覽 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主旨是确立欧亚大国的地位,希望通过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 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区域内外资开发这一地区的能源成为其在东北亚地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总体看来,东北亚地区备国都有备自发展的不同特点,但也有自身发展过稈中难以化解的 难题,这就需要乞国发挥比较优势,通过进行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规避经济发展中的劣势, 以优势互补的运行方式带动整个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乃至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三)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分析1.地缘优势东北亚各地区都具有相邻的 地理位證辽宁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相望,南邻朝鲜、韩国和口本,西与我国环渤海 地区相连(包括京、津地区)按照国外经济学者所提出的促进东北亚“雁式”产业转移模式 来考虑,辽宁正处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中心辽宁不仅与LI木和韩国保持着垂直分工关 系,同时乂与俄罗斯和朝鲜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型经贸关系这种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 体系中,辽宁正处在垂直与水平分T的交叉点上从国际产业结构在东亚梯次传递特点看, 辽宁最接近口本和韩国新世纪的这种区位、产业优势将为辽宁经济对外开放打开巨大的市 场空间2. 产业结构互补口木的产业结构以资木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同时以知识密集为主要特征 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其产业结构在该区域内位于第一层次韩国作为新兴工业 国家,在相当大程度上接受了口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产业以资木密集型为主,技术 密集型也具备一定的规模,其产业结构在该区域内位于第二层次。
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是以 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为主的重工业,精加工生产非常薄弱,轻工业发展明显滞后,农产品、 轻纺、家电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蒙古经济是原苏联体系的一部分,白身不存在完整的产业体 系,工业以采矿业为主,制造业十分落后,走了一条畸形的T业化道路,导致其产业结构落 后,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3. 资源互补优势东北亚各国、各地区白然资源分布的互补性也为实现该地区的经济合作 提供了现实基础辽宁地区的鞍山、木溪一带,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铁矿区,也是全国铁矿分 布密度最高的地区,辽宁地区的铁矿石储量占全国的1/4;己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一半 以上;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10;还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能蕴藏总量约为1317万千瓦,可 能开发的水能资源有1000多万乩,己开发利用的只占很小的比重,具有巨大的潜力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是东北亚地区自然资源的宝库,蕴含丰富的森林、原油、煤炭、黑 色与有色金属、水资源等,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原料;蒙古的煤洪、石汕、金、 铜、萤石、草场、森林和旅游等B然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基木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朝鲜金 属资源较丰富,农业H然条件不理想LI木和韩国的白然资源匮乏,两国所需的原料、燃料 和原材料等以及部分农产品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都依赖进口。
显然这为国家(地区)间开展广 泛的经贸合作奠定了重耍基础4•产业基础优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 产业及部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移一般 对受让方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一定数量的素质较高的产业T人的要求,否则这种产业承接 就很难顺利进行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T业基础比较雄厚,制造业相对发达,同时拥有一 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劳动力价格低,相对于国内其他一些地区,辽宁对策研究 oningEconomy的产业基础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辽宁的钢铁、机械、电子、汽车、化工、 航空和造船等产业,都有着较雄厚的基础石化、冶金、电子信息、机械仍是辽宁省四大支 柱产业工业新产品开发进一步加强,2010年产学研技术联盟达535家,签订各类技术合 同力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比2009年增长%高新技术企业达641家另一方血,辽 宁省具有近百年的工业历史,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体,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的 工业体系,成为中国主要的工业和原材料基地中国东北地处东北亚的腹地,而辽宁乂是中 国东北地区的门户有利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再加上中央政府 在发展战略上的政策支持,辽宁必定成为东北亚备国关注的焦点。
在产业结构上,辽宁与口、 韩、俄等国存在国际分工和优化组合的优势不论是垂肓分工,还是水平分工;不论是传统 产业分工,还是新兴产业分工;不论是产业Z间分工,还是产业内部分工,辽宁都具有明显 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不断加大对外经贸合作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就5.交通运输优势辽宁省拥有公路50000公里,铁路营运里程3939公里,密度均位居全国 前列高速公路1637公里,连通14个省市、直辖市还有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 公路沈阳和大连是重要的航空港,开辟了 146条国际国内航线,将成为沟通中国与东北亚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桥梁和通道二、 辽宁与东北亚国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存在 障碍未来几十年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均存在强烈的能源需求,东北亚地区兼具开展能源合作的 必要性和可能性忖前东北亚国家Z间的合作主要还是双边性的,以对俄能源合作为主展开 区域性的能源合作诡未取得明显进展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来|'|于木地区错综复杂的政治因 素,但合作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因为东北亚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关系,在能 源危机面前,谁都难以做到独善其身区域能源合作的目标是增加东北亚次区域的能源供给, 减少对次区域以外能源进I I的依赖;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和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能源生产与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未来的合作应从建立充足、经 济的能源供应体系和高层次的政策保证体系入手二) 辽宁地区自然资源I I益枯竭东北及辽宁地区要在未来十年至十五年建成国家的新型 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但目前辽宁省的主要矿产资源过早衰竭,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 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的需要因此,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建立国外资源供给基地己迫在 眉睫东北亚的俄、蒙、朝等国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与辽宁省都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 关系同时,俄、蒙、朝三国的投资环境口趋改善,具备辽宁企业"走岀去”进行投资开发合 作的基础条件辽宁企业“走出去”要坚持双赢理念,要遵守外事纪律、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尊重当地民风民俗,要注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要坚持走双边和多边合作Z路政府部门要 提供管理服务,要研究投资所在国政策法规、国情和民情的变化,要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焉(三) 辽宁与东北亚区域的经贸合作有待加强辽宁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拥有得天 独谆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与东北亚国家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是中国参与东 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日木、韩国在辽宁对外经贸活动中居主体地位,2010年对 口木出口亿美元,对韩国出口亿美元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力发展同东北亚乞 国经贸关系战略的实施,辽宁在同东北亚各国贸易中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发挥,与东北亚齐 国ZI'川的经贸联系也将更为紧密。
在全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阶段,辽宁省扩大对外开 放的战略选择要注重加强对周边国家的贸易与投资,积极开拓东北亚新市场;要拓展与东北 亚区域备国的劳务合作,有效地利用区域比较优势,缓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的就业 压力四) 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不够充分辽宁为了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制定了建 设生态省的目标,旨在推动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并以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的 不断深化进一步带动辽宁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应通过积极32目,大力推进政 府、企业和民间组织同东北亚地区各国开展环境合作,利用东北亚地区双边或多边环境合作 条约的制定为辽宁生态省建设目标的实现寻找广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克服思想理念、 环境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政策不足等障碍因素,扩大与口、韩的环保技术合作,联手打造低碳 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的坏境管理体制三、 打造辽宁省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对策建议(一)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平台的总 体思路1.以环渤海地区为主要依托辽宁省处于环渤海经济带的前沿地区,地处东北亚关键 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