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第11册百分数教案.doc
36页第五单元 百分数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4、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单元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单元教学难点: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单元课时安排:(18课时)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课时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课时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9课时4. 整理和复习 2课时5. 单元综合练习及评讲 3课时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机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投影出示)1.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米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引导学生说出: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2、出示课本第77页情境图,让学生圈出其中的数字,初步感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新知探究(一)教师讲解……像98%、60%、65%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二)自学探究1、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3)会读、写百分数2、学生自学课本第77、78页教师巡回视察,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以有目的的讲评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3、全部逐步汇报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3)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I教师写出一个百分数让个别学生读出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教师出示数个读作让学生写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4、同桌互说、互写百分数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30分)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二十四点七 百分之一百二十 2、读一读下面百分数(30分)35% 74.8% 56.03% 102.3% 98% 66.8%3、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40分)2% 15% 120% 98% 100% 0.0001%(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2)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3)只要同学们认真听讲,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 )4)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5)我校学生的近视率高于(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看,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
小组内讲评、订正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机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看,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小组内讲评、订正二、指导练习1、学生合作完成2、教师巡看,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3、教师讲评、订正三、学生作业: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小数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0.45 1.2 0.367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2.5 5 0.48 1.25 10.3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1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0.24==24%1.4====140%0.123===12.3%(3)请大家观察一个,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5)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2.教学例2(1)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27%==27÷100=0.27135%==135÷100=1.35(4)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6)完成第80页“做一做”的第(2)题3. 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三、当堂练习练习十九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3(1)出示例3: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没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80%2)引导学生:百分数是分数的一部分,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请大家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试着把上面几个百分数改写成分数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 80%==(4)想一想:2.5%怎样化成分数?(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的,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成整数后,再约分5)完成P81“做一做”第1题2、教学例4(1)学生通过小组自学讨论,找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2)小组汇报,并举例说明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3)完成P82“做一做”第1、2题三、学生巩固1、练习十九第3题(P83页)2、练习十九第4题(P83页)3、练习十九第6题(P84页)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5、7、8题(P84页)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求百分率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口答:1、24是50的几分之几?2、13厘米是43厘米的几分之几?3、10千克是45千克的几分之几?提问: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应怎样求?每个题中的单位1是什么?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1(1)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审题,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2)掌握什么是达标率.(3)怎样求达标率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疑难3、学生逐步汇报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100%120/160×100%=0.75×100%=75%(二)教学例1(2)学生自学85页教学内容,了解发芽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计算填写在表格中教师提问:什么叫发芽率?(发芽率是求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这三种种子哪种种子的发芽率高?(大蒜发芽率高让学生感知发芽对农民伯伯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
三)其它百分率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了解: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成活率=成活棵树/种植棵树×100%命中率=命中球数/投球总数×100%岀粉率=面粉重量/小麦重量×100%出油率=油的重量/花生的重量×100%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三、当堂作业练习二十的1至4题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