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情况报告.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20589232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情况报告  一、工作进展与成效  (一)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我县2299户6736人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解决,所有贫困人口实现清零,10个“十三五”贫困村已全部实现退出贫困户人均收入由纳入时不足2300元,到现在的人均15076元  (二)肩扛责任慎终如始我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保障脱贫、安居扶贫等18个专项扶贫行动实施办法等组成的“1+18”脱贫攻坚政策,作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纲,每个专项扶贫行动均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2018年,我县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实化脱贫具体举措每个行政村均选派了优秀干部组建“连心”小分队进驻开展驻村帮扶,每位贫困户均有帮扶干部,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户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了3-5名扶贫专干的扶贫工作站,每个村建设了“六个一”标准的村级扶贫室其中,经费方面各乡镇扶贫办安排5万元的工作经费;  各个贫困村安排了5万元,非贫困村安排了1万元。

      2018年,我县紧扣“全县实现贫困人口脱贫900人、贫困村退出3个村”减贫任务,全面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坚持目标导向发起“春季攻势”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夏季整改”行动,坚持成果导向实施“秋冬会战”行动,扎实推进脱贫进程2019年,我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加强组织领导,聚焦责任落实,突出政策落实,狠抓作风建设,接续开展“春季整改”、“夏季提升”、“秋冬巩固”行动,聚焦“四项保障”、“四项动能”和“四大支撑”,强化举措、真抓实干,用足“绣花功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要求2020年,我县严格对标“四不减”要求,全面落实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完善定期研究调度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健全行业扶贫单位和乡镇“双线”负责、协调推进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脱贫后续巩固提升保障体系,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会,全面强化问题整改,确保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只增不减  (三)政策落实善作善成一是筑牢义务教育保障2018年以来,我县从制度上强化义务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保障,除做好本地资助政策外,重点关注异地就读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的发放工作,不断强化和完善控辍保学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无失学辍学现象。

      2018年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246人,发放各类资助金共计227.8万元,2019年发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011人187.52万元,2020年发放2693人167.99万元二是筑牢基本医疗保障严格落实贫困患者县域范围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每个村卫健室均已制作了坐诊与巡诊制度公示牌并进行了张贴2018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为3756人次,住院总费用为2370.52万元2019年共计3818人次,医疗费用总金额2572.83万元,共办慢性病证1728人2020年,住院报销累计为4796人次,住院总费用为2238.05万元,自付比例为9.3%,新增办理慢性病人数356人,“长处方”报销共计573人次,金额共计368727.34元三是筑牢住房安全保障对所有农户住房情况进行摸排,综合采取“拆旧建新、维修加固和交钥匙保障”等方式,做到排查一户改造一户,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易地搬迁任务数200人,建设住房79套,实现脱贫攻坚期间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房2018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0户,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80户,其中新建49户、维修31户。

      2020年,全面完成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均达安全级别四是筑牢饮水安全保障全面组织农村安全饮水排查鉴定,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9年,检测229座水厂、分散型用水户水质全部达标,并对2314户用水安全状况出具了评价表2020年,共检测464份水质,经检测全部达标,其中千吨万人以上工程9份,千吨万人以下工程227份,自然村46份,散户182份,并完成所有贫困户饮水安全鉴定表,全县所有贫困群众实现安全饮水有保障五是筑牢基本生活保障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织密织牢农村低保制度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网络2018年纳入保障救助范围建档立卡4804人,2019年低保户2220户、4516人2020年发放低保户4829人2002.56万元,五保户121人96.12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276人111.06万元  4.增收路径多元叠加一是强化扶贫产业带贫益贫依托县域资源和产业基础,选准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劳务用工、租赁流转生产资源等途径获得收益,评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培育有扶贫功能合作社86个,创业致富带头人215人2018年,抓好全县10个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了柑橘、蛋鸡养殖、校具加工等产业,全县家有柑橘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20多户、参与校具产业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70多户、通过蛋鸡养殖带动贫困户460多户,全县21个光伏扶贫电站合计发电169.409万度,结算电费70.1853万元,受益贫困户数438户。

      2019年,全县获得产业发展扶持的贫困户数为1854户,合作组织80个,带动贫困户1195户,21个光伏扶贫电站合计发电184.7万度,结算电费80.27万元,受益贫困户数438户2020年发放奖补资金220万元,630户贫困户受益;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119人;  小额信贷累计贷款1009户,贷款金额1744万元二是拓展就业扶贫增收途径广泛动员乡镇、村书记和第一书记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到县工业园区务工、乡镇扶贫车间务工、家政服务就业或落实公益性岗位,支持创建就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车间、新型农村合作社、非正规就业组织、就业扶贫专岗托底等6类就地就业平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稳定增收2018年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2170人,就业率79.57%2019年发放交通补贴53.07万元,建设扶贫车间10家,吸纳贫困劳动力64人,设置乡镇公益性岗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776人2020年发放交通补贴1284人,补助金额624400元;  新增244个公益性岗位;  培训387位贫困劳动力;  建设扶贫车间11家,吸纳贫困劳动力55人已外出务工人数3473人,占去年底总数的110.85%。

      三是强化消费扶贫助力产品销售我县认定扶贫产品45个、供应商15个,商品总价值5844万元,扶贫产品累计销售金额535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采购累计488.63万元,消费扶贫馆累计14.67万元  5.巩固提升持续发力强化建章立制,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一是强化预警监测全面排查短板弱项,加强返贫监测,防范返贫风险,根据贫困户和边缘户情况,划定红黄绿三级预警级别,提供针对性帮扶措施全县共有36户边缘户、6户脱贫监测户,均制定一对一帮扶举措二是深化精神扶贫积极开展“四大感恩行动”、“脱贫奋进之星”评议评选,大力宣传和推广扶贫扶志典型做法,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内生动力,引导脱贫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树立脱贫发展斗志三是全力克服疫情影响2020年,我县紧紧围绕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牢牢抓住防止贫困户减收这根弦,研究出台了《关于“稳就业、促产业、扩消费”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突出产业就业帮扶,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有效化解疫情影响疫情期间,新注入扶贫风险缓释金75万元,发放“赣合贷”产业扶贫贷款500万元,为10家带贫益贫产业合作社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大助力,贫困户农产品滞销化解率100%,就业率83.1%,务工相比去年达到112%以上。

      四是狠抓问题整改坚持整改永远在路上,以问题为导向,加大举一反三力度,进一步排查摸底,深挖细找、逐条对照,把省市督察组督查发现反馈问题、县级审计和各乡镇交叉检查发现的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整改,把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与脱贫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完成,做到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2020年,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脱贫攻坚“十大清零”行动、省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国家普查清查摸底查漏补缺等各类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典型经验做法  1.正反双向齐行,促进扶贫内外兼顾县积极加大精神扶贫力度,采取激励和惩戒手段,促进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一方面建立脱贫攻坚正向激励机制,组织全县结对帮扶干部上门入户与贫困户签订增收激励协议,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营造精神扶贫良好氛围,一方面实行反向约束措施,对“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精神贫困问题,加强教育惩戒,促其精神脱贫,克服“等靠要”  2.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就近带动贫困户增收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县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思路,依托校具产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创新举措,充分发挥境内校具企业等中小微企业多的特点,引导企业在群众家门口建立就业扶贫车间,采取“公司+生产车间+贫困户”的生产模式,将劳动密集、技能要求不高的工序放到车间里做,同时鼓励贫困户到车间打工,在家门口就业。

      通过利用“党建+”引领、“就业+”引导、“宜业+”引路,将扶贫车间建到百姓家门口,将适宜的岗位成为百姓“钱袋子”,形成了产业与扶贫的“同频共振”,既做优做强了产业,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奔向富裕路  3.建立全程资助体系,织密筑牢教育扶贫网县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实现长期脱贫、稳定脱贫的重要着力点,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脱贫上见实效,在社会责任上齐发力,狠抓民办幼儿园办学随意性强、幼儿流动性大、跟踪识别难度大这个难点,紧扣“不能出现因贫失学辍学”这个重点,在全面落实高标准落实好省教育扶贫六项政策、市教育扶贫两项政策基础上,制定出台县教育扶贫的两项政策,一是将未正式审批的民办幼儿园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全部纳入教育扶贫资助范围;  二是对本县户籍在外市就读、且未享受到相应教育扶贫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县财政实行“兜底”,按标准发放相应的资助金构建起贫困户子女从学前到大学资助全覆盖体系,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资助政策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为贫困孩子撑起了梦想天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聚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脱贫成果回查监测机制,强化督导提升整改成效。

      强化结对帮扶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帮助贫困户就业创收,不断提升脱贫群众发展能力,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需要实施的教育、健康、住房、饮水、产业、就业、搬迁后扶、消费扶贫、扶贫扶志等重点项目工作,统筹纳入“十四五”规划,确保政策无缝对接,平稳过渡,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