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连锁经营的论文连锁经营管理论文.doc
7页关于连锁经营的论文连锁经营管理论文关于连锁经营的论文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与探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与探讨摘 要: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湖南省供销社为行业依托,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立“941”、“以需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与专业特色关键词: 连锁经营管理 专业建设 专业特色 连锁经营这一现代经营方式在我国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及广大的农村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这一机遇,我院依托湖南省供销社这一行业背景在 2008 年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的摸索、学习、探讨,积累了专业建设的一些宝贵经验 一、区域优势与行业背景 专业立足于湖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实际,培养具有与现代农村连锁经营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创业精神,精操作、会营销、能管理,能够胜任连锁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08 年,为满足我省日益扩大的农产品农资经营对高技能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有力推进我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开始定位这一专业为农村连锁经营与管理方向。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承担了建立湖南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重任,省供销社立足自身在农村市场的传统优势,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五大服务网络建设,即农资现代营销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和国际市场销售网络目前,全省供销系统已建成农资配送中心 358 个,销售网点 12000 多个;建立日用消费品连锁企业 120 家,直营店、加盟店 9968 个;发展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122 个,农产品加工经营龙头企业 58 家;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 113 家,回收网点 2181 个新网络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让农民享受到方便、安全、实惠的服务 二、专业管理特色 1.专业设置符合当前我省现代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发展、新型业态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我院在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强调优先发展商贸流通特别是与现代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新兴业态相结合的专业,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我院农村方向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受到连锁企业界的普遍欢迎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专业设置符合当前我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我省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省农业商业现代化建设。
2.构建行业协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系网络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广泛听取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与湖南新合作、湖南省新一佳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省内连锁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在专业建设有关重大活动中,企业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校企双方在明确了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之后,共同开发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同时,我们还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省供销社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现已初步形成了行业协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系网络 3.创建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逐步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有湖南新合作、新一佳、湘农公司等根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及校企双方合作的愿望,我们选择湖南新合作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全面提升校企合作关系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校企双方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并先后采用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成立湖南商务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等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逐步形成了“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农村连锁经营实用技术型人才。
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师资互通;建立了以实际岗位锻炼,以及校内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社会知名专家“三结合”授课,突出了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三、教育教学特色 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需求为质量标准”的原则,构建并实施了基于校企融合的“订单+应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1.推行“941”弹性学期制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推行“941”弹性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和零售业季节周期性特点,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经营特点和农产品季节性销售波峰情况,将传统的 3 学年 6 学期,按照企业经营生产规律周期要求,改革为 9个弹性学期,其中第一年 2 个学习学期,第二学年分为 4 个学期——2个学习学期和 2 个工作学期(农博会、元旦、春节销售高峰期顶岗实习),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弹性设置学期起止时间;第三学年分为 3 个学期,分别为学习学期、综合实训学期和顶岗实习工作学期按照岗位能力层次递进的原则,使学生具备商品销售作业、门店营运管理、仓储配送管理、连锁企业综合管理 4 种岗位核心能力。
通过顶岗实习,完成一个完整的连锁企业采供、储运、配送、销售工作流程 “941”弹性学期制教学安排表 2.推行“按需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我专业 2008 年招生的 51 名学生是湖南新合作公司的定单培养对象,按照校企双方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对岗位(群)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分解,根据工作流程要求,确定岗位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再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结合湖南新合作连锁经营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按照湖南新合作连锁经营企业工作流程要求,专业课程全部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3.推行“应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教学 (1)连锁经营管理实训系统与湖南步步高商业集团、湖南怡情园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已建成由商品鉴别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等组成的连锁经营管理实训系统,使学生全过程熟悉和掌握连锁企业采购、仓储、配送、销售及商品鉴别等业务流程和营运管理能力 (2)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湖南连锁经营协会、湖南步步高商业集团合作,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商务超市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进行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完全相同的生产性实训。
(3)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已建成湖南新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新一佳商业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怡情园茶叶有限公司、湖南食用菌研究所、湖南省湘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湖南食杂果品有限公司这 6 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比重的 60%以上,结合农村连锁经营企业季节性销售特点,充分利用寒暑假实习资源丰富的条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到 8 个月 4.四个岗位核心能力和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突出“零距离”就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项目教学等方式对学生依次进行商品销售作业能力、仓储配送管理能力、门店营运管理能力这 3 个核心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活动;4 个工作学期结合农博会的开展和商业企业的销售旺季 80%在现场进行,培养学生以上述 3 个核心能力为主的各种相关岗位实际工作能力;1 个毕业综合实训学期和 1 个顶岗实习学期在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进行,培养学生的连锁经营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商品销售作业、门店营运管理、仓储配送管理、连锁企业综合管理 4 个岗位核心能力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呈递进和包容关系 针对农村连锁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主流服务、管理技术要求,通过弹性小学期分别进行工学交替,完成一个完整的连锁企业采供、储运、配送、销售工作流程,实现培养符合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突出“零距离”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梁平.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2:25-26. [2]袁玉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0-22. [3]岑丽阳.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结构和实践技能培养方式探讨[J].商业经济文荟,2006.4:22-24. [4]黄琳,王忆南.连连锁经营专业“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1:61-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