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课堂实录完美版.docx
17页《声音的特性》教案及课堂实录完美版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课堂实录教材分析教学流程图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实录一、新课引入教师为学生放一段带有自然界声音的音乐师:(音乐结束时)你从刚才的录音中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听到了笛子的声音、小鸟的叫声、流水的哗哗声青蛙的叫声生:听到刚才的声音,仿佛处于森林中、刚才的音乐是在一个小溪旁……(说明:利用自然界的美妙声音和吸引人的音乐,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声音的学习环境师:前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了解到人们听到声音的过程在听到刚才的美妙声音之后,你还想要了解有关于声音的哪些知识?生:为什么鸟的叫声与青蛙的叫声不同?(笑声)生:为什么笛子的声音非常的清脆,音调非常的高,而萨克斯的声音就非常的低沉?生:为什么小鸟的叫声有时高,有时低?生:为什么刚才音乐的声音那么好听,而汽车喇叭声就非常的噪人?生:为什么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我们听不到?……师:“刚才同学们所提到的问题非常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并解释其中的一些问题?(说明: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的第一步由学生的问题引入新课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二、新课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
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师: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也就是说只要了解振动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就可以解释声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同那么,请问:振动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我的手的振动(手左右摆动,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动作大,有时动作小)生:(讨论)振动有大小之分,振动有快慢之分说明:利用形体语言来讲授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利于学生的理解师:很好,振动有快慢和大小之分而振动的大小物理学中用“振幅”来形容,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振幅就是指物体振动的幅度;频率就是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物体一秒钟振动10次,所发出声音的频率就是10赫兹板书)板书:一、相关概念:1.物理学里把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2.频率:⑴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的物理量⑵频率是物体每秒中振动的次数⑶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Hz表示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我们听不到?现在我们来看投影片(指投影片)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和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我们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称为“次声波”,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到那么,根据投影片你还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生:狗能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因此可以利用狗的反映来判断周围是否有情况。
生:地震前,会有“鸡飞狗吠蛇出窝,老鼠搬家”等异常现象,是因为这些动物能够听到一部分地壳振动所发出的次声波……(说明:首先将有关概念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下一步的新知识的学习更加的顺畅,避免了由于知识点的学习打断学生的探究过程师:了解了有关于振动的一些概念之后,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物体振动的振幅和频率决定了声音的什么特性?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利用录音机放一段音乐,不断将音量的旋钮进行旋转,使音量发生变化)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生:发现声音有了一个大小的变化生:老师将音量给变了,声音的音量有时大,有时小学生笑)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声音确实有大小的变化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大小用响度来表示板书)板书:1.响度:声音的大小师:那么,声音的大小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生:(讨论)可能与振动的频率有关生:可能与振幅有关师:要知道声音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必须要学会观察,从观察中获得答案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观察呢?生:应当找出一个物体,让它振动发声,观察响度不同时的物体振动时的情况师:很好那么,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为什么?生:(讨论)应当注意采用同一个发声物体,因为不同发声物体所发出的声音不同,易产生干扰。
师:将某一些量固定或控制不变,可以排除很多的干扰因素,使问题的研究简单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刚才,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已经注意到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既然如此,那么请大家利用手边的器材,让同一物体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来生:(进行实验)师:请你将你的实验展示给大家生:(展示)利用钢尺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利用橡皮筋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利用小铃铛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师:当物体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你发现它的振动有什么变化?生:(再次进行实验并观察)师:请将你的观点说给大家生: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角,用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当用的力大的时候,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当用的力小的时候,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这就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生:把乒乓球放在桌面上,用手拍打桌面,用力小的时候,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弹的幅度小;用力大的时候,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大这就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师:刚才同学们的实验都非常出色,从同学们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板书)板书: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师:物体地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物体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师:刚才在同学们的实验中我发现,有时发出声音的物体的振动并不易察觉,如刚才桌子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但是同学们利用一个乒乓球就可以将这种振动表现出来,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学中称之为“转换法”。
现在,请大家观察我所做的实验,说明是什么地方应用了“转换法”?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师:(将录音机的音箱平放在桌面上,把一个小纸人放在音箱上,打开录音机,不断旋转录音机的音量旋钮)生:(观察、讨论)实验中利用小纸人的跳动来观察声音的振动,是利用了“转换法”;实验中小纸人随着声音的响度变化跳动的幅度也不同,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师:我手边还有鼓、音叉、小锤、静止悬挂的乒乓球等物体,你能否设计出与刚才不同的实验来验证“响度与振幅有关”呢?生:(讨论)我们组利用音叉、小锤、静止悬挂的乒乓球可以进行上台演示:用小锤敲击音叉,静止的小球靠近音叉,小球被音叉弹起来,随着时间的延长,小球被弹起的幅度逐渐减小)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听到音叉所发出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同时也看到小球被弹起的幅度逐渐减小,这就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生:可以用鼓、小纸人来进行实验上台演示:将小纸人放在鼓面上,用小锤敲击鼓面,先用较小力敲,再用较大力敲)刚才,用较小力敲时,声音的响度小,小纸人轻轻跳动;用较大的力敲时,声音的响度大,小纸人剧烈跳动这就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生:可以用橡皮筋来完成实验上台演示:用手撑开橡皮筋,轻轻拨动,然后用力拨动)用手轻轻波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小,橡皮筋振动的幅度小;用力波动时,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橡皮筋振动的幅度大这就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说明: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开始,逐步变成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适时地将学生在实验中应用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点出,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各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清楚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学习师:我们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曾经用示波器来观察声音的振动,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示波器来观察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打开示波器,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生:(观察示波器中的波形,产生直观的印象)(说明:利用示波器来观察波形是最有效也是最直观的方法,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学生的记忆)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已经能够灵活的应用物理学的学习方法来探究物理问题现在,我们再继续进行研究大家请看(拿出自制的橡皮筋小琴),这是什么?生:琴。
师:(用手拨动琴弦,让琴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生:琴弦发出1、2、3的声音师:音乐中把声音的这种变化称之为“音阶”此外,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调”,物理学中把这些“音阶”“调”又称为声音的“音调”音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板书)板书:2.音调:声音的高低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混淆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响度,为了顺利的研究音调,我们应当怎么做?生:(讨论)应当在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探究师:这是应用了物理学的什么方法?生:控制变量法师:请大家仔细看,我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当小琴的音调发生变化时,琴弦有什么变化?(拨动琴弦,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生:(观察讨论)当音调升高的时候,琴弦变短师:那么,请大家利用手中的钢尺,模仿琴弦,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生:(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角,用手拨动另一端;不断缩小钢尺露出桌面的长度,使钢尺的音调发生变化)师:当钢尺的音调发生变化时,振动有什么变化?生:(再次进行实验并观察)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师:从实验中我们能够发现音调与频率有关。
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板书: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师: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应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生:利用了同一把钢尺进行研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这些都是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师:除了利用钢尺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什么来研究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生:(讨论)可以利用梳子和硬纸板来进行研究我们用硬纸板来刮梳子齿,硬纸板受到梳子齿的拨动发出声音当硬纸板刮动的速度比较慢时,硬纸板振动的频率小,声音的音调低;当硬纸板刮动的速度比较快时,硬纸板振动的频率大,声音的音调高这就说明了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生: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示波器来进行验证上台演示:打开示波器,利用橡皮筋小琴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大家很清楚的看到,当音调高时,示波器的波形非常的密集,说明频率大;当音调低时,示波器的波形相对叫疏松,说明频率小这就说明了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学生鼓掌)师:非常好,咱们同学非常快地就将知识掌握了说明: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由于有响度的探究过程做铺垫,因此学生会非常轻松的区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概念,因此教授起来相对轻松此外,学生在上一环节中,已经初步熟悉了一些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因此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来讲解,只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来进行就可以了)师: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也累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放松一下,好不好?生:好。
师:我们这个游戏的题目叫:耳朵“看”得见首先让耳朵“认”乐器上一节课,我让会乐器的同学今天带来乐器,在这节课中进行表演课前,我看到同学们拿来了笛子、黑管、萨克斯、口琴还有小提琴和电子琴,真是不少我们请这些同学上台来,拿好自己的乐器为大家进行表演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用耳朵来“认”乐器生:(用不同的乐器进行表演,台下同学“认”乐器)师:同学们的耳朵真是好用,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将耳朵当成眼睛来使用了生:(笑)师:你们的耳朵能够“认出”乐器,不知道它“认人”怎么样?下面我们来进行下一个游戏我有一句话,想要让同学们来读一下,仍然请大家闭上眼睛,用耳朵“看看”他是谁?(请不同的同学读这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