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瑞安地质地貌.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4364660
  • 上传时间:2018-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一、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瑞安市位居我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是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连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 120 度 10 分至 121 度 15 分之间,北纬 27 度 40 分至 28度 0 分之间,东临东海,西连文成县,南接平阳县,北邻瓯海区、龙湾区,西北界青田县海岸线长 20.36 公里瑞安市区北距温州市区 34 公里,距离省会杭州 385 公里,104 国道自北而南穿越市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二、二、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瑞安市地势西高东低,分为西部山区、中部丘陵、东部平原、浅海滩涂和沿海岛屿等 5 类,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属南雁荡山与洞宫山的余脉,中部为丘陵与河谷冲积平原,东部为飞云江冲积和沿海淤积共同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一派水乡景象,平均海拔在 10 米以下飞云江在上游地区由于受新华夏系构造运动影响,河谷多呈北东及北西向发育,在岩性和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下,常形成山间小盆地东海大陆架上散布着北麂、北龙、铜盘、凤凰、齿头等大小岛屿三十九个,是天然的渔场三、三、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地质史上的燕山晚期,地壳活动逐渐减弱,第四纪 火山活动趋向宁静,瑞安境内的花岗岩地貌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经过长期的自然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造成了各种独特的自然景观瑞安地质比较稳定,历史上无火山、 地震、断层、泥石流、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记录四、四、气候特征气候特征瑞安市全境所处纬度较低,受海洋影响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 内各月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全年降水高峰期3 次,分别为 3-4 月春雨期、 5-6 月梅雨期及 8-9 月热带风暴暴雨期,各占全年降水量的 18.3%、26%、26.2% 瑞安季风气候明显,夏季多东南偏东风,冬季多 西北偏西风据瑞安市气象站 1959-1991 年资料,冲击结果如下:①气温年平均气温 17.9 ℃,最高月平均气温 27.9℃,最低月平均气温 7.6℃②风况每年的 10 月至翌年的 2 月多 NW 风,频率在 14-20%,3-6 月盛行 ESE 风,频率为 21-23%,7-9 月以 E 风最多,频率为 14-23%,基本风压 55KN/m2年均风速 2.1m/s,最大风速 25m/s③降水年平均降水量 1610mm,一般 6 月和 8 月有 2 个降水高峰期,前者为梅雨,后者为台风雨月降水量多达 554.9mm日降水量>25mm 的日数平均为 18d,最大日降水量为 448mm。

      ④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1%,6 月梅雨季节相对湿度月平均为 89%,12 月气候干燥,相对湿度为最小,月平均为 74%⑤台风影响本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为 2.5 次,影响时间 5-11 月台风影响一般持续 2 天时间五、五、水文特征水文特征瑞安全境江、河、湖水面面积为 105728.55 亩,密如蛛网,具有典型 的江南水乡特色主要河流有飞云江、 温瑞塘河、瑞平塘河瑞安全境 内 陆河流均属飞云江水系或瓯江水系,飞云江为我省八大水系之五,发源于浙 闽交界的洞宫山, 流域面积 3731 平方公里,主流长 173 公里,其中穿贯瑞安市境内 74.8 公里,流域面积 1801 平方公里,在上望、阁巷之间入东海 下游河段宽 600~1000 米,入海处宽达 3 公里500 吨级货轮能直达上海、 宁波和福州等港其主要支流有漈门溪、 高楼溪、金潮港等分布在山区, 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是该市修建小水电站的主要地区瑞平塘河、温瑞塘 河位于飞云江南北两侧,瑞安境内长为3.28 公里和 20.4 公里,是该市内 河主要通道,也是粮食产区抗旱、排涝的重要水道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环境简况:1.1.社会概况社会概况瑞安,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

      瑞安东临东海,北邻温州,全市陆地面积 1271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3037 平方公里,辖 6 个街道 12 个镇 19 个乡,总人口113.1 万人瑞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打造实力瑞安、魅力瑞安、活力瑞安与和谐瑞安2007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3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财政总收入 40.03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1.16 亿元,分别增长 22.8%和 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473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439 元,分别增长 11.5%和 13.6%,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 19位我市还相继获得了“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包装机械城”、“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中国男装名城”和“中国胶鞋名城”“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等国字号金名片瑞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历史文化名城,1987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 14 个沿海经济开发区之一,为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浙江省小康县(市) 2.城市总体规划情况城市总体规划情况1、规划总则为了促进瑞安市城乡建设有序、健康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温州城市总体规划 》、《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并结合瑞安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近期:2006-2010 年,与《瑞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期限一致;远期:2011-2020 年;与在编的《瑞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远期期限相一致;远景:未来 30-50 年规划范围瑞安市全市域,陆域面积 1270 .9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3037 平方公里2、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发展定位:温州大都市区的南翼中心城市、具有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居的滨海工贸城市发展策略:市域总体空间发展策略为:东部提升拓展、中部新兴崛起、西部生态保留和海域适度开发3 3、、人人口口与与用用地地规规模模规划耕地保有量至规划期末确保 40001.53 公顷,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32423.44 公顷至 2020 年,市域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 20000 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达到 11845 公顷,其中中心城区面积为 10325 公顷,建制镇用地规模为 1520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2880 公顷,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 1175 公顷,交通用地面积为 2754.49 公顷,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620.17 公顷,特殊用地面积为 725.34 公顷,规划期内共增加建设用地9376.47 公顷。

      4 4、、市市域域城城镇镇体体系系规规划划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等级规模结构分成三级,第一级为中心城区,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 115 万人第二级为 6 个中心镇及特色镇,人口规模1.3~5 万人人口规模 0.6~0.8 万人的小城镇划为第三级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瑞安市规划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 “一心一网两点三轴 ”一心”指瑞安中心城市,“一网”指中部城镇网络, “两点”指西部南北两个中心城镇,“三轴”指以 56 省道、瑞枫公路构成的两条由中心城市发射的横向城镇发展轴线以及以陶马公路联系温州市的纵向发展轴线城乡居民点体系框架构筑“东部一中心、中部一网络、西部两重镇、全市 90 个中心村”点线面结合的城乡居民点体系框架其中 “东部一中心”为市域中心城市,即瑞安中心城区中部一网络”为北部陶山、碧山、桐浦和南部马屿、仙降、曹村镇组成的城镇群组 “西部两重镇”指以龙湖、湖岭为西南、西北部区域中心90 个中心村”指建设 90 个中心村5 5、、市市域域空空间间总总体体布布局局市域空间发展框架: (一)东部一个核心,依山傍水、优化拓展:建设一个人口规模超百万人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山、江、海、田作为城市的生态保育空间。

      优化整合农村城镇化地区,拓展二产空间二)中部一个组群,山环水绕、网络布局:建立一个功能互补的城镇群,周边山体及蜿蜒曲折的飞云江是城镇组群的生态保育空间依托交通网、生态保育网串联各个城镇三)西部两个中心,生态基底,点状开发:开发龙湖、湖岭,两镇承担西南山区和西北山区中心城镇,两镇的发展重点在于社会设施的完善四)海域综合利用,保护海洋,适度开发:应综合利用开发建设,发展修造船业、探讨石油中转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尤其是海洋渔业资源,根据现有发展条件可优先开发海岛旅游资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