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2011科学技术进修学院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强化训练卷(第2卷).docx
116页北京市2011科学技术进修学院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坚持不懈地防止和反对腐败是因为_____①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②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保持党执政为民的先进性③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只有完全消除腐败现象,才能保持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⑤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③④D: ③④⑤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①②③是从意义和危害正反两个方面采回答反腐败原因,故可入选而④的表述错误,⑤的说法是片面的,不能入选故此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_____A: 墨子B: 孔子C: 老子D: 孟子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
解析:此文出自《墨子•兼爱上》,大意是: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 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社会主义时期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_____A: 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B: 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C: 反对大民族主义D: 给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优惠的政策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在新时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高某在路边捡到一个钱包(内有人民币9千元),送交值勤民警张某寻找失主,张某趁机据为己有张某的行为构成_____A: 诈骗罪B: 贪污罪C: 职务侵占罪D: 侵占罪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形成的有利条件,具体表现为主管、保管、出纳、经手等便利条件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想已经具备了_____ A: 平衡性 B: 同化性C: 顺应性D: 守恒性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儿童能够认识到苹果没有因为切开而改变重量,这说明儿童思维具备了守恒性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_____是个人敬业、勤业,履行职责,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A: 服务群众B: 事业心和责任感C: 勤劳节俭D: 诚实守信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个人敬业、勤业,履行职责,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它鞭策人发奋上进,催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_____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C: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争斗D: 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解析]:题目中姚雪垠的话,体现了“寂寞”和“不寂寞”是相互转化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长城386微机中的“386”指的是_____A: CPU的型号B: CPU的速度C: 内存的容量D: 运算器的速度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CPU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微机的档次,在奔腾出现之前,微机名称中直接使用微机中的CPU型号,386机表示它们使用的CPU芯片为80386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_____A: 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B: 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 实践就是真理D: 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认识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人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实践而认识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真理,所有的实践就是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ABC三项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_____A: 群众工作机制B: 经济管理机制C: 社会管理机制D: 群众管理机制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牧童经济”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通过对牧童在草原上放牧时对牧草的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这一形象的借喻,意指传统经济模式轻视自然及其资源,无计划、无节制地任意开发,导致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牧童经济”模式表明市场经济_____A: 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B: 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C: 存在恶劣竞争D: 导致优胜劣汰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破坏式开采的经济模式,正是市场经济存在缺陷的表现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根据法律规定,在案件侦查期间潜逃的,由_____发布通缉令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公安机关D: 纪委监察部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以下有关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理论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A: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有仁心,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庸境界B: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C: 墨子认为弱肉强食属于自然规律,主张法术并用的法制D: 韩非子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A项,孔子的思想是“礼”、“仁”、“中庸之道”,正确B项,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正确C项,墨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兼爱、非攻他设想,诸侯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篡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彼此伤害;天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责不傲贱,诈不欺愚”,所以本项错误D项,韩非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正确所以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王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年薪20万元;其妻经营一个杂货店,每月能获得3000元左右的收人;儿子在某外资企业工作,年薪8万元从分配方式的角度看,王某一家获得的收入分别是_____A: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B: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C: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D: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企业里取得的工资等收入,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是指靠自己或家庭的劳动取得的收人,存在于个体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指在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里所得到的工资等收人,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_____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 认识事物的量C: 确定事物的质D: 把握事物的度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把握度这一范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度是判断事物是质变还是量变的根本标准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就属于质变其次,度又是实际工作中“适度原则,,方法的理论依据,通常所说的“过犹不及”,“过”与“不及”的问题,就属于没有正确把握度的问题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石破天惊形容的是鼓声B: 胸有成竹是形容郑板桥的,说他画竹子之前就已经成竹于胸中了C: 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指的是驾车D: 有“女子之戏”之称的是昆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解析:石破天惊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形容的是箜篌:胸有成竹形容的是宋代的画家文与可:越剧原有男女两种戏班,后女班因扮相俊美,曲调流畅而取代了男班,时称“女子之戏”。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公文应在_____装订A: 左德B: 右侧C: 上面空白区D: 下面空白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应当左侧装订,不掉页,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裁切后的成品尺寸允许误差±2mm,四角成90度无毛茬或缺损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18.甲创作的一篇杂文,发表后引起较大轰动该杂文被多家报刊、网站无偿转载乙将该杂文译成法文;丙将之译成维文,均在国内出版,未征得甲的同意,也未支付报酬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_____A: 报刊和网站转载该杂文的行为不构成侵权B: 乙和丙的行为均不构成侵权C: 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丙的行为构成侵权D: 乙的行为构成侵权,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著作权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本题中,报刊、网站对甲的作品进行转载需要向其支付报酬,否则构成侵权因此,A项错误乙将杂文译成法文在国内出版的行为不属于《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
因此,乙的行为构成侵权《著作权法》第22条第(11)项规定,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g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属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