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的》.docx
3页论“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提出“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 出来的”因此可以说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理无可厚非,生产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生产是工厂的中心,产品是生产部生 产的,我们说改善品质抓生产,不是指抓生产部门,而是抓生产环节改善产品 品质,要从生产的环节入手:工艺、人员、材料、工具设备、执行的深度等只有品质,才是企业生命之泉汩汩流淌的源头;只有品质,才能赋予企业向 前发展的不息动力确保严把质量关,努力提升产品品质,使企业不断发展状大 产品的质量在生产它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所以抓产品质量关键在丁抓生产 这就要靠工人们的水平,要靠原材料的质量,也与生产工艺和设备有关,更重要 的是生产员工的责任心所以要提升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从生产这个源头抓起, 让生产部门对产品质量负首要责任,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提升产品的质量既然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那么品质部门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呢?1961年,美国的费根堡姆提出了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TQM),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 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大师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质量理论, 他认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 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将质量控制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
这句经典的质量理念传入中国,对中国企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质量管理也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D质量控制方法(查核表、 分层法、帕累托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以及箭线图、关联图、 KJ法(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及过程决策计划图)、质量 管理PDCA循环,等等,都归届丁产品的品质管理范畴威廉•戴明的质量名言指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 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 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 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 而必须放在制 造阶段,即生产过程阶段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生质量问题,要进行彻底改善,老板要重点抓的部门是 品质还是生产?实际上大伙嘴上说生产, 但对品质部门耿耿丁怀,品质部门干什 么啦?这是品质部门乂被当垫背的了,所以大多数品质管理部门的主管,除了 “人 缘”不好、不合群、大家“敌视”夕卜,也是“阵亡率”最高的!却有人在偷偷的 笑呢:哈哈,老板乂在指责品管部了悲哀呀!近期本人在常温车间实习,看看工厂中工人工作非常紧张,工作效率非常高, 但是忙碌中也会常常有产品落地。
忙碌之余,许多工人看到了落地的产品,但是 没有人及时将落地产品捡起进行消蠹处理,很久有一个算是“热心”的人,将落 地产品捡起,随手就将其扔回产品筐中;这时有另一个热心人讲“有品管的人! ” 然后将落地产品乂拿出处理这意味着当天生产的产品中有会存在微生物滋生繁 殖的隐患试想,如果操作工人没有按照规定处理落地产品, 那么这批产品就流通到市场,最后到了用户那里消费者食用时出现了不良反应, 不仅会给公司带 来负面的影响,还会涉及到经济赔偿等,这一连申的问题出现,将会影响正大秦 皇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而这些控制显然不是质检 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完全承担的,必须由处丁最佳位置的人员来实施这些控 制例如,某些产品的调辅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 但在成品以后却很难发现,此时,该调辅料的生产操作者显然比品管员处丁更有利的位置, 如果操作者不主动控制质量,仅仅依靠质检员把关,产品质量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 保证公司目前现状:很多基层生产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都认为产品质量是品管的 事,我只要完成生产计划就行,要的是产量我们品管部门则是以质量为工作中 心。
质量与产量是一对矛盾共同体,相互制约质量抓严了,在一定程度上会制 约产量;同样产量上去了,乂或多或少的对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企业品管与生 产这对矛盾共同体随着质量与产量之间矛盾的产生而产生 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这个找品管去” “这是QC管的” “还挑选,我的生产计划怎么完成” “你 把这些开成次品,你给我买单啊? ”好多制度、规定多年前就定了,现在乂重新 定;等到环境监测人员一进车间,东躲西藏,或紧急洗手消蠹;产品结果异常了, 找出各种牵强的客观理由搪塞;等等不正常的现象从正面来讲,通过现场品管 人员的监督,及时发现了诸多的隐患,及时解决;通过实验室的检验、化验,及 时查出产品存在的微生物异常以及药物的残留情况,为车间生产提供技术指 导……因此我认为:品管的岗位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我认为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出现质量事故,应该由生产部 门承担责任;品管的监督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生产管理者应该有的一种心态:品管不是在为难我们,而是在帮助我们,帮 助我们提高,帮助我们改进品质管理者应该有的一种心态:作为一个监督职能 部门,要为生产服务,为生产提供质量监控服务,提供品质改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