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云浮市罗平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5页2020-2021学年广东省云浮市罗平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kPa压强下,下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同 B.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C. 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参考答案:B分析: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热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能量低的物质稳定;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生成新物质;据以上分析解答点睛: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说明石墨的能量低,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也就是说,物质所含能量较低的稳定2. 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 硝酸钠、氢氧化钡 B. 氧化铜、二氧化硅C. 硫酸镁、硫酸钡 D. 硫酸铜、氢氧化钠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硝酸钠、氢氧化钠都溶于水,不能分离,故A错误;B.氧化铜、二氧化锰都不溶于水,也不能分离,故B错误;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先加水溶解再进行过滤,即可分离,故C正确;D.硫酸铜、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也不能分离,故D错误。
故选C3.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很难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的是( )A. 新制氯水 B. Fe(OH)2 C. 浓硝酸 D. Al2O3参考答案:DA. 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新制氯水在空气中久置,最终转化为盐酸,发生化学变化,A错误;B. Fe(OH)2在空气中久置,最终被氧化为氢氧化铁,B错误;C. 浓硝酸在空气中久置,见光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氮和水,C错误;D. Al2O3在空气中久置,很难变质,D正确,答案选D4.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参考答案:D5.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及粒子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A.稳定性H2S>HCl>HBr>HI B.还原性Na+>S2->Br ->Cl ̄C.离子半径Cl->K+>S2->S D.酸性HClO4 >H2SO4>H2CO3>HClO参考答案:D略6. 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仍为紫色B.最终溶液褪色,而无其它现象C.溶液最终变蓝色D.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无色参考答案:D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溶液先变蓝,但过量的Na2O2粉末,又具有漂白性,所以最终为无色.解答: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溶液先变蓝,但过量的Na2O2粉末,又具有漂白性,所以最终为无色,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无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过氧化钠的漂白性为解答的易错点.7. 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H3的反应速率为( )A.1.2mol/(L·min) B.1mol/(L·min) C.0.6mol/(L·min) D.0.4mol/(L·min)参考答案:A略8. 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Cl-、Fe3+、NO3—、OH- B.HCO3—、Cl-、Na+、H+ C.Ba2+、Cl-、NO3—、 K+ D.NH+4、K+、OH-、Cl-参考答案:A略9. LiH(H为﹣1价)是一种氢气发生剂,用于军事或其他需氢气的场合.其反应原理为:LiH+H2O=LiOH+H2↑,在这个反应中( )A.水是氧化剂,LiH是还原剂B.LiH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C.Li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氧化剂和还原剂.参考答案:A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LiH+H2O=LiOH+H2↑,反应中氢化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变从+1价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B、LiH+H2O=LiOH+H2↑,反应中氢化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变从+1价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C、LiH+H2O=LiOH+H2↑,反应中氢化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变从+1价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D、LiH+H2O=LiOH+H2↑,反应中氢化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变从+1价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解答:解:A、LiH+H2O=LiOH+H2↑,反应中氢化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变从+1价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A正确;B、LiH+H2O=LiOH+H2↑,反应中氢化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变从+1价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B错误;C、LiH+H2O=LiOH+H2↑,反应中氢化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变从+1价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C错误;D、LiH+H2O=LiOH+H2↑,反应中氢化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变从+1价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判断,元素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标注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题关键10.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 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由图像可知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Cu2+= Zn2++Cu,故Zn电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电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该装置中为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故两池中c(SO42-)不变,B错误;C、电解过程中溶液中Zn2+由甲池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乙池中Cu2++2e—= Cu,故乙池中为Cu2+~Zn2+,摩尔质量M(Zn2+)>M(Cu2+),故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C正确;D、该装置中为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电解过程中溶液中Zn2+由甲池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阴离子并不通过交换膜,D错误11. 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A. Na2CO3 B. CaO C. CaCO3 D. SiO2参考答案:D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答案选D。
12. 已知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是HXO4> H2YO4> H3Z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按照X、Y、Z的顺序逐渐增强B.单质与H2化合的能力按照X、Y、Z的顺序依次增强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照X、Y、Z的顺序逐渐减弱D.阴离子的还原性按照X、Y、Z的顺序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C略13. 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1 mol·L-1 B.0.56 mol·L-1C.0.42 mol·L-1 D.0.26 mol·L-1参考答案:C略14. 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参考答案:A【详解】A.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属于化学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符合题意;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候,正极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O2,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化合价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项不符合题意;D.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时要消耗O2,生成CO2和水,化合价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A。
15. 下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资料:①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②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2+)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1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2)探究K2FeO4的性质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Ⅰ. 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Ⅱ. 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_________FeO42-(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FeO4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①2KMnO4+16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