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项目预算分析.docx
47页泓域咨询 /钢铁项目预算分析目录一、 背景和必要性 3二、 钢铁供需概况 8三、 公司简介 16四、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17五、 项目承办单位 17六、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1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8七、 创新驱动发展 19八、 公司经营宗旨 22九、 高级管理人员 22十、 保障措施 24十一、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 26能耗分析一览表 27十二、 人力资源配置 27劳动定员一览表 27十三、 环境保护综述 28十四、 项目进度安排 2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30十五、 项目总投资 3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1十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3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2十七、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33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 34十九、 项目总结 35二十、 附表 37建设投资估算表 3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38流动资金估算表 3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4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4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4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4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4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5报告说明东部沿海、京津冀和长三角产量集中,河北、江苏、辽宁和山东是我国钢铁主产区。
2021年共有两个省份粗钢产量过亿,分别是河北(2.25亿吨)和江苏(1.19亿吨)除此之外,粗钢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省份还有山东、辽宁和山西,五省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4%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是全国产量最为集中的区域铁矿石成本优势和消费需求是形成我国粗钢产量区域集中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铁矿石进口依赖度高达81%,进口铁矿石的物流成本是影响钢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外购铁矿石依赖度高的钢铁厂更倾向于建设在毗邻深水码头的沿海地区举例来说,江苏省本土几乎没有铁矿石资源,但受益于沿江港口的优势,粗钢产量位于全国第二位;另一方面,钢铁需求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发达地区的高钢铁消费需求形成了钢铁产量的区域分布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762.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9720.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84%;建设期利息625.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流动资金6416.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45%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1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8567.89万元,净利润9373.1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81%,财务净现值5190.3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0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一、 背景和必要性东部沿海、京津冀和长三角产量集中,河北、江苏、辽宁和山东是我国钢铁主产区2021年共有两个省份粗钢产量过亿,分别是河北(2.25亿吨)和江苏(1.19亿吨)除此之外,粗钢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省份还有山东、辽宁和山西,五省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4%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是全国产量最为集中的区域铁矿石成本优势和消费需求是形成我国粗钢产量区域集中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铁矿石进口依赖度高达81%,进口铁矿石的物流成本是影响钢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外购铁矿石依赖度高的钢铁厂更倾向于建设在毗邻深水码头的沿海地区举例来说,江苏省本土几乎没有铁矿石资源,但受益于沿江港口的优势,粗钢产量位于全国第二位;另一方面,钢铁需求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发达地区的高钢铁消费需求形成了钢铁产量的区域分布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二级标产业环境分析2019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十二五”时期,是地区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奠定长远发展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将决策部署与实际相结合,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全力办好有利于发展全局的大事、市场关注的要事和群众期盼的实事,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实力跨越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x%,20xx年达到xx亿元,是20xx年的xx倍,人均xx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xx%,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xx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xx%,进出口规模明显增加5年来生产总值年度增速逐步达到和超过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大幅前移到全省前列发展动力加快转换服务经济优势更加突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xx%,物流、商务、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xx%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于全省xx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xx%以上粮食生产连续xx年丰收,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xx%特色标志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建设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实现县区全通达,高快一体快速路网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城区新建燃气管线xx公里,改造供水低压片区xx余处,完成户表改造xx万户,农村基本普及自来水,固定互联网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xx%,创建成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区域联动实现突破市对县(市)区分类指导力度持续加大,县区结对帮扶全面启动xx个县(市)区生产总值超过xx亿元,xx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xx亿元,历下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居全省前列。
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审批服务全面推行,审批和收费事项大幅减少,营商环境达到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国企改革积极推进,xx家困难国企帮扶解困取得显著成效财政专项资金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全市上市企业达xx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占全省的xx引资引技引智成效突出,共到账外资xx亿美元,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xx名,总部企业达到xx家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步伐加快,在综合保税区建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水生态文明市创建取得重要成果,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海绵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入围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成河道整治xx公里,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xx%,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xx%,山体生态修复暨山体公园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x元,年均分别增长xx%和xx%,均快于生产总值增速新增城镇就业xx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万人,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人人享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xx万户城镇居民告别棚户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实现零择校体育工作实现新突破,行政村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发布施行,市民服务热线成为全国唯一的政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民素质显著提高依法治市和平安创建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动员体系进一步完善,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交融同时也要看到,“十二五”时期个别指标完成不够理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动力转换步伐不快,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等短板依然突出;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县域经济实力仍然薄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有待加强,群众对雾霾频发和交通拥堵反映强烈;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均衡,部分群众依然贫困;社会诚信缺失较为突出,法治建设亟待加强二、 钢铁供需概况(一)国内需求我国是钢铁第一大消费国,近年来消费增速保持稳定2021年我国钢铁消费量约为10亿吨,占全球钢铁消费的51.9%,其次是印度(5.8%)和日本(3.1%)2013-2015年四万亿刺激退潮,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钢铁消费需求减弱,增速从2013年的2%下滑到2015年的-0.9%。
2016年后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拉动钢铁消费需求快速回暖,消费增速快速上升,2020年升至9.1%建筑业和制造业是消费两大支柱,房地产是驱动钢铁消费变化的主要行业我国钢铁下游消费主要为建筑业和制造业两大支柱,其中建筑业包括基建和地产,制造业包括机械、汽车、家电、造船、集装箱和能源化工等从细分行业来看,地产、基建和机械是钢铁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三者占比占整体消费的七成以上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三大行业消费占比变化较为稳定其中房地产消费占比最高,2021年占比为36.5%;其次为基建和机械,占比分别为21.1%和16.1%2021年基建和房地产需求增速减弱带动整体消费增速下滑,导致消费增速从2020年的9.1%下滑至2021年的0.4%二)国内生产1、产量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粗钢生产国家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10.33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2.9%,远超其他国家其他主要钢铁生产国家还包括印度(6.1%)、日本(4.9%)、美国(4.4%)、俄罗斯(3.9%)和韩国(3.6%)政策调控是导致钢铁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2013年至今,国家对于钢铁行业产能产量的管控愈发严格2020年我国粗钢产能10.86亿吨,相较于2013年的11.05亿吨下降0.19亿吨。
在产量产能双控政策之下,2021年粗钢产量进一步减少3000万吨在双碳目标下,政策对于钢铁行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整体来看,国家对于钢铁产量的调控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2013年-2015年去产能时期;(2)2016年-2020年产能置换时期;(3)2021年进入产能产量双控时期2013-2015年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但未严控新增产能,产量减但产能增,产能利用率下滑2009年四万亿刺激拉动了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2009年的0.5%迅速拉升至2011年的14.6%但2012年刺激退潮后,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减弱,而前期投资的产能在这一时间段快速释放,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10月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压缩钢铁产能8000万吨以上从2013年至2015年,我国共淘汰落后产能0.57亿吨但这一阶段并未对钢铁行业新增产能进行管控,我国粗钢表内产能从2013年的11.42亿上升到2015年的12亿,产能利用率从2013年的72%下降到2015年的67%此外,这一时期未纳入统计的表外地条钢发展迅速,导致实际行业产能的快速增加,产能过剩情况越发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