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年中晚期心理的发展.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51038379
  • 上传时间:2018-08-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3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章 成年中晚期心理的发展§ 成年中期(35-60岁) § 成年晚期(60-)1一、成年中晚期的发展任务§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 § 成年晚期的发展任务2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 埃里克森的观点§ 莱文森的观点§ 哈维格斯特的观点3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 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繁衍”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履行父 母 的职责,如生儿育女,也包括被称为“生产力”、“创 造力”的内容,如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停滞”是指当中年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 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中年期,每个人都可 能有某些时候的“停滞‘解决繁衍与停滞的矛盾,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是中年期的发展任务4§ 莱文森(Levinson)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所谓生活结构就 是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综合体§ 按照莱文森的观点,中年的发展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兴趣、目标和各种承诺如果个体能够较好地调整 自己的目标,即处理好现实与可能性之间的矛盾,那 么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智慧、有见识、同情心、视野开阔等品质将会出现。

      5哈维格斯特(1974)提出,中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具体可以归为如下七点 :(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3)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4)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6)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7)与老年父母相适应6成年晚期的发展任务§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在老年期的发展任务 是获得完善感(自我整合),避免失望和厌 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 如果对自己的一生没有太多的遗憾,则产 生一种完善感 § 如果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 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7二、成年中晚期认知发展成人认知发展的理论Ø 老年丧失期观 Ø 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心理 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不同心 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者 (如感知觉),减退也早,发展较迟者(如逻辑推理 ),衰退也晚;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即由 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会出现发 展形式的变化。

      8§ 视力 Ø从30岁开始衰退Ø随着晶状体变硬、变厚,注意近处物体的能力下降晶状体黄化,瞳孔控制肌功能衰弱,玻璃体(充满眼球的凝胶似的物质)变得浑浊,这些都减少了到达视网膜的光量,损害了颜色辨别力和夜视觉能力视敏度、即辨别细微物体的能力在 70到80岁之间出现明显下降 § 9§ 听力Ø从30岁开始衰退Ø对声音敏感性下降,尤其是对高频声,但逐渐对各种频率的声音都是如此男性的变化 速度是女性的两倍多 10§ 味觉Ø从60岁明显衰退Ø对四种基本味道——甜、咸、酸和苦——的敏感性降低 同时,味觉的多样性也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 嗅觉Ø从50岁开始衰退,70岁急剧减退Ø嗅觉感受器的减少降低了检测和鉴别气味的能力Ø60-80岁的老人中约20%的人失去嗅觉11§ 触觉Ø逐渐降低Ø触觉感受器的减少降低了手,尤其是手指尖的 敏感性 § 心血管系统Ø逐渐降低Ø随着心肌逐渐变硬,最大心率降低,锻炼时心 脏满足身体供氧需要的能力降低动脉壁硬化 ,有害物质积累,输送到体细胞的血流减少12§ 呼吸系统Ø逐渐降低Ø身体运动时,呼吸系统的能力下降,呼吸频率提 高肺部联结组织和胸部肌肉的硬化使两肺更难 充分扩展§ 免疫系统Ø逐渐降低Ø胸腺的皱缩妨碍了T细胞的成熟和B细胞的抗病能力,损害了免役反应能力。

      13§ 肌肉Ø逐渐降低Ø随着刺激性神经细胞的死亡,快速伸缩性肌肉纤 维(负责速度和爆发力)数量逐渐减少,体积也 比慢速伸缩性肌肉纤维(促进持久性)减小得更 快肌腱和韧带(传递肌肉活动)变硬,降低了 运动速度和灵活性14§ 骨骼Ø从30多岁开始衰弱,在50多岁时衰老加速,70多 岁时速度减慢Ø关节处的软骨密度变小,出现裂缝,使其下的骨末端不断磨损新生细胞在骨骼外层不断堆积, 骨骼的矿物质含量降低结果,较为粗而稀疏的 骨使全身骨骼组织功能衰弱,更容易骨折妇女 的变化比男性更快15§ 生殖系统Ø妇女在35岁后功能加速衰退;男性40岁开始衰退Ø出现生育问题(包括不能怀孕和满期分娩),生 育带有染色体疾病的婴儿的危险提高§ 神经系统Ø从60岁开始衰退Ø随着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死亡 和脑室的增大,脑重逐渐降低新的突触联系的 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神经元数量的下降16§ 皮肤Ø逐渐衰老Ø外表皮(外层)与真皮(中层)结合的程度降低 ;真皮和下表皮(内层)内的纤维变稀;下表皮 的脂肪细胞减少因此,皮肤变松,缺乏弹性而 皱缩女性的变化比男性快17女性皮肤老得快§ 皮肤皱缩、放松30多岁时,微笑、皱眉和表现 其他面部表情的过程中额头上会出现纹线。

      40多 岁时,皱纹更明显,眼睛周围出现了“鱼尾纹”皮 肤逐渐失去弹性,而开始下垂,脸上、胳膊和腿上 的皮肤尤其如此50岁以后,由皮肤下色素的积 累导致的“老年斑”增加了 § 因为阳光暴晒会增加皮肤的皱折和斑点,那些大部 分时间在户外工作,又没有采取适当的护肤措施的 人比同龄人更显老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妇女的皮层 不如男性厚,所以妇女的皮肤老得更快 (Whitbourne, 1985, 1996)1819辛追复原图18岁30岁50岁20§ 头发Ø从35岁开始变化Ø变得灰白而稀疏21§ 身高Ø从50岁开始降低Ø骨骼力量的下降使脊柱内的圆状物塌缩,进而使身高在 七八十岁时下降2英寸§ 体重Ø50岁前一直增加;60岁后逐渐降低Ø体重的变化反映了脂肪的增多、肌肉和骨骼矿物质的衰 弱和减少由于肌肉和骨骼比脂肪重,结果导致体重先 增加,随后下降身体躯干内脂肪积累,而四肢的脂肪 减少22§ 智力 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 智力两大类 ①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 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 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 ②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 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 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 定。

      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23三、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 人格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一定可变性§ . 人格结构的稳定性Ø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Ø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研究者对20-90岁的114名男性被试进行了长达12年的 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特质在12年之内保持相对稳定,相 关系数处于0.68月0.85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个体的分数变化 是较少的,人格特质是相对稳定的另外,人到成年晚期,个性会发生某些变化,但个性的基本方面是持续稳定的 24中年人的心理特征§ 中年人心理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 § 中年人知识经验不断增长,但体力和某 些心理机能出现下降趋势 § 身心负荷达到顶峰 § 更年期心理反应 § 中年人面临最多的社会角色转换,需具备 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25老年人的心理特点n n智力下降,注意力、智力下降,注意力、观观观观察力、思察力、思维维维维能力都有能力都有 不同程度下降,反不同程度下降,反应迟钝应迟钝应迟钝应迟钝 n n记忆记忆记忆记忆 力下降,表力下降,表现为对现为对现为对现为对 近期近期发发发发生事件的生事件的记记记记 忆忆忆忆性差,而性差,而远远远远期期记忆记忆记忆记忆 保持效果保持效果较较较较好。

      好 n n情情绪绪绪绪改改变变变变,情,情绪趋绪趋绪趋绪趋 向不向不稳稳稳稳定,常表定,常表现为兴现为兴现为兴现为兴 奋奋奋奋、激惹、喜、激惹、喜欢欢欢欢叨叨唠唠唠唠 n n性格改性格改变变变变26中年人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中年人心理疲劳当某一行为活动强度不大,但活动的 紧张程度较大或由于活动过程简单重复而 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乏感,称为心理疲劳 又叫精神疲劳心理疲劳是大脑中枢局 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的抑制状 态27§ 更年期心理障碍更年期心理障碍是指从中年过渡到老 年这一年龄阶段出现的以焦虑、抑郁、疑 病和猜疑为主的心理反应并常伴有植物 性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等§ 中年人缺眠28§ 中年人“灰色” 心理症患者在性格和心理发展上发生突变, 感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缺乏判断,而 本人又矢口否认有任何毛病它实际是中 年人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失落彷徨之感29老年期易出现的心理障碍§ 老年人离退休综合症 § 空巢综合症 § 老年期抑郁症引起老年期抑郁症发病的原因主要是 社会心理因素30§ 疑病症有些老年人,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健 康,平时稍有感觉不适,即认为患了严重 的疾病。

      § 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是指由于脑部萎缩,表现 出以痴呆症状为主的一种疾病31四、生命的终结§ 死亡的意义§ 临终心理 32死亡的意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人类得以世世代代繁衍不 息的规律有死亡,也有新生命的诞生,这是人 类发展的规律 § 弗洛伊德认为,人都有一种本能的死亡冲动,这 是和生的愿望相应的因为死亡,生才更有意义 §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度过临终前的日子、生者 又如何面对失去亲人等等,都是生命终结阶段需 要研究的课题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临终者 和生者认识问题, 较好地调整心态33临终心理库布勒-罗斯(kubier-Ross)是死亡研究学家,他们对临 终者的心理 进行了研究,,把临终前的五个基本反应 阶段描述如下:§ 1.否认和不接受事实阶段在得到死亡信息的最初时期,病人否认死亡的现实§ 2.愤怒阶段生命的最终时刻临近的时候,他们的愤怒变得很激 烈,并往生者身上发泄34§ 3.讨价还价阶段临终者会希望“就让我多活一段时间吧,我愿意为 此付出任何代价!“§ 4.抑郁阶段死亡临近,病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产生疲惫和挫 折感,进而变得抑郁§ 5.接受死亡阶段如果死亡不是突发性的,很多人会认可这一事实并 平静地接受它,此时人的全部愿望就是在他人的陪伴下静静地与世长辞。

      35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 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 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 好的生活质量 § 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 、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 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 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 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 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 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36§ 目前国内外已发展起来的几种形式是: ①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 ②附属于基层保健网的临终关怀; ③社会及家庭护理项目中的临终关 怀; ④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 § 无论哪一种,其宗旨与任务是相同的 37复习题§ 1.怎样理解埃里克森提出的中年期的发展 任务 § 2.中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 § 3.老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 § 4.流体智力、晶体智力38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情况§ 1、不安全感 § 2、老年孤独感 § 3、适应性差 §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 5、趋于保守 § 6、回忆往事3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