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昆明市板桥乡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5页云南省昆明市板桥乡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少量固体 B.加入少量固体C.加入少量固体 D.加入少量固体参考答案:B略2. 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参考答案:C略3. 向100m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3.45g B.2.3g C.1.15g D.0.575g参考答案:B略4.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参考答案:C【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可知反应中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MnO2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根据总反应可知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故A正确;B、根据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可知反应中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MnO2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故B正确;C、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错误;D、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消耗的Zn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0.1mol×65g/mol=6.5g,故D正确.故选C.5.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2,3-三甲基丁烷 B. 2-乙基戊烷C. 2-甲基-1-丁炔 D. 2,2-甲基-1-丁烯 参考答案:A略6. 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化学式电离常数HClOK=3×10-8H2CO3K1=4.3×10-7K2=5.6×10-11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H)=c(HCO3-)+c(ClO-)+c(OH-) 参考答案:A略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参考答案:C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无机物可制取有机物,如尿素就是第一种由无机物制成的有机物;B、CH3COONa、CH3COONH4等属于离子化合物;C、大多数有机物不能溶于水,有的能溶;D、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没有绝对界限.解答:解:A、有机物不一定要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如用无机物可制取有机物:CO+2H2CH3OH(甲醇),故A错误;B、有些有机盐如CH3COONa、CH3COONH4等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大多数有机物不能溶于水,有的能溶,比如乙醇、乙酸等有机物能溶于水,故C正确;D、无机物与有机物没有绝对界限,必然有某些共同特点与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比较简单.8. 在0.10mol·L-1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后,引起的变化是 A.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B.NH3·H2O的电离常数增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变 D.溶液的pH增大参考答案:A略9. 一定温度下,反应CO(g)+2H2(g)CH3OH(g)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充入一定量H2并增大容器体积,维持容器的温度和H2的浓度不变,则达到新平衡时CO的 转化率跟原平衡相比(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信息可知,体积可变,充入一定量H2并增大容器体积,维持容器的温度和H2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若浓度变化,平衡发生移动,由信息可知,体积可变,充入一定量H2并增大容器体积,维持容器的温度和H2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可知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跟原平衡相同,即不变,故选B.10.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不使用水浴加热的是A.苯的硝化反应 B.乙酸乙酯水解 C.乙醛与Cu(OH)2反应 D.醛的银镜反应 参考答案:C略11. 总质量一定时,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CO2与H2O的量为定值的是( )A. 和C2H4 B.C2H4和C3H8 C.CH2O和C2H4O2 D.C3H8O和C2H6O参考答案:C略12. 关于[Cr(H2O)4Br2]Br·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体为水分子,外界为Br- B.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 C.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 D.中心离子的化合价为+3价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从一定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参考答案:B略14.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N、O、F电负性依次增大C.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参考答案:D略15.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D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不变C.水电离产生的c(H+) = 10-26的溶液中加入锌粒,一定放出H2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
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物质乙醛乙酸甘油乙二醇水沸点20.8℃117.9℃290℃197.2℃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
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该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3分) (2)试管A的反应液中(1分) 测量反应溶液的温度(1分) 略低于试管A的支管口处(1分) 收集含乙酸的馏分(1分) (3)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2分) 乙二醇或甘油(只写一个)(2分) (4)方法一: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未,放入一个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试管C中的液体,若有气体产生,则说明试管C中含有产物乙酸 方法二:把一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管C内的液体,点在pH试纸中部,试纸变色后,用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进而说明是否有乙酸生成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5分)将一含硅和铁的样品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中,另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结果产生等量的气体,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式并求样品中硅和铁的物质的量之比。
参考答案:反应式各1分; 1:2 (3分)略18. (9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x C(g) + 2D(g)4 min时,测得D的浓度为0.4 mol·L—1,c(A):c(B) =3 :5,C的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根据以上数据求:(1)A在4 min末的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