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施组工艺-路基-浸水路基.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467563
  • 上传时间:2017-08-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5.4 浸水路基5.4.1 浸水路基的特征及分类5.4.1.1 沿河岸修筑的路堤只有一侧边坡浸水并经受水流作用者,为滨河路堤跨越河滩大致与水流方向垂直或斜交的路堤,在其中间适当部位有过水建筑物,两侧边坡均受水浸并井受水流作用者,为河滩路堤常年受水浸(但浸水位有季节性变化)为经常性浸水路堤,仅于汛期受水浸为周期性浸水路堤5.4.1.2 影响路堤稳定性的因素河水涨落引起土体内渗透动水压力方向变化的作用当浸泡水位上升时,作用于土粒的渗透动水压力指向堤内,起增加路堤边坡稳定性的作用;当水位下降时,路堤土体内部的水来不及排出,这时渗透水压力指向堤外,其破坏路堤边坡稳定的作用特别表现在水位骤然下降时的细粒土路堤则更为明显路堤两侧浸泡水位差较大引起贯空堤身渗透水流的作用当渗透水流速度足以冲动下游边坡土粒时,水流将带走土粒并将扩大形成管涌现象,破坏其边坡的稳定粘性土填筑路堤受水浸泡后,其土体强度降低水流的冲刷和淘刷作用在宽深河段时尚会产生波浪的冲击作用5.4.2 一般规定5.4.2.1 滨河及河滩路堤的基底要慎重对待,首先是注重施工前的调查了解,其次是严格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对采取的必要的基底处理措施,应认真实施。

      河、塘、湖地区的路基施工,应事先查明洪水情况和路基基底有无泥沼土地层;浸水路堤边坡防护高度应考虑设计水位和壅水高,水面宽阔河滩、海滩还应考虑浪袭和余高;软土地基应采取基底稳定措施5.4.2.2 常水位以下路堤,宜用水位性好,塑性指数不大于 6 且压缩性小,不宜风化的透水性土填筑如采用天然级配的砂砾、卵石、矿碴、石质坚硬而不宜风化的片、块、碎石等,边坡不得陡于 1:2,必要时可在一侧或两侧设置护坡道和边坡防护5.4.2.3 路堤跨越洪水淹没地段,其两旁不应设置取土坑特殊情况时应留有不小于 4m 的护坡道,并在下游 20m 以外设置5.4.2.4 山区沿河路基施工,除应注意洪水影响外,穿越地质不良陡峻沟谷时,还应查清有无泥石流影响,如有应采取相应排导、拦截以及综合防止措施5.4.2.5 路基边坡有潜水或渗水层时,应设置渗沟等排水设施,将其引出路基范围之外5.4.2.6 利用水库堤做路基时,应查明库堤稳定程度是否符合路基使用要求,并考虑日后改造发展规划,若原库堤宽度不足,应在外侧加宽;如属新建书库,应争取路堤在蓄水前竣工5.4.2.7 路基穿过河塘地段要排水清淤,换填优质土对于软弱地基,施工前应对地基采取加固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不均匀沉陷及工后沉降造成路基的毁坏。

      5.4.3 河滩路基河流沿岸受到水浸的路基及河滩上的桥头引道都属河滩路基5.4.3.1 影响河滩路基的不利因素有:填房边坡和坡脚,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刷和淘刷;修筑沿河路基常遇到软弱地基,应慎重处理,若处理不当,则路基容易出现沉陷和失稳;河滩路堤多受水浸,水浸后路堤填料强度下降;河水的涨落,使路堤受到附加的渗透动水压力,降低了陆地边坡的稳定性5.4.3.2 填料的选择路堤的浸水部分或受水位涨落影响的部分,宜选用渗水性较好的填料,如天然级配砂砾、卵石、粗砂、石质坚硬的片、碎石等当材料来源困难无渗水性材料时,可采用粘性土填筑,此时,应严格控制填土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重粘土、浸水后容易崩解的岩石,风化的石块、盐渍土不宜作为河滩路堤的填料5.4.3.3 山区沿河路基施工5.4.3.3.1 山区沿河路基施工,除注意洪水影响外,穿越地质不良的陡峻沟谷时,如有泥石流影响,应采取排导、拦截措施5.4.3.3.2 山区沿河高填路段的半挖半填及旧路加宽段,施工时必须确保路基稳定,峡谷地段宜采用石质填料或挡土墙;沿河半填及加宽段,接触面应挖成向内反坡 2%~4%的台阶,台阶每级宽度,不得小于 1m5.4.3.3.3 路基弃方应妥善处理,有条件时可利用弃方筑坝,以保护沿河村舍农田安全,或适当放缓填房边坡,但不宜弃于沿河一侧。

      5.4.3.3.4 山区沿河路基,应针对水流冲刷情况,进行加固和防护5.4.3.3.5 路基边坡有潜水或渗水层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渗沟排水设施,将其引出路基范围以外5.4.3.3.6 路基跨越地质不良,地形陡峭的峡谷,且流域中上游有大量降雨或冰雪急剧消融时,或有遭受泥石流的侵袭和破坏时,应按设计规定设置防治构造物,以保持路基的稳定5.4.3.4 河滩路基的施工5.4.3.4.1 严格控制路堤填土的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对粘性土应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压实,对渗水性土宜采用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5.4.3.4.2 借土填筑时,禁止在路堤两侧河床或河滩取土,必要时可在路堤下游取土5.4.3.4.3 路堤填筑应安排在枯水期施工,防护工程应同时进行,争取在汛期以前完工汛期以前不能完成的工程,应采取临时防洪措施5.4.3.5 岸坡冲刷防护沿河路基受到流水冲刷时,应采取冲刷防护措施,冲刷防护工程一般分为岸坡防护(直接防护) ,导流构造物(间接防护)和改移河道三种类型山区狭窄河谷地段不宜设置导流构造物,也难于改移河道,宜优先考虑岸坡防护措施常用的岸坡防护有:草皮防护、抛石防护、干砌片石防护、浆砌片石防护、石笼防护。

      5.4.3.6 边坡渗沟的设置边坡渗沟用于疏干潮湿的边坡和引排边坡上局部出露的上层滞水或泉水,并起加固边坡的作用,适用于坡度不陡于 1:1 的土质路堑边坡,也常用于加固潮湿的容易发生表土坍滑的土质路堤边坡边坡渗沟应垂直嵌入边坡基底应埋置在边坡潮湿土层以下较干燥而稳定的土层内可按潮湿带的厚度做成具有泄水坡 2%~4%的阶梯形,最下一个台阶的长度宜大一些5.4.3.7 管涌现象的防治当路堤基底底层可视为隔水层,贯穿堤身的渗流自下游一侧边坡溢出,可能发生管涌现象时,应在下游坡脚附近设置排水设施5.4.3.7.1 管涌的危害河滩路堤两侧水位差过大,会使路堤土体内及基底土内产生渗流现象,当渗透水流足以使土颗粒移动时,就有一部分土粒被流水带走,这种现象逐渐扩大,就产生管涌现象管涌发展的结果将导致路堤坍塌破坏5.4.3.7.2 管涌的防止措施放缓下游一侧边坡,以延长渗水流的通路,减小水流坡降,因而可以保持边坡土粒的稳定;在下游边坡的水下部分设护底铺盖虑水层,并设反虑层,可防止路堤中的细小颗粒被渗透水流带走;若路堤土体渗透性小,而基底土层的渗透性大,则在路堤下游坡脚以外的基底土层上,铺设虑水护坦或在上游铺设粘土隔渗层及在坡脚或基底下设置隔渗墙等,以延长渗透路径;当路堤本体用粘性土填筑时,可在路堤基底中间设置防渗齿墙以延长渗透路径。

      当路堤基底下透水层不厚时,宜将防渗齿墙嵌入透水层下的不透水层中以隔断基底下的渗流防渗齿墙一般可用渗透系数不大于 10-7cm/s 的粘土修筑,在寒冷地区可用粘土三合土(重量配比:粘土 20%~25%,砂35%~40%,砾石 35%~40%)修筑,并应仔细分层捣固,以增强其隔渗性能5.4.4 浸水地段路基填筑材料的要求河塘、湖、海的路堤,多受水浸,因此常水位以下路堤,宜用水稳性好、塑性指数不大于 6 且压缩性小,不宜风化的透水性土填筑或渗透性强的粗大颗粒材料如采用天然级配的砂砾、卵石、矿渣、石质坚硬而不宜风化的片、块、碎石等以消除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粗砂中砂次之;在控制较高压实密度的条件下,一般粘性土也可做填料,但含砂量 50~75%最佳松散岩土的颗粒越细,越不均匀,则其透水性便越弱在选择时,尽可能选用渗透性好的填料,以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性5.4.4.1 适宜填料包括:卵石、碎石、砾石、粗砂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碎(砾)石土,因其透水性大,内摩擦系数高、水稳性好,适宜用来填筑浸水路堤,但其中细粒土的含量应尽量小当无渗水性材料时,可选用粘土,但一定要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并做好护坡5.4.4.2 下列材料不宜作为路基填料:5.4.4.2.1 易风化的软质岩石,因为这类材料浸水后易崩解,强度显著降低,变形量大,但施工时如能充分压碎填实,并做好防水护坡及隔离层,或采取其它特殊措施时,则可选用。

      5.4.4.2.2 含有大量有机质得淤泥、腐殖土、沼泽土,以及含有大量易溶盐的强盐渍土、过盐渍土和膨胀土、碱土等,不仅水稳性极差,且对圬工防护有侵蚀性,故不可作为浸水路堤的填料5.4.4.2.3 纯粘土因浸水潮湿后易发生滑坍,遇冻易发生冻胀,干燥后又易发生龟裂,故不掺入适量的砂子则不宜用作填料易风化崩解的岩块浸水后沉降量很大不易控制,宜避免使用,但不得不使用时必须辅以适当措施5.4.4.2.4 浸水饱和的粉细砂,可能具有振动液化的性质,但在查明其破坏的机理后,若能控制其组成部分和压实密度,或采取防止振动液化的有效措施,在缺乏其他适宜的填料时也可使用5.4.4.3 不同土质填筑路基5.4.4.3.1 不同性质的土要分层填筑,不得混杂乱填5.4.4.3.2 各类土层的安排,应考虑路基工作条件,凡不因潮湿及冻融而变更的体积的优质土宜填在上层,使路床有一个稳固的基础;如果路堤下层经常受到水流的侵蚀,则宜采用透水性好的土填筑5.4.4.3.3 透水性较小的土填在下层时,其顶面应做成 4%的双向向外横坡,以保证上层透水性土有排水出路另外,透水性较大的土层边坡不宜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如有透水性较大土层位于透水性较小土层下面,则透水性较大的土层表面,应做成水平面。

      5.4.4.3.4 当上下两部分为颗粒尺寸相差较大时,例如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石块,其间应加设由砂石材料铺成的反虑层,以防止细颗粒土挤入石块间隙中引起路堤沉陷5.4.4.3.5 透水的于不透水的土,不得成层地混杂使用,以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相邻两段用不同类土填筑时,应力求采用斜面连接,以免连接处产生明显的不均匀变形5.4.5 浸水路基的修筑要求5.4.5.1 施工前必须事先详细查明洪水影响、地质条件、路基基底、水文条件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5.4.5.2 填料与取土:宜设置集中取土场常水位以下路堤的施工材料,应选用矿渣、块石、砾石等水稳性良好的材料,其粒径不宜大于30cm受水位涨落影响的部分,宜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如具有天然级配的砂砾、卵石、粗(中)砂,石质坚硬不宜风化的片、碎石等5.4.5.3 必须根据水流对路基破坏作用的性质、程度进行防护和加固,加固方式有植物防护、石砌护坡、混凝土板护坡、石笼、抛石、挡土墙等,可根据情况,综合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措施5.4.5.4 路基基底处理5.4.5.4.1 填方路段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填土范围内原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等应予以清除,清除深度一般不小于 15cm。

      清除的土可做边坡绿化用5.4.5.4.2 过湿土路段,原地面清表后,应掺入石灰进行翻松处理路堤基底清理后应予以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先将土翻松、打碎、再整平、压实经过水田、池塘、洼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确保路堤基底具有足够的稳定性5.4.5.4.3 地面横坡为 1:5~1:2.5 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m;地面横坡陡于 1:2.5 时,应做特殊处理5.4.5.5 路基压实5.4.5.5.1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压实质量要求较高,宜选用效果较高的碾压机械5.4.5.5.2 不同土类其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不同,在同一压实功能作用下,含粗粒土越多的土,其最大干容重越大,而最佳含水量越小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下表要求填 料 压实标准 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地基系数K30(MPa/m)≥90 ≥110 ≥130每填高约 0.9m,100m 范围内检测 4 点,距路基边 2m 处左右各1 点,中间 2 点压实系数 K ≥0.90 —— ——每层沿纵向每 100m 检测 6 点,距路基边 1m 处左右各 2 点,中间 2 点。

      A、B 组及C 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填料及改良土孔隙率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