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俄语专业翻译教学活动主客体:问题与对策.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598612
  • 上传时间:2021-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俄语专业翻译教学活动主客体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多数问题集中体现在翻译教学活动主客体身上本文借助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指出翻译教学活动主客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教学活动主客体,俄语专业0 引言  目前,我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多数问题通常集中体现在翻译教学活动主客体方面因此,本文拟从翻译教学活动主客体角度出发,借助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相关问卷调查结果的定量定性分析,探讨我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首先需要强调指出,翻译教学活动的主体与客体两个概念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固定不变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两者角色的相互转换现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甚至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之一为“学生是翻译教学过程的主体,是翻译知识与技巧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知识灌输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构建各种翻译技能的促进者”[1]但是,出于对阐述问题的清晰与方便的考虑,笔者还是将翻译教学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有意识地对立了起来,即前者指教师,而后者则指学生。

        1 俄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定位问题  解决俄语专业翻译教学定位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明确区分“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两个概念加拿大学者德利尔首先提出了‘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的概念在他看来,‘翻译教学’的开展是为了翻译本身,也就是说,教给学生翻译的知识和技巧,而‘教学翻译’只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工具,在这一背景下,翻译只是用来检查学生对语言点的理解程度[2]显然,在德利尔看来,“翻译教学”是一种专门的知识,应由与翻译相关的系列专业课程构成,以此培养学生的专业翻译技能也就是说,“翻译教学”是翻译专业的课程在此基础上,李红青、黄忠廉[3]结合我国翻译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翻译的教学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二是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三是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专业教学”他们进一步明确指出,“第一层次归于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第三个层次归于翻译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第二层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既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3]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公布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中批准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

      这“标志着在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三个层次翻译教学体系,即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专业教学”[4]  显而易见,我国俄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属于上述翻译教学体系中的第二个层次,它既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换言之,我国俄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仍然是俄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这是对目前我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准确定位它符合目前我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实状况问题是,一方面,俄语专业翻译教学(包括教学翻译)肩负着我国未来高质量俄语翻译人才的主要培养任务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一个外语院校设立俄语方向翻译系,该方向翻译学院的建设更是遥遥无期我国英语专业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个别院校虽然已建立翻译院系,但同庞大的翻译市场需求量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因此,“相当一段时期,大学外语院系本科仍将是中国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5]这就说明,我国外语院系本科阶段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对俄语专业来说显得尤为突出但译员是一种专门人才,更多的培养任务应该也必须由翻译教学宋承担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俄语专业翻译教学仍属于俄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降低对它的要求。

      另一方面,俄语专业翻译教学虽然肩负着如此重要的任务,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根源在于人们对翻译及其教学的错误认识,正如张美芳[6]在《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中指出,“在我国,认为懂点外语就能做翻译的人不单是学生或是外行人,而且也有内行人士”这种观点的实质是混淆语言能力与翻译能力目前,这种观点虽然有所改观,但彻底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俄语专业的情况基本相仿)  2 俄语专业翻译教学活动主客体:问题与对策  2.1 翻译教学活动主体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活动主体所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下面分别从任课教师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与翻译理论修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结合相关问卷调查结果的定量定性分析,就我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活动主体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1.1 翻译实践能力与翻译理论修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翻译教学而言,其活动主体,即翻译课程的任课教师的相关修养是关键但是,“由于俄语专业(其他语种情况相仿)翻译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起步较晚且培养单位偏少,使得翻译师资缺乏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很多院校还没有科班出身或有翻译经验的教师,因工作需要而‘客串’翻译教师的比较普遍,外行教书大有人在。

      [7]这就说明,我国俄语专业翻译课程多数任课教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修养均难以达到理想程度毋庸置疑,任课教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修养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总的来说,翻译教学是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之一,其活动主体必须具备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和高超的翻译实践能力自不必赘言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尽管有人认为“翻译理论无用”甚至“翻译无理论”  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首先可以通过翻译学的内部结构窥见一斑翻译学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普通翻译学;②特殊翻译学;③应用翻译学……应用翻译学主要研究如何把普通译学和特殊译学的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工具书的编纂和机器翻译等……”[8]显而易见,翻译教学本身就是应用翻译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具体地说,“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教学方法到教学研究,无一不需要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而在翻译教学中也应加强翻译理论的传授”[9]  既然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指导意义,翻译教学活动主体如果只具备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与高超的翻译实践能力,显然不能充分满足翻译教学活动之需要。

      由此可见,翻译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兼备翻译理论与实践修养笔者在任课班级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封闭型)结果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需要说明:首先,作为翻译教学活动的主体,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应适当注重翻译教学活动客体——学生的感受与需求,否则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并不是一味迎合学生的感受与需求,关键是把握好度的问题;其次,只在一个班级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其问卷设计即使再科学合理,也难免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些问题另外,本次问卷调查是在开设翻译课程的第二个学期进行的之所以将调查安排在第二个学期进行,是因为考虑到经过一个学期翻译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翻译及其教学的认识与看法自然会相对理性一些  本次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涉及到任课教师的修养,即“你认为任课教师的哪方面修养很重要”笔者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以下五个答案(可多选):A.教学方法;B.翻译实践能力:C.敬业精神;D.翻译理论修养:E.充满爱心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有20个学生,其中,同时选择B与D两项(即翻译实践能力与翻译理论修养)的学生有16人,占参加问卷调查总人数的80%显然,该数字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翻译理论修养与翻译实践能力对翻译教学活动主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诚然,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还包括许多方面但限于篇幅,本文只得仅论及最重要的两种修养,即翻译理论与实践修养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两种修养的提高,既是任课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是各教学单位学科建设必须注重的问题也就是说,单靠任课教师个人是难以显著提高这两种修养的,特别是翻译理论修养提高和增强翻译理论修养,需要具备能够潜心学习和研究的环境,但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非常繁重,通常无暇顾及提高自身翻译理论修养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脱产深造,系统学习翻译理论问题是,一方面,教师所在单位是否支持;另一方面,即使能够得到所在单位的支持,能否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要知道,目前我国俄语专业翻译方向硕士培养单位,特别是翻译方向博士培养单位的数量实在很有限这是因为已建立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翻译教学体系的俄语教学单位实属凤毛麟角根本原因在于,该方向不同层次的师资严重缺乏师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此可见,目前的权宜之计是整合有限的师资力量,集中建立更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翻译教学体系至于任课教师翻译实践修养的提高问题,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比如,利用业余时间多进行翻译实践,不管翻译作品能否公开发表或者出版。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翻译水平,积累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另外,翻译作品的体裁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尤以文学作品为首要  2.1.2 教学内容  探讨教学内容方面问题之前,有必要说明两点:第一,本文中的俄语专业翻译教学特指笔译教学理由是,笔译教学与口译教学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门翻译教学课程,从教学目的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均大相径庭,须分别独立研究;第二,俄译汉与汉译俄教学之间的差别虽然没有笔译教学与口译教学之间那么明显,但是,有一个现实足以证明,笔译教学应以俄译汉为主贝茨(E. Stuart Bates)认为,真正意义的双语者并不存在,‘一个人只能对一种语言掌握到家’,因而译者只能把母语当作译文语言[10]可以说,贝茨的观点总的来讲是正确的,只是有必要对“母语”的理解进行具体的说明确切地说,一个人如果移居他国,长期使用他国语言学习、工作,那么他对他国语言的驾御能力自然要胜过母语这种情况下,“母语”可理解为“第二语言”或者“工作语言”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际译联《翻译工作者宪章》第6条规定:翻译工作者应通晓原文,更重要的是要精通用来进行翻译的语言显而易见,一方面,“通晓”与“精通”之间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相比于对“原文”驾御能力的要求,对“用来进行翻译的语言”(即“母语”)驾御能力的要求明显严格得多。

      这就说明,仅从外语与汉语的角度而言,国际译联是不主张(至少是不提倡)汉译外工作由“母语”为汉语的人来进行的由此可见,首先,笔译教学应以俄译汉为主;其次,如果师资条件允许,不妨开设汉译俄课程,以便让学生了解一些汉译俄活动规律;另外,纯粹从理论角度来讲,汉译俄教学任务原则上应由俄罗斯同行来完成这种思想同样适用于口译教学  本文之所以将教学内容也纳入到探讨范围之内,是因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翻译教学活动主体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也就是说,各院校俄语专业开设的翻译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判断标准选定结果显而易见,各院校翻译教学的教学内容呈现出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各院校翻译教学的教学内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统一,保持一定的多样性是有必要的,因为各院校总的培养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目的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有些基本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例如,适合本科翻译教学的翻译理论以及各种体裁文本语料另外,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重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或者自选素材的有机结合因为,一方面,任课教师经过自身翻译实践积累的教学素材,应用起来相对得心应手,更加便于在具体的翻译教学过程中与相应的翻译理论相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应该强调有些体裁,特别是政论体裁语料的时效性,但统编教材通常难以保证这类语料的时效性。

        关于翻译理论对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