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级建筑师考试之外国建筑史笔记.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50379661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0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外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一、欧洲古典建筑古希腊盛期的建筑、罗马共和盛期与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同称为欧洲古典建筑古代希腊包括巴尔于半岛南部、爱琴海上诸岛、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它和后来古罗马盛期的文化,历史上同称之为欧洲的古典文化一)古希腊建筑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的100余年间,史称古典文化时期,建筑也被称为古典建筑当时的建筑以神庙为中心,还有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与敞廊等,建筑风格开敞明朗,讲究艺术效果1.柱式欧洲古典建筑是以石材为建筑材料的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决定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称为柱式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两大部分组成,典型的希腊柱式有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等三种,希腊柱式后来为罗马所继承与发展所谓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玉柱式和后来古罗马发展了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共称古典五柱式(图1-7-1)2.范例(1)雅典卫城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于公元前4世纪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天然平台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的铜像主要建筑物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以及卫城山门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2)帕提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至公元前432年,为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其形制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即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建在三级台基上,两坡顶,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山花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神殿外围的多立克柱式被誉为此种柱式的典范该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风格开朗、比例匀称、雕刻精致,并应用了视差校正手法帕提农神庙是多立克柱式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古典建筑杰出范例3)伊瑞克先神庙它是根据地形高低起伏和功能需要,运用不对称构图手法成功地突破了神庙一贯对称的格式,成为一特例它由三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女像柱廊组成东面门廊是爱奥尼克柱式,南面为女像柱廊伊瑞克先神庙以小巧、精致、生动的造型与帕提农提庙的庄重雄伟形成对比,其比例和谐、构图生动、雕饰精细,表现了古代希腊建筑高超的艺术伊瑞克先神庙也是古典盛期爱奥尼克柱式的代表作二)古罗马建筑古代罗马于公元前二世纪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其建筑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是伊特鲁里亚时期,此时建筑在石工、陶筑构件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

      罗马王国与共和初期的建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二是罗马共和国盛期,此时除了神庙之外,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十分发达,并发展了角斗场所同时希腊建筑在建筑技艺上与古典柱式方面强烈地影响了古罗马其三是罗马帝国时期,此时建筑造了不少凯旋门、纪功柱和广场此外,剧场、圆形剧场与浴场也趋于宏大与华丽古罗马建筑在材料、结构、施工与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在空间创造方面,重视空间的层次、形体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富于纪念性的效果在结构方面,罗马人发展了结合东西方大全的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在建筑材料上,运用了当地出产的天然混凝土此外,罗马人还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五种古典柱式,即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并创造了券柱式在理论方面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奠定了古典建筑的理论基础,并且成为文艺复兴以后300余年建筑学的基本教材1.券柱式券柱式是罗马建筑艺术与技术上的一大成就由券与柱式或券与柱式之檐部及柱子组成券柱式构图(如图1-7-2),将罗马本土的拱券技术与希腊的梁柱结构巧妙地结合在立面上,形成了新的构图要素2.《建筑十书》由维特鲁维写的《建筑十书》写成于公元前1世纪,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书中全面地创建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维特鲁威认为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到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并把这个主张贯彻到全书的各方面15世纪以后,《建筑十书》成为欧洲建筑师的基本教材,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著作,都是以它为蓝本的3.著名实例(1)罗马最大的广场一图拉真广场广场轴线对称,做多层纵深布局(图1-7-3),不仅尺度巨大,并与图拉真巴西利卡大厅(G),以及图拉真纪功柱(E)、图拉真庙沿着一条中轴线组成一个多层次的广场广场平面呈矩形,人口为凯旋门(DL 左右两端各有一半圆形的次广场(F),末端是巴西利卡大厅,纵横轴线相交处为图拉真像,四周是柱廊突出主次和层层深人的空间使广场具有庄严雄伟的艺术效果广场建筑群设计人为叙利亚人阿波罗多拉斯2)大角斗场(又译大斗兽场)建于公元70-82年,是用天然混凝土建造的大型建筑平面呈长圆形,长轴188m,短轴156m立面高48.5m,分为4层,下3层为连续的券柱式,第4层为实墙在立面上运用了叠柱式的水平划分,各层采用不同的柱式构图,因而使宏大的体量显得开朗明快、富于节奏感大角斗场是结构、功能与形式和谐统一的范例,代表了古罗马的建筑成就。

      3)神庙万神庙是古罗马宗教膜拜诸神的庙宇其平面前为矩形门廊,后为圆形正殿,是集罗马穹窿和希腊式门廊的经典作品圆形正殿是神庙的精华,直径与高度均为43.3m,上覆穹窿由于墙体承重,所以墙体厚达6.2m,向上渐薄,到中央处开设有直径8.23m的圆洞,供顶部采光,结构为混凝土浇筑神庙外部造型简洁,室内装饰华丽,堪称古罗马建筑的珍品在现代结构出现之前,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为罗马穹顶(图1-7-4)平面及剖面技术的最高代表此外,它也是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范例4)卡拉卡拉浴场(又译卡瑞卡拉)浴场在罗马不单是沐浴之用,而是一种综合有社交、文娱、健身等活动的场所卡拉卡拉浴场与戴克利提尔姆浴场并称为罗马最大的浴场总体为 575m x 363m,结构是梁柱与拱券并用,并能按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形式它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造型与空间序列方面也卓有成就,尤其是其内部空间组织对18世纪以后的欧洲大型公共建筑产生很大的影响5)巴西利卡巴西利卡是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堂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三或五部分,中间部分宽而高,称为中厅,两侧部分狭而低,称为侧廊。

      巴西利卡的形制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堂与伊斯兰礼拜寺均有影响二、中世纪建筑(一)概述公元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建在君士坦丁堡,后来得名拜占廷帝国公元479年,西罗马灭亡,西欧形成封建制度直到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之前,欧洲的封建时期被称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主要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基督教基督教在中世纪分为两大宗教,西欧是天主教,东欧是正教它们分别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教会天主教的首教在罗马,正教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因此,西欧和东欧的中世纪历史很不一样,它们的代表性建筑一天主教堂和正教堂在形制上、结构上和艺术上也都不同,分别为两个建筑体系在东欧,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形制在西欧,则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但无论是哪一方,宗教建筑都是中世纪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二)拜占廷建筑1.穹顶与帆拱东罗马又习称拜占廷帝国,其建筑也称拜占廷建筑拜占廷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教堂格局大致有三: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即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中央有穹窿;十字形,即平面为等臂长的希腊十字,中央有穹窿东正教宣扬信徒之间的亲密一致,因而多采用集中式布局。

      拜占廷建筑在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和古罗马的宏大规模技艺的基础上发展了别具特色的穹顶技术,即在穹窿覆盖立方体空间中创造了鼓座及用抹角拱或帆拱作为过渡的方法帆拱的结构方式不仅使穹顶和方形平面的承接过渡在形式上自然简洁,同时由于把荷载集中到四角的支柱上,完全不需要连续的承重墙,使穹顶之下的空间得以开敞比起古罗马必须用圆形平面、封闭空间的穹顶技术来说有了非常重大的进步,创造了穹顶统率之下的灵活多变的集中式形制帆拱、鼓座、穹顶这一套拜占廷的结构方式与艺术形式,以后在欧洲广泛流行2.拜占廷建筑的代表一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平面为长方形,上以穹窿覆盖的巴西利卡式大厅高大宽阔,适宜于隆重豪华的宗教仪式和宫廷庆典活动结构系统复杂而条理分明,中央大穹窿通过帆拱支承在4个大柱墩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15世纪后,土耳其人将此改为礼拜寺,在其四角加建邦克楼,教堂的墙和穹顶都是砖砌的,穹顶外表覆盖着铅皮,其延展、复合的空间,比起古罗马万神庙单一、封闭的空间来说,是结构上的巨大进步可以说,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最光辉的代表。

      三)西欧罗马风与哥特式建筑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是西欧封建社会初期(9~12世纪)与盛期(12~15世纪)的建筑在此之前还有处于欧洲奴隶制崩溃与封建制形成时期的早期基督教建筑(4~9世纪)1.罗马风建筑公元9世纪左右,西欧正式进人封建社会这时的建筑规模远不及罗马建筑,但建筑材料大多来自罗马废墟,建筑艺术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又略有古罗马的风格,故称为罗马风建筑它所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罗马风建筑的代表作是意大利比萨教堂2.哥特式建筑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结构体系哥特式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是以尖券(来自东方X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飞扶壁、束柱、花窗榻为其特点1)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性其结构之优越性在于:l)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为框架式,填充围护部分减薄,侧推力减小骨架券使各种形状的平面都可以用拱顶覆盖,具有相当的灵活性2)用独立的飞扶壁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

      这样,侧廊的拱顶不必负担中厅拱顶的侧推力,可以降低高度,外墙也因卸去了荷载可开大窗飞扶壁较早使用在巴黎圣母院,它和骨架券一起使整个教堂的结构近于框架式的3)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因尖拱与尖券的侧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而且使不同跨度的券和拱可以一样高,内部的形象整齐、单纯、统一因此教堂的结构体系条理井然,各个构件表达着严谨的荷载传导关系而且,哥特式建筑已认识到结构美的原则,室内空间完全暴露结构,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结构之美哥特式建筑创造了新的结构方式,因此产生具有特色的结构构件,如飞扶壁、尖券四分和六分肋骨拱等飞扶壁与扶壁一样,是支承承重墙中的侧向水平推力的结构构件,但与扶壁不同,利用墙体上部向外挑出的飞券门券形或半券形的构件)将墙体所受压力传递到离此一定距离的柱墩上2)著名实例一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哥特的典型实例结构用柱墩承重,柱嫩之间可以全部开窗,并有尖券六分拱顶、飞扶壁等正面是一对高60m的塔楼,夹着中厅的山墙,使立面纵分三段,两条水平向的雕饰又把三段联系起来正中的玫瑰窗、两侧的尖券形窗、遍布的垂直线条与小尖塔装饰都是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一)概述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是15-19世纪先后、时而又并行地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

      其中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源于法国广义地,我们统称三者为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