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整理】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008173
  • 上传时间:2017-05-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2.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塑料制品表面电镀故障之成因及对策一、预处理及化学镀故障的排除故障名称 成因及对策制品表面粗化 (1)制品在成型过程中,表面被硅油、矿物油等脱模剂所污染应在成型过后亲水性差 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脱模剂,特别是不能采用硅油类脱模剂2)粗化液温度太低或粗化时间太短应适当提高粗化液温度或延长粗化时间3)粗化液未搅拌均匀应充分搅拌4)制品的材质与粗化液不适配应适当调整粗化液配方和工艺条件5)粗化液已失效应更换新液6)粗化过程中,制品相互粘在一起应适当翻动制品制品表面粗化 (1)粗化液温度太高或粗化时间太长应适当降低粗化液温度或延长粗化时后发黄变脆、 间粗糙过度 (2)粗化液中硫酸浓度超出正常范围应适当调整粗化液配比3)粗化前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浓度及温度偏高,处理时间较长应适当调整溶剂成分及溶剂处理的工艺条件电镀不合格的制品在退除镀层时使用的硝酸溶液温度太高或退镀时间太长也会导致制品表面粗化后发黄变脆对此,可换用三氯化铁溶液退镀,并适当控制退镀时间不良镀层退除后,粗化时应根据造成返工的原因来确定粗化的程度,如果因粗化不够造成返工,应按原工艺将粗化时间缩短一半;如果属于其他原因,粗化时间尽可能缩短,否则镀时容易造成镀件报废。

      此外,退镀次数不能太多4)采用机械方法粗化时,制品表面粗化过度应改变机械粗化的处理方法待续!制品表面活化 (1)敏化液配比不当或失效应调整敏化液配比或换用新液后不变色 (2)活化温度太低应适当提高一般活化温度在 18~25℃范围内3)活化液浓度偏低应适当提高其浓度制品表面局部 在制品表面进行化学镀,用得最多得的是镀铜或镀镍无论采用那种工艺,或全部沉积不 实际生产中都有可能遇到化学镀沉积不上或覆盖不全的现象其成因及对策为:上镀层 (1)若将经过活化处理后的制品侵入化学镀液中,制品表面根本不发生化学变化,则表明活化不良应检查敏化液和活化液的配比是否适宜,操作条件是否得当如果敏化或活化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应适当提高温度及延长处理时间对于采用胶体钯进行活化处理的制品,如果制品不沉积不上镀层,还需要考虑解胶是否完全若解胶不足,应适当调整解胶溶液配比或提高溶液温度2)若反应只在制品表面局部进行,同时沉积的镀层很光亮,但覆盖不全,则表明表面粗化不够应进一步加强粗化处理,并适当提高粗化温度3)粗化后制品表面的残留酸液未清洗干净应适当延长清洗酸液的处理时间,并加强活化前的清洗采用铬酸溶液粗化时,若清洗液中三价铬离子含量太高,应更换清洗液。

      4)粗化时制品表面局部腐蚀过度应适当调整粗化的工艺条件5)如果制品浸入化学镀液后,其表面能比较均匀地沉积上金属,但反应速度很慢,或有局部区域金属镀层不连续,这表明化学镀液中主盐和还原剂含量2低,镀液的 pH 值或温度低应在镀液中加入适量的金属盐和还原剂加以调整,并适当提高镀液温度此外,还应检查镀液中稳定剂含量是否偏高6)如果装载负荷太多,也会导致化学镀太慢应适当减少装载量制品表面化学 (1)表面严重起泡其成因及对策:镀后起泡 a、制品表面有油污应清除表面油污b、制品表面有成型缺陷应适当调整成型工艺参数c、粗化不良应适当调整粗化处理的时间和粗化溶液的温度如果粗化液中三价铬离子含量偏高,也会导致制品化学镀层表面起泡应适当调整 粗化液的组份粗化时,制品表面不能过蚀d、活化不良应及时调整敏化和活化液的组分或换用新液e、制品表面出现海绵状化学镀层应调制适宜的镀液并降低其沉积速度2)表面线状起泡其成因及对策:a、粗化不良应适当调整粗化液的配比b、制品表面有残留的脱模剂应在制品成型时尽量避免使用脱模剂c、制品表面有杂质点应在制品成型时防止产生这一缺陷3)浇口处起泡其成因及对策:a、制品成型时注射压力太高或浇口尺寸设计不当。

      应适当调整成型条件及模具设计b、粗化不良应适当调整粗化液的配比制品表面化学 (1)制品表面油污未清除干净,导致有油污的表面镀层沉积困难应彻底清除镀后局部出现 表面油污露塑麻点 (2)粗化不良应适当调整粗化工艺条件及溶液配比在不过蚀的前提下,应保持足够的粗化时间3)敏化液中二价锡离子已氧化成四价锡而失效或半失效,敏化液相当浑浊应换用新液4)采用硝酸银活化液时,活化液中银离子浓度太低,催化作用减弱,铜或镍离子就很难还原出来对此,应及时调整活化液中银离子的浓度在敏化和活化过程中,如制品的表面色泽不均匀,可重复敏化和活化 2~3 次,在反复的过程中需加强清洗化学镀层表面 (1)粗化过度如果粗化液中硫酸含量太高或溶液槽内有温差时,通常在温有针孔或凹陷 度高的部位产生过蚀,而局部过蚀导致镀层表面产生针孔或凹陷对此,应适当调整溶液配比及消除温差2)敏化或活化液配比不当应适当调整3)化学镀液中有杂质 2 或有析出物制品敏化或活化后要充分水洗,并过滤处理液,但不能用活性炭处理,否则会被吸附如果化学镀液中析出物的影响,应加强过滤措施4)镀镍溶液中放针孔剂不足或胶质太多应适当调整5)制品成型时模具表面光洁度太差。

      应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或电镀处理,提高其表面光洁度化学沉铜层表 沉铜层表面若产生能擦去的褐色粉末时,电镀亮层就会影响亮铜层的结合面浮有褐色粉 力其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末 (1)化学沉铜液已分解失效,铜离子在还原过程中生成的铜原子被氧化,使之3变成氧化铜,而氧化铜有成为还原铜的结晶核心,使镀液浑浊不清应适当降低镀液的 pH 值至 10 左右,并过滤镀液,用比色法补充镀液2)镀液温度和 pH 值太高,使自催化反应速度太快,应适当降低镀液温度和pH 值一般,镀件的装载量最好不超过溶液总体的一半化学沉镍层表 (1)沉镍液配比及操作条件控制不当如果沉镍液中镍离子浓度过高,或操作时面浮有黑色粉 溶液浓度及 pH 值过高,就会导致镍离子的自催化反应速度太快,使镍的结晶粗末 松,沉镍层产生结合力差的黑色粉末镍对此,应分析和调整沉镍液中镍离子的含量,并合理控制溶液温度及 pH 值2)沉镍液被破坏采用胶体钯进行活化处理时,如果将活化液带入沉镍液中,就会引起化学沉镍液的分解,在以分解的沉镍液中进行化学沉镍,就会得到黑色粉末状的镍层对此,应验证化学沉镍液是否以被带入的活化液破坏,如以破坏,应更换沉镍液。

      化学沉铜层粘 (1)粗化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如粗化液温度太低,粗化时间太短或太长,粗附不牢 化液已失效,镀件已多次返工造成粗化不良等对此,应调整粗化液温度和粗化时间,不合格镀件应刮除疏松的铜层后才能重新粗化,多次返工的镀件应置于退镀液中浸泡 1~2h,然后用敏化液和活化液二次处理后重新沉铜2)化学沉铜液浑浊,已接近失效应过滤沉铜液,重新配置镀液或更换新液3)装载量过多,反应激烈,沉积速度太快应将装载量控制在镀液总体积的 1/3~1/2 之间4)化学沉铜液的 pH 值太高或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镀液的 pH 值,镀液温度应控制在 25~30℃之间化学沉铜层表 在化学沉铜过程中,氢氧化钠、硫酸铜及甲醛均在不断减少,镀液 pH 值的变化面色泽不一或 较大因此,沉积出来的铜层的色泽就不一致,当沉铜液的 pH 值偏低时,沉铜呈彩色 层便呈现彩色对此,应在沉铜液中添加氢氧化钠,适当提高镀液的 pH 值化学沉铜或沉 (1)沉铜液或沉镍液操作条件控制不当由于电解反应是在一定的操作条件镍液不起反应 下进行的,如果化学沉铜液或沉镍液的 pH 值和溶液温度偏低,达不到自催化反应的条件,铜或镍就沉积不出来对此,应检查化学沉铜液或沉镍液的 pH 值和温度,若它们确实偏低,应适当调整后再进行试镀。

      2)铜离子或镍离子浓度太低若主盐铜离子或镍离子浓度太低,化学反应极慢,铜或镍就沉积不出来有时,制品在溶液中浸 10min 后只有很少的面积上有沉积层对此,在沉铜液或沉镍液的 pH 值和温度均正常的条件下,应分析沉铜液或沉镍液中铜离子或镍离子的浓度,不足时应补充3)敏化液或活化液失效由于化学沉铜液或沉镍的反应是经过敏化或活化后,制品表面存在具有自催化能力的贵金属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敏化液或活化液失效,制品表面不存在贵金属,则沉铜液或沉镍反应就不可能进行对此,应检查敏化液或活化液是否失效,如果已失效,应换用新液化学镀液容易 (1)镀件清洗不良,有铬、银或钯等金属离子带入化学镀液中应加强镀件分解 的清洗2)化学镀液中有沉积物产生应过滤镀液3)配置化学镀液的化学品纯度太差应使用试剂级化学品配制4)镀液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5)化学镀液的 pH 值太高应适当降低4制品变形 (1)挂具的夹持力太大应适当调整接触点的位置和数量,降低接触张力2)溶液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3)干燥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4)制品外形结构设计不当通常用作电镀的制品应具备以下条件:a、制品表面应光滑,不做镜面处理的平面,应尽可能做成点状或压花纹,既便于粗化和提高镀层的附着力,还可掩盖镀层表面的小伤痕和缺陷。

      b、制品表面尽量不要设计盲孔,必须设计时,孔深只能为其直径的 1/2~1/3,孔深尽量浅一些,孔径尽量大一些槽与孔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其边缘部位应倒角c、制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壁厚不能太薄,最好大于 3mm,至少为 1.5mm,壁厚不要有突变,厚薄悬殊不能太大d、制品不应有锐角、尖角和锯齿形若必须设计这种形体时,其边缘应尽量倒圆e、应尽量避免设计大面积的平面,因为大面积的平面镀层不容易得到均匀的光泽f、尽量避免使用镶件结构若必须设计这种结构时,壁厚应大一些,且边缘部位应进行倒圆处理g、制品上应留出装挂的工艺位置,以便获得良好、均匀的镀层h、用于电镀的制品,应完整无损,表面光滑,颜色均匀一致,无划痕、毛刺、飞边,以及种种表面丝纹和气泡塑件成型时的残余应力要低对于残余应力较高的制品,应在电镀前先进行退火处理完二、电镀故障的排除故障名称 成因及对策镀层与基体结 (1)粗化液配方不当,当粗化液配方不适合制品的原料种类时,光是改变粗合不良 化液的温度和延长粗化时间,仍然不能增加金属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如粗化ABS 制品时,当铬酐与硫酸的比例不当时,粗化液对制品表面的丁二烯树脂就没有氧化腐蚀作用不能形成凹坑,因此金属镀层与制品基体就没有结合的基础。

      对此,只要适当提高粗化液中的硫酸浓度或采用溶剂对制品进行表面处理即可2)粗化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通常粗化温度和时间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极大因为化学粗化液一般是用强氧化剂配制而成的,如果粗化液温度偏高,粗化时间偏长,会使制品表面产生老化层,而老化层十分疏松,在干燥状态下会形成一层黄白色粉末,是镀层结合力下降反之,如果温度偏低,时间太短,制品表面腐蚀的凹坑深度太浅,粗化表面的“锨钮”作用不大,也会使得镀层结合力下降对此,应适当调整粗化温度和时间3)制品表面除油不良由于制品在成型过程中使用脱模剂,或在周转过程中表面粘有种种油污,妨碍了粗化液对制品表面的粗化,导致镀层与基体结合不良对此,应彻底清除制品表面的油污4)制品成型条件控制不当制品的成型条件对镀层的结合力影响很大,判断两者关系的方法是在常温下用冰醋酸浸泡制品 2min,然后水洗干燥,如果此时制品表面产生白色粉末或产生裂纹,表明制品的成型不良,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不会太好一般来说,产生白粉的镀件,多数不能通过循环试验;产生裂纹多的镀件,多数不能通过剥离试验所谓循环试验,主要是采用冷热循环试验5的方法来检查镀层的热稳定性能在试验中选用得高低温度范围和循环次数,是根据制品的使用条件和环境确定的。

      如汽车上使用的零件,在进行冷热循环试验时,先将镀件放入 85℃的烘箱中保温 1h,取出后在室温中放置 15min,然后再放入 40℃条件下 1h,最后再在室温中放置 15min如此循环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