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90520320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纲                  ——读书报告书名:《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纲》主编:毛寿龙内容简介:编者选择了公共行政学发展的不同步期的21本著作,这21本著作分别代表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四种重要范式:(1)范式一:官僚制行政理论这一理论事实上涉及两个时期,即老式公共行政时期和行为科学时期对于老式公共行政时期的著作,编者选择了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弗兰克•J•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佩德莱顿•赫林的《公共行政与公共利益》以及后来学者古德塞尔的《为官僚制辩护》一书;对于行为科学时期的著作,编者选择了玛丽•弗雷特的《动态行政》、赫伯特•H•西蒙的《行政行为》、安东尼•唐斯的《透视官僚制》、阿朗•怀尔德威斯基的《预算过程中的政治》和艾伦•鲁宾的《公共预算中的政治》2)范式二:新公共行政这一理论来源于1968年的米诺布鲁克会议对于这一时期,编者选择了弗兰克•马里尼主编的《新公共行政的道路》、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道格拉斯•耶茨的《官僚制民主》、艾米特•S•雷德福特的《行政国家中的民主》等四部著作3)范式三: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重要代表人物:奥斯本和盖布勒、德鲁克。

      对于这一时期,编者选择了欧文•休斯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一书4)范式四:民主行政理论对于这一时期,编者重要选择了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的《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这两部著作编者还选择了某些对公共行政学进行整体性考察的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德怀特•沃尔多的《公共行政的视野》、罗伯特•B•登哈特的《公共组织理论》、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的《公共行政的前言》以及菲利普•J•科珀和琳达•P•布雷迪等的《21世纪的公共行政》理解与感悟:阅读本书,让我对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某些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编者将每本著作的主干思想进行了简朴却深刻的解说,并且论述了其对于中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意义,涉及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通过阅读,我只对其中某些比较重要的信息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将就这些重点,谈谈我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核心词Ⅰ“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是威尔逊反复强调的“真理”,她觉得行政管理并不是政治问题,政治是“在重大并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按我的理解,她的意思就是说政治是负责解决国家总路线方针问题,发展战略问题,政策制定问题等关系国家长远稳定繁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而行政则是负责按照政治予以的任务,解决实际的操作问题的,是技术性的事情,只需要听从命令,服从安排就行了。

      威尔逊还进一步指出,行政问题也不是宪法问题我的理解是行政寓于宪法的框架之内,不能超越宪法,但是也不等同于宪法,由于行政问题的解决存在一种自由量裁的问题,这些调节符合法律却不能被法律详尽地列举和解释古德诺对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她将国家的重要功能分为政治与行政,对这两种功能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并且指出了协调这两者的思路和措施她主张,政治与国家意志的体现和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前者是重点,后者则体目前其对行政必须保持一定的限制政治的功能与决定谁将体现国家意志有关,还与决定采用何种方式体现这种意志有关;而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在一种限制范畴内,否则就会违背其保证国家意志得到执行的初衷,而成为一种政党或社会阶层左右国家意志的手段核心词Ⅱ“官僚制”马克思•韦伯最初用“官僚制”定义一类特定的组织:此类组织规模较大、层级节制、具有正式规章规则、明文记档、实行薪酬制专业化限度高官僚制”理论的浮现,与梅奥的科学管理主义的兴起有很密切的关系在完全理性人假设的基本上,韦伯觉得通过制定规则,找到最高效率的操作方式,运用严格的层级管理制度,通过非人格化的人才选拔和培训可以建立起一种最有效率的管理制度——“官僚制”。

      但是随着有限理性人假设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官僚制”遭受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在一般大众的印象中,“官僚制”的代名词就是效率低下,组织构造臃肿,运营机制僵化,弊病丛生的怪物我觉得,制度的自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因此相应的管理制度就必须顺应历史的洪流,进行相应的变革,否则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成为一种阻力古德塞尔指出,目前学术界觉得官僚制存在三大重要罪状:难以接受的低绩效、对政治权力的危险操作、难以忍受的对个人的压制但是这些批评者基本上都是出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没有站在官僚制自身的角度,对其有一种客观公正的结识古德塞尔描述了官僚制所处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官僚组织承当着众多复杂、自相矛盾且没有现实也许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委托代理的行政模式侵蚀了官僚制的能力再次,官僚制不仅要自身运营正常还必须解决社会问题最后,官僚制对社会发展的增进作用也许被低估我想从自己在中国现实中所感受和听闻的某些现象,刊登某些我对官僚制尴尬境地的见解在现如今的中国社会,虽然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倡导对行政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限度日渐加深,改革的措施涉及引入市场机制,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等创新型政府形态,但是从主线上来说,并没有对政治体制有所变化。

      国内的民众常常抱怨政府的办事效率太低,媒体也报道了无数起上访十几年未果的案例,就连平常生活中需要到政府机关办手续都会对繁琐的程序感到郁闷但是这些“繁文缛节”是为了保证明现公正与公平等价值,没有这些复杂程序,很难保证没有投机钻空子的人,这些人会危害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那这些责任又该归咎于谁呢?另一方面,如果官僚制真如人们所觉得的那么效率低下、安于守旧、抵制变革,那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在老式的行政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实行行政体制的变革又如何解释呢?官僚制能为社会变革提供资源支持、组织指引等多方面协助,官僚组织是大规模、有筹划的社会变革的必要力量再次,在中国,谈到官僚,人们的语调总是带着一丝丝贬义官僚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就如漫画中的同样,大腹便便,表情冷酷麻木,趾高气扬又寡廉鲜耻人们觉得官僚一般都缺少灵活性、顽固不化、保守、不注重顾客但是我们忽视了一点,官僚也是一般人官僚并不都是一副丑恶的嘴脸,她们大多还是忠于职守,敬岗爱业,履行着作为一种公务员应尽的义务我觉得人民大众与官员之间信任感的缺失是导致官僚成为群起而攻之的重要因素,信任感不是单向建立的,而是双向回应的,而人民大众与官员之间信任的建立,需要一种联系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大众媒体,媒体作为一种利益集团,她们追求什么成为她们报道什么的指引。

      由于人民总是有这样一种心理,对负面悲观的新闻关注限度一般来说高于对正面积极新闻的关注限度,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总是偏向于报道官僚的负面新闻,导致大众对官僚的整体印象变差,从而信任度减少,长此以往,会对政府的形象导致不可小觑的损害固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中官僚所存在的某些弊病不作为问题、权责不对等问题、腐败问题、潜规则等等,都让我们的人民感到愤懑,我们看待官僚制的态度不能偏激,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的,就像没有一种人是完美的同样,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使其完善,抛弃那些不再合用于现实的老式,开创新的局面核心词Ⅲ“民主”民主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我对于民主含义的理解很简朴,民主跟自由像两兄弟同样,形影不离民重规定每一种人的想法都要被听到,每一种人在波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刊登观点的权利是平等的,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均有被承认被肯定的权利,社会予以每个人发展自身的机会应当是平等的但是现实中这种完全化的民主基本上不也许实现,因此我觉得我们所说的民主是广泛的民主,在广泛参与的状况下,保证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让社会公平维持在一种较高的水平,保证社会的稳定在道格拉斯的《官僚制民主》和雷德福特的《行政国家中的民主》两部著作中,作者论述了民主的深刻内涵,以及民主如何在合适的途径下发挥其核心作用。

      由于民主在某种限度上代表了程序复杂,巨大的信息量和难以调和的冲突,这就与公共行政所推崇的效率相悖,怎么在民主与效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整个社会中总有几种主流的声音,这些主流的声音通过多种手段吸引拥护者,之后社会上的人被划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如果我们按照自然界“强者为王,败者寇”的原则来解决问题,那么我们也许最后意见统一了,但是这种统一是表面的,内部的矛盾并没得到解决,在一种特定的时机,矛盾又会再度爆发,并且这一剧烈的争夺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挥霍人类不同于动物,我们具有理智,通过协商、妥协,谋求一致的过程,不同的利益集团将冲突最小化,共同利益最大化,各方都达到一种基本满意的状态,这样就达到一种民主的状态但是如果每一种决策都按照这样的民主思路来做,那么无疑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在国内现阶段的发展中,我觉得效率还是公共行政追求的第一要素,民主可以在某些责任比较小的事情上,即人民可以对民主行为负责的状况,例如基层干部的投票选举,村民自治由于我们国家是个超级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短缺,各个利益集团的斗争异常剧烈,要治理好这样一种国家,集权控制就显得重要。

      一味地追求民主,不符合国内的基本国情,实际操作也会困难重重核心词Ⅳ“市场文化”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是激动人心的,它的确为美国僵化的政治、行政老式提供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实践中,私人领域的市场机制并不能简朴地直接移植到公共部门奥斯本和盖布勒在《重塑政府》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各级政府近二三十年内吸取公司家精神改革政府的实践,提出了十条改革思路:从划桨到掌舵、从服务到授权、从垄断到竞争、从规章到使命、从投入到效果、从官僚到顾客、从挥霍到收益、从治疗到避免、从集权到分权和从政府到市场就我对这十条思路的理解,我觉得其对于国内建设服务型政府有一定的指引意义其一,公共行政的目的是界定公共问题,解决公共问题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上,如果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有助于公共部门保持活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二,从投入到效果的思路,对建立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提供了启发,目的管理的思想,能使管理者明确目的,并且及时纠正执行偏差,最后保证目的的实现,一种良好的成果,也会对管理者导致积极的反馈,鼓励其下次更加努力工作;其三,从官僚到顾客,可以使公共管理者明晰她们所服务的对象——人民,最想要的是什么。

      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可以增进政府把有限的预算耗费在“刀刃”上,提供应人民她们最需要的服务和公共产品,对于那些次重要的,面子工程,则可以减少投入总结:我觉得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就像一颗砾石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渐被打磨得圆滑了在这个过程中,它也逐渐成了一门多元、包容的学科诸多概念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学者们旨在寻找看似互斥的理念之间的可融合点,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寻找一种平衡但是我不觉得她们是在走一条中庸的治理之路,中庸有时候也代表了毫无意义我觉得在权衡公共行政是应当重权力还是重权利这个问题上,重要还是要根据具体的公共问题而定,考虑问题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更要考虑长远的利益看待危害公共安全,危害社会稳定的事情,固然要依托至上的权力,坚决打击;而看待人民正常需要的呼吁以及合理的质疑,波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则要尊重人民的权利固然,这只是片面的举例面对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频繁,产生的社会问题只是有增无减虽然我们的政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大幅提高,但是与问题的复杂性相比,还是亟待提高我的切身感受是,一般民众对公共行政的关注度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