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2人教版必修4.ppt

12页
  • 卖家[上传人]:1777****777
  • 文档编号:199399108
  • 上传时间:2021-10-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6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声声慢,-李清照成名之作,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千古名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清照的传作风格及艺术特色:,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

      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代表作 夏日绝句声声慢醉花阴渔家傲 一剪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忧愁苦闷的样子 、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气 、休养,调理 、对付,抵挡表示程度极高 、怎么,怎样 、情形,光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 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

      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写作此词时,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生活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它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即这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写得尽呢!这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写: “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作特点,综观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党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注意的是,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