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平面到立体的艺.ppt
41页从平面到立体的艺术,陈红帅 2011.11.13,一、平面的艺术,原始人类留存下来的洞窟壁画、岩画等谱写了人类最早的美术篇章这些作品采用平涂、晕染的方法准确生动的描绘了原始人狩猎及日常生活的场景,开创了美术史上最早的平面艺术古埃及、希腊、罗马、中国等国的早期艺术虽有差异,但都毫无例外的采用了这一简便的绘画形式,可谓殊途同归平面图像的示意,,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约公元前15000-13000年,,,野牛·人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公元1940年,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乡村的三个儿童带着狗在追捉野兔突然野兔不见了,紧追的狗也不见了孩子们这才发现兔和狗跑进一个山洞,他们带着电筒和绳索也进入洞里,结果发现一个原始人庞大的画廊它由一条长长的、宽狭不等的通道组成,其中有一个外形不规则的圆厅最为壮观,洞顶画有65头大型动物形象:有2米到3米长的野马、野牛、鹿,和4头巨大公牛,最长的约5米以上,真是惊世的杰作这就是同阿尔塔米拉洞齐名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古埃及狩猎图(公元前2450—2350年),,,,,希腊黑绘陶瓶(公元前625—600年),,,,,牧马图 西晋(4世纪前半叶) 山西太原楼睿墓墓道西壁壁画(6世纪后半),,东晋 顾恺之《女使箴图》 敦煌莫高窟285窟壁画 西魏,,章怀太子墓道壁画 唐,,,中世纪的艺术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绘画形式上依然采用平面的表达方式,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缓慢的改变,尤其在文艺复兴的前夜。
所谓“中世纪”,就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大约145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止,前后大约一千年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根本特点:艺术作品的主题是神在中世纪的人们看来,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人是有罪的中世纪的艺术,,,教堂内部的玻璃镶嵌画,,,,,马赛克镶嵌画,,,二、立体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从奇马布埃、乔托等出于本能地摹写自然的偶然运用到达·芬奇的新发展并在绘画中的完美应用,透视法几乎历经了从萌芽到盛期的整个文艺复兴的历程.艺术家通过运用透视法则,可以在平面上创造出逼真的立体形象把真正的三维立体空间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来乔托(Giotto,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 他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立体图像的示意,,,,,,,乔托《逃亡埃及》,《埃斯特王族的公主像》 作为15世纪上半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皮萨内洛在绘画题材上已开始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在技法上逐渐脱离哥特样式。
这幅公主侧面肖像描绘得十分工整细腻,尚存哥特遗风,强调装饰美感,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笔触色彩的处理,都显示出一种过渡风格《埃洛特的欢宴》在利皮的画中,已经解决了人和生活环境的透视关系在《埃洛特的欢宴》中,画面依平行透视画法,主体人物处在中间,形成视觉对称均衡式构图韦登《圣路克画圣母像》,,,,,,唯米尔《到牛奶的农妇》荷兰,《日出·印象》 莫奈这幅画于1874年4月15日第一届“独立派”画展中展出,《喧噪》杂志记者勒鲁瓦,以这幅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印象派”由此而得名毕沙罗《蒙马特大街》法国,,三、“立体”的艺术,毕加索与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画面中不仅要表现客观对象可视的部分,而且要表现看不见的那一面。
从空间上看,这就超出了三维空间的范畴看到的是有前后,有上下,有重叠、遮挡的六度空间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