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与互助.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自治与互助 无锡市育红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爱国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抱着“教育兴业、实业兴国〞的梦想,先后创办了十余所学校,育红小学的前身——公益学堂与化新小学就此诞生 百年育红历经了一场场教育的改革与思想的洗礼民国时期,有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屡屡莅临育红小学1926年10月9日,陶先生在育红度过了难忘的一天当时学校成立的学生自治组织——“公一市〞,作为全体学生的组织,以养成高尚的有组织的公民生活为宗旨,学校所有事情根本上由学生自行解决陶行知先生看到学校“新民村〞(一个学生自治组织)学生自行组织的“双十庆祝大会〞,欣然写下了《无锡小学之新生命》一文,盛赞当时育红小学在公民教育方面作出的难得摸索与尝试 时至今日,沧桑育红延续百年办学理念,以“为公益民、智爱化新〞为校训,智爱并重,倡导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式,追求每一个生命个体日新月异的成长育红以“化新〞为办学理念,努力构建“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化新课程体系十二五以来,育红人将《学校公共生活中学生自治与互助的实践研究》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新的着力点与生长点,举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地摸索,该课题对继承发扬学校的优秀历史传统,对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参与社会的才能,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丰富办学内涵,对学校教学理念的再“化新〞都起到了不成替代的作用。
育红人对学校公共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我们认为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也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公共生活是每一个公民共同参与或涉及公众利益的生活领域学校公共生活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生活学生作为学校社会生活的主体,应当拥有自己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和教师都是学校公共生活的主体从教育社会学的视野来看,学校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具有帮忙学生逐步社会化的功能 对于学生的自治与互助,拥有近百年学生自治传统的育红人更是认识深刻我们认为,“自治〞就是作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管理,并依照某种方式举行公共决策和组织社会管理的过程学生自治〞,就是学生像公民一样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管理,并依照某种方式举行公共决策和组织学校管理的过程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学生自治,有三个要点:第一、学生指全校学生,有团体的意思;其次、自治指自己管理自己,有自己立法的意思;第三、学生自治与别的自治不同,由于学生处于求学阶段,自然就有一种练习自治的意思〞三点结合起来,“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 互助,则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忙,通过互助,学生共同面对困难、任务,相互合作、帮扶战胜困难。
学生互助,不仅有利于建立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彼此有心理支持和归属感而且通过互助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道德上的自我教育和进步 学生自治和互助是学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两种根本方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自治需要学生之间互助,互助促进学生自治当年陶行知先生在谈到学生自治的要求时提到了有益自治的— 3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