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戊戌变法.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12043918
  • 上传时间:2021-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会维新任务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考纲要求:戊戌变法复习重点难点(1)重点:康有为、梁启超等会维新任务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2)难点:戊戌变法的特点和失败原因【 问 题 导 读 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2013高考重点关注并考查的内容之一,仅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卷就出现了两次,一是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二是46题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查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方面的不同以及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另外本单元内容与必修部分的联系非常密切,如与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联系就非常密切,很容易以必修的面目和形式出题,因此,在复习本单元时要认真复习对待,不能把它当作选修来复习,而应把它作为必修来看待,而且要注意和必修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复习一 戊戌变法的背景1.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而导致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加深。

      2.同时,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危机也日益加深包含有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4.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的维新思想的形成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5.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6.维新派倡导成立学会、办报刊、兴学堂的活动,一方面宣传了维新改良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为维新变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二 百日维新(1898.6.11—1898.9.21)1. 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光绪第六书》)和保国会的成立(1898)2. 百日维新的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到1898年9月21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具体内容为:(1)政治方面:①告诫延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②鼓励官绅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③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④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制度等2)经济方面:①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②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③设立铁路、矿务总局,估计商办铁路、矿业;④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⑤兴办邮政,撤并驿站。

      3)文化教育方面: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学堂;③鼓励私人办学,选派留学生到海外留学;④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⑤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4)在军事方面: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还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3. 对百日维新内容的评价:(1)进步性:①光绪帝的这些变法上谕,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②这些变法措施的推行,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2)局限性:光绪帝没有采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4. “百日维新”的特点(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推行规程看,过于急躁,分不轻轻重缓急,措施失当5)从性质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从目的看,是变法图强,救亡图存7)从作用看,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三 戊戌变法的结局和原因1. 结局: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六君子”百日维新”宣告失败2. 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主观原因: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②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③过分急躁,急于求成3)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破坏变法3. 教训: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四 历史意义1. 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 维新运动留下许多遗产,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改易风俗等,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五 重点难点解析1.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1)特点: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或康有为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打着孔子的旗号为号召,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2)原因:①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长期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是一整套以孔子为旗号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②进入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适应新局面,需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来救亡图存,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新思想的社会影响力还比较小③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初步发展,但还比较薄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还弱小,又具有软弱性,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着孔子的外衣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3)评价:①长处:用这种方式,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少资产阶级思想传播的阻力,扩大了康有为改良思想的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康有为从事政治活动的高潮艺术②弊端: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为改革的失败留下隐患2. “百日维新”措施中没有“行宪法、开国会、设制度局”的原因(1)光绪帝是“百日维新”的主导者,他通过颁布上谕来推行改革,但光绪帝本质上还是一个封建皇帝,其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他不可能颁布实行“行宪法、开国会、设制度局”等这些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

      2)康有为、梁启超在“百日维新”中充当光绪帝的顾问,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策划者他们依靠光绪帝进行改革,对改革措施没有决定性的推行作用,同时,他们具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他们在关键措施上作出让步3. 百日维新期间变法诏书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

      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戊戌变法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4. 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什么意义? 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课外知识阅读1. 关于戊戌变法新探根据雷家圣《力挽狂澜:戊戌政变新探》一书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前首相至中国访问当时英国传教士向变法派领袖康有为建议,要求清朝方面聘请伊藤为顾问,甚至付以事权,盖因自甲午战败后,以李鸿章为首的北洋派,在外交上采取联俄制日政策,更订立,影响英日两国在华利益李提摩太的建议有可能得到英日两国暗中授意,以改变清政府在外交上“亲俄”的举动变法派官员在伊藤抵华后,纷纷上书请求重用伊藤,引起保守派官员的警惕保守派官员甚至密奏慈禧太后:“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将专政柄伊藤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让人这种激烈的言论,促使慈禧太后在9月19日(八月初四)由颐和园回到紫禁城,意欲了解光绪皇帝对伊藤有何看法不过,伊藤与李提摩太又向康有为提议“中美英日合邦”于是,在康有为的授意下,变法派官员于9月20日(八月初五)上书光绪皇帝:“臣尤伏愿我皇上早定大计,固结英、美、日本三国,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变法派官员也于9月21日(八月初六)上书言道:“渠(李提摩太)之来也,拟联合中国、日本、美国及英国为合邦,共选通达时务、晓畅各国掌故者百人,专理四国兵政税则及一切外交等事,别练兵若干营,以资御侮。

      …今拟请皇上速简通达外务、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学士李鸿章者,往见该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与之商酌办法俨然欲将中国军事、财税、外交的国家大权,交于外人之手慈禧太后于9月19日(八月初四)返回紫禁城后,于9月20至21日获知此事,惊觉事态严重,才当机立断发动政变,重新训政,结束了戊戌变法此一新发现,打破了以往对戊戌政变的解释,使得戊戌时期正反两方人物的历史评价,都有重新加以商榷讨论之必要2.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汰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爱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挺以挞坚甲利兵乎?朕维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是政毫无补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誉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太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傅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专心致志,精益求粹,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0-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 2020-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docx 2020-2025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x 2020-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政治学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docx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一)及答案.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2020-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docx 2020-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x 2020-2025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