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课本目录.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办****家
  • 文档编号:549002848
  • 上传时间:2024-06-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7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课本目录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目录 第一单元 1 藤野先生 (鲁迅) 2 我的母亲 (胡适) 3某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4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5某 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6 雪 (鲁迅) 7某 雷电颂 (郭沫若) 8某 短文两篇 (巴金) 日 (巴金) 月 (巴金) 9 海燕 (马克西姆·高尔基) 10某 组歌(节选) (纪伯伦) 浪之歌 (纪伯伦) 雨之歌 (纪伯伦)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11 敬畏自然 (严春友) 12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刚) 13某 旅鼠之谜 (位梦华) 14某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15 喂——出来 (星新一)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16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17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18 吆喝 (萧乾) 19某 春酒 (琦君) 20某 俗世奇人 (冯骥才) 泥人张 (冯骥才) 好嘴杨巴 (冯骥才)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 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 22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23某 马说 (韩愈) 24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赤壁 (杜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水调歌头 (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 (柳宗元)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29某 满井游记 (袁宏道) 30 诗五首 饮酒 (陶渊明) 行路难 (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外古诗词诵读 1 赠从弟 (刘桢)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3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4 终南别业 (王维) 5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7 无题 (李商隐) 8 相见欢 (李煜) 9 登飞来峰 (王安石) 10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范仲淹)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儒勒·凡尔纳)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罗曼·罗兰) 附录 欣赏唐人狂草 短语结构类型表 句子成分简表 标点符号用法 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相关知识积累 带某是略读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送东阳马生序》重点知识 (明朝:宋濂)(阅读课)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走送之:跑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执经叩问:求教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俟(其欣悦):等待,等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穷冬:严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至)舍:学舍,书舍 僵劲:僵硬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 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3、理解背诵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4)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5)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6)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3、重点段翻译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询问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情况了;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