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投资乘数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报告.docx
9页中级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我国投资乘数的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指导老师: 学 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 业: 能源与气候经济 学 号: 2120141503 姓 名: 联系方式: 摘要:投资乘数理论是凯恩斯学派的重要内容,描述了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关系本文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我国1983-2013年的居民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进而得到长期投资乘数,又计算了这一时期每年的短期投资乘数结果发现我国的长期投资常数远远低于国际水平,且短期投资乘数呈下降趋势结合我国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得出我国投资乘数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经济活动交易费用高、消费循环存在非正常漏出、通货膨胀率影响企业投融资。
关键词:投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目录1 投资乘数的基本理论 32 我国长短期投资乘数计算 42.1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 42.2 长期投资乘数的计算 42.3 短期投资乘数的计算 53 我国投资乘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73.2 经济活动交易费用高 73.3 消费循环中存在非正常漏出 83.4 通货膨胀影响企业投融资 8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的均衡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Y=C+I+G+(X-M),当支出变量增加或者减少时,引起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变化量大于支出变量,这个倍数就是乘数乘数的定义首先是由凯恩斯的学生卡恩提出,用以测度新增投资引起的就业增量与总就业量之比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从定量分析角度说明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量变关系,它也是社会再生产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内在关联的一种反映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只能靠投资来弥补,投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能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从数量上表明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推动作用1 投资乘数的基本理论在凯恩斯看来,国民经济中的最大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过投资乘数论,他主张国家在政策上要鼓励消费而限制储蓄,办法就是把储蓄尽可能转化为投资,这样就可以增加有效需求使经济得到发展。
投资乘数论是国家加强宏观经济干预的理论依据社会上的大小私人企业均不愿扩充生产,但又要扩大有效需求,因而只有靠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公共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这说明,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已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必须要求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投资乘数的意义不仅在于投资的增加能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而且对于就业也有着相同的作用当政府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长时,就要增加支出所产生的投资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可以增加就业,增加企业和工人的收入,企业和工人把这些收入再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又转化为另一些企业和工人的收入这是一种无穷递推的连锁反应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投资支出的增加可导致收入的成倍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成倍增加,并刺激生产,增加就业,从而引致总产出成倍增加通过推导可以得出,乘数(K)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K=△Y /△I Y=C+I+G+(X-M) C=a+cY Y=1/(1-c)*(a+I+G+X-M) K=1/(1-c)式中△I表示投资的变动;△Y表示收入的变动;C表示消费支出,其中a表示自发消费,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国民收入所能产生的消费增长;I表示私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X-M表示净出口额。
一般而言,0 4)外生的制度变化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性的信息,使消费行为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与漏洞,婚嫁、上学费用不断提高,使得人们不得不减少可支配收入中的消费部分,拿出一定数额进行储蓄以备未来消费2.2 长期投资乘数的计算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函数关系但是,一方面由于获取有些数据较为困难,比如消费习惯、耐用品和金融资产的价值难以用简单的数据计量、银行利率调整周期较长,我们只能舍弃这些解释变量;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对我国居民消费有最固定和持久的影响因素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因此,我们可以拟建立中国的居民消费函数C=a+cY,以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全社会收入)作为解释变量,以支出法中的最终消费(整体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保证大样本数据,选取时间区间为1983-2013年(n=31),对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Ci=a+c*GDPi该模型表示,随着社会总收入Y的增加,社会总消费C也呈上升趋势回归结果如下:表1 1983-2013年我国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C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4/14 Time: 17:11Sample: 1983 2013Included observations: 31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a5654.3271069.0755.2889910.0000GDP0.4834430.00485099.689190.0000R-squared0.997090 Mean dependent var77239.74Adjusted R-squared0.996990 S.D. dependent var80376.54S.E. of regression4409.701Akaike info criterion19.68334Sum squared resid5.64E+08 Schwarz criterion19.77586Log likelihood-303.0918 F-statistic9937.934Durbin-Watson stat0.142183Prob(F-statistic)0.000000回归结果显示,该模型的t检验值、R^2检验值、F检验值都很显著,因此,模型的系数是可信的。 模型表明,我国的居民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0.483,由此可以计算出我国的长期投资乘数K=1/(1-c)=1.934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对101个国家相关资料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美元增加到1000美元的过程中,其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0.611,即投资乘数为2.57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经济发展“标准结构”数据的上限,而我国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0.611,长期投资乘数也远低于国际水平2.3 短期投资乘数的计算边际消费是指消费增量△C和可支配收入增量△Y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根据定义,我们可以将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写为:ci=dC/dY=△C/△Y=(Ci-Ci-1)/(Yi-Yi-1)其中,ci表示第i年的边际消费倾向,C为a年的居民消费,Yi为第i年的GDP,从而得出具体某年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同时,根据上面的公式K=1/ (1-ci)可得我国短期投资乘数,计算结果见表2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的投资乘数呈现迅速、大幅度下降,且2003年以来其数值仅为1.4左右,远小于1999年的2.92,很显然我国近几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还不及1999年的一半,所以,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拉动作用的效果也变得越来越不显著。 表2 1983-2013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及短期投资乘数的计算年份生产总值 (亿元)最终消费 (亿元)短期边际消费倾向短期投资乘数1983年6,216.204,126.401984年7,362.704,846.300.632.69 1985年9,076.705,986.300.672.99 1986年10,508.506,821.800.582.40 1987年12,277.407,804.600.562.25 1988年15,388.609,839.500.652.89 1989年17,311.3011,164.200.693.22 1990年19,347.8012,090.500.451.83 1991年22,577.4014,091.900.622.63 1992年27,565.2017,203.300.622.66 1993年36,938.1021,899.900.502.00 1994年50,217.4029,242.200.552.24 1995年63,216.9036,748.200.582.37 1996年74,163.6043,919.500.662.90 1997年81,658.5048,140.600.562.29 1998年86,531.6051,588.200.713.42 1999年91,125.0055,636.900.888.43 2000年98,749.0061,516.000.774.37 2001年109,027.9966,933.890.532.11 2002年120,47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