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3963540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丁晴晴摘 要:在中国美术发展的长河中,女性画家寥若星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文艺创作事业的需要女性画家开始崭露头角,在美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蒋采萍作为女性艺术家,以独有的细腻感悟,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作品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寄托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灵活多变的创作语素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画坛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开创了中国女性工笔画创作的崭新时代关键词:女性;工笔画家;艺术特点:J212 :A :1005-5312(2016)35-0189-02一、蒋采萍所受的绘画影响(一)中国重彩画的影响进入近代时期以来,我国文化近乎是全盘西化,重彩画并无太大发展中国重彩画最光辉是在唐五代,正因为有很多高雅的文人雅士参加到中国绘画当中,在当时的创作氛围和历史背景也是大不一样的,所以才出现许多传世佳作在古代中国重彩画为宗教服务,主要用于民间绘画,作为一个画家是无人为他们立传的民间绘画的历史,文化底蕴不足,但也有一种天然和简单的一面当美术史家们认为工笔重彩画的再次发展和繁荣是美术事业新时代的焦点时,不会忘却潘漂兹、蒋采萍及其同仁群体的贡献正是在这中国工笔画走出低落时期、走向繁荣的时代,适应着社会稳步发展的需求。

      改革开放后,在与新的审美观念和现代的文化形式磨擦出的火花下,在长时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下,中国重彩画终于打开了禁锢之锁,在开放和包容性向各国绘画的借鉴和学习,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新形式和各种新材料,新技法和新的画面形式内容,80年代初,他们将西方绘画的构图规律、造型规律、色彩规律融合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中,又将本民族和个人风格交织在一起,用线和色彩绘成的视觉审美来提高绘画的形式特征在当时中国画材料种类非常少,肯本不能满足画家对画面颜色的需求画家们就另辟蹊径,把水彩颜料、水粉颜料、丙烯颜料等颜料运用到中国重彩画中,亮丽的色彩、极具装饰性的线条,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生命力它形成了一种冲击力在中国画领域,令人们耳目一新蒋采萍在这期间就受到了传统中国重彩画的影响,在画面上大胆运用色彩以及色彩材料,不再局限于国画颜料,颜色绚丽多彩,绘画手法也变的灵活多变,不再是单线平涂开启了中国工笔画新的时代二)日本重彩画的影响工笔重彩画的回归之路,是有目共睹的据蒋采萍统计,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入选中国画作品中工笔设色作品占三分之一 [2]蒋采萍继承了传统国画的优良传统,将它们发扬光大蒋采萍不仅受到中国重彩画的影响,日本的绘画也给有心致力于重彩画的蒋采萍一个重大的启示。

      20世纪50年代,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日本社会迅速发展与进步,接受西方先进国家的科技和进步的思想文化,日本画家视野开阔,加之日本在绘画材料上果敢改革创新,研制出人造“合成矿物质颜料”、“新岩”等材料人工化合成的高温结晶的颜料就是新岩绘具,也就是效法天然矿石颜料由陶瓷釉料加上颜色高温压制成水干色颜料和透明的有机质颜料也是颜色非常稳定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蒋采萍把中国的传统颜料和日本的人工制造矿石颜料相互结合进行钻研和实践日本画以重彩擅长,较多的使用石色和仿石色当代日本美术史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近代日本画和现代日本画在形式上相差迥异,现代日本画的色彩语言特性,色彩斑斓,手法多变,把东西方绘画的特点综合在一起日本颜料和技法的革新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3]日本绘画给发展中的中国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强化了色彩意识,更加重视了色彩潜在的魅力,从而极大健全了重彩画的表现手法蒋采萍等画家受到日本重彩画的影响之后,在绘画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反差,不再是照搬别人的绘画,开始有了自己的理念,大胆创新,摆脱了停滞不前的困境,提高了绘画水平为中国重彩画开辟了新的道路三)中国工笔画的影响二十世纪末,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工笔画带来了创作的繁荣时期。

      工笔画家更深刻的认识到艺术传统文化和精髓,并且在艺术交流中吸取与借鉴外来的文化艺术优点鼓动了对工笔画造型的写实与颜色的探索现代工笔画的用线方面,接纳了西方的空间观念,因此在造型观念涌现了新形式,西画色彩、光影、明暗等要素被运用到中国工笔画中营造现实感线的作用渐渐被减弱,与传统工笔画对比,现代的工笔画更加讲究色彩的运用蒋采萍的作品最大的特色是写实、色彩斑斓、线的运用减弱了二、蒋采萍的作品赏析(一)《台湾排湾族新娘》描绘了一位新娘穿着华丽的服饰,静静地坐在藤椅上,主要用朱砂、石青、云母等石色和少量的墨色平涂,薄中见厚,颜色亮丽,蒋采萍用棕灰水色的背景来衬托衣服,形成一种色调,藤椅也处理在暗部阴影里显得衣服的颜色更加亮丽,人物四周留晕造成二维空间感蒋采萍的丈夫潘世勋是写实油画画家,在美院宿舍居住的时候,两人经常一起做画,受丈夫的一定影响,蒋采萍的作品也很写实、有阴影、立体这张作品用温州皮纸反面,作品在上色前先在温州皮纸上用喷壶均匀的喷上水,因为用的是生纸,上打底色时,用一支笔染色即可染色时为了避免染出线的边缘不自然,所以边染色边用喷壶喷水可以使线的边缘很自然的晕染,不会有线的痕迹,同时又能在工笔中表现写意的感觉。

      面部的底色用德国进口水彩颜料赭石,这种颜料跟我国的赭石相比偏黄,用传统工笔画染高的方法,再用德国进口水彩的红色颜料染出绯红,染石色前先用同色系的水色打底,石色在生纸上反而更容易染匀,蒋采萍利用白云母天然矿石粉调胶来画银饰,有时用丙烯的堆高剂来凸显银饰的立体感处理背景时使用喷嘴、挡板,用赭石加墨嘴吹喷绘,这样喷绘的好处是可以保持小颗粒的肌理作品非常唯美,画中的新娘面容姣好,有透漏出新婚的喜悦之情三、蒋采萍的成就(一)绘画方面之中国重彩画蒋采萍的作品都充斥着现代感,把东西方的绘画结合在一起,两种绘画相互碰撞,形成别样的特色她曾在中国重彩画创作中提出六要素:创意、构图、造型、色彩、技法、画材此“六要素”是与传统的“六法”基本一致的追溯历代画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是有时代特征的,“一是反应了先秦以来中国画的丹青面貌;二是反应了先秦以来中国画设色的真实性......后来,宗炳谈山水画‘以色貌色‘以色貌色并不排除画家运用色彩的主观因素,但那时设色接近对象本身色彩[5]她致力于重彩画的教学,强调以创作带动技法 这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与器”的关系的道”和“器”他两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技术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不是一味追求的目的画家的最高境界是精神领域,技术和道具都是辅助作用只有“道”的追求,只能成为一个画家只有追求“道”与“器”的和谐,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她还认为一个画种能长久的传承下去,必须要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她也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讲授“中国画构图学”和“中国画色彩学”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二)绘画材料方面蒋采萍在继承自己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虚心接受其他民族的绘画技法和材料,不至于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跑日本的矿石颜料至今已经发展到了一百余种一个画种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画材,对于重彩画颜料重中之重蒋采萍根据其他民族的学习和经验,用传统矿石颜料并且自己研发了高温结晶颜料,她对绘画的材料和技法非常重视她用温州皮纸画重彩画,不再是传统的水墨画,引领了当代中国重彩画由道到器的完美演变蒋采萍认为“任何画种都是以它所使用的材料为其特征如工笔重彩画以其所使用的熟宣纸、熟绢和矿物颜料为其特征参考文献:[1]蒋采萍.现代日本画与颜料和技法的革新[M].美术史论,1994(04).[2]蒋采萍.工笔人物技法新编[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