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22页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B. 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D. 真空中光速为3×108m/s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C. 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D. 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可有效减弱噪声3. 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了一种截止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全碳气凝胶”,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6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B. 该材料的密度会随着质量的增大而增大C. 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4. 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 照相机很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5. 如图所示,为小明使用分度值为cm的刻度尺测量一块橡皮长度的情景。
为了测量的更精确些,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更科学合理的是( )A. 估读到cm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B. 估读到cm的下两位,记录测量结果C. 估读到cm的下一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D. 换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6. 下列是有关中学生的一些数据,正常情况下符合实际的是( )A. 所受重力是550N B. 身高是160mmC. 体温是39℃ D. 高血压是120大气压7.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水中倒影 B. 人的影子 C. 日食 D. 月食8. 易拉罐“可乐”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与“可乐”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罐上标有“355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约为360gB. 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C. 用吸管吸“可乐”是利用了液体压强D. 罐上标有回收标志,是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9. 下列成语中的物理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 杯弓蛇影 B. 日食现象 C. 海市蜃楼 D. 雨后彩虹10. 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雪的形成分别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和升华 B. 凝固和凝华 C. 凝固和液化 D. 凝华和凝固11. 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51cm、3.52cm、3.52cm,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A. 3.51cm B. 3.517cm C. 3.52cm D. 3.5cm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 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 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6.0分)13. 如图,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______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火车所受阻力为1.5×105N,则此时火车的功率为______W.14. 激光武器具有“快、准、狠”三大特点.光的传播速度比一般攻击型武器大得多,使得激光束能够快速打击目标;由于光是沿______ 传播的,所以激光武器更能准确打击目标;另外,由于激光的能量强且集中,激光束击中目标后,会使目标物迅速发生______ (填物态变化)并进一步汽化成蒸气,汽化时产生的强烈冲击波会“撕碎”目标物体,造成毁灭性打击.15. 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______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16.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我们听到的“蝉”和“鸟”的叫声是由于它们的发声体______而产生的;能区分出“蝉”和“鸟”的叫声是依据声音的______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______控制噪声17. 简单的潜望镜是由______组成的《三峡》名篇中写到春冬的美景时,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作了精要的描绘,句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现象18. 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______(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______入射角=______;折射角=______19. 冬天,窗玻璃上的______ (内/外)侧,冰花是由水蒸气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0. 一块金属质量为8.1kg,体积为3dm3,该金属的密度是______g/cm3.若将它切去,剩下部分的密度为______kg/m3。
21. 有两支温度计,一支用酒精棉球包上,而另一支不包,看到的现象是包棉球温度计的温度______ (选填“上升”“不变”“下降”),这个现象说明蒸发是______ 过程(选填“吸热”“放热”)22. 成年人的眼睛患近视眼,应配戴装有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24. 根据所学光学知识,完成图中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5.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处1)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2)在a、b、c、d、e这五个点中:①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放大镜原理②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小;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大③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26. 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 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 g.(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27. (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 N.(2)如图2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_____ ;如果移走小磁针,该实验结论______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28. 今年张家界一中生物园的柑橘又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29. 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物体,当在空气中称时示数18N,当物体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12N,(g取10N/kg)。
求:(1)物体的质量;(2)物体受到的浮力;(3)物体的体积;(4)物体的密度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B错误;C、“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是指响度大,故C错误;D、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故D正确故选:D1)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2)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为光源;(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真空中光速为3×108m/s此题考查了声学和光学的多个知识点;正确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光源的定义、光速、减弱噪声的途径可做出正确选择2.【答案】A【解析】解:A、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此选项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出声音.此选项不正确.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不正确.D、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只能用来检测声音强弱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此选项不正确.故选A.①声音可以传递能量;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④噪声检测仪是用来检测声音强弱等级的装置,不能减弱噪声.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等,难度不大.3.【答案】A【解析】解:A、0.16kg/m3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故A正确;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无关故B错误;C、把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C错误;D、该材料的密度特别小,体积相同时质量非常小(重力很小),所以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故D错误故选:A1)根据密度的物理意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可判断;(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质量、体积无关;(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位置无关;(4)在体积一定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质量和密度物理意义的掌握,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体现了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