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美的哲学和社会科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pdf
9页拉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宋 霞 (载《2004~2005 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 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实际上指的是国际上通用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学科的统称根据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 年修订的《教育分类国际标准》 ,社会科学包括 12 个门类,即经济学、 经济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族学、未来学、心理学、地理学、和平与 冲突研究、人权研究,而史学、文学和哲学等则被划入“人文科学”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 社会科学的定义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是人类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行为,包括经济学、政 治学、社会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和经济地理学,也包括教育的有关领 域, 即研究学习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有的学者则在更宽泛的意义上 解释社会科学,它包括:哲学、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经济史、地理学、历史学、法学、 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一些跨学科领域,如社会理论、文化研究和 20 世纪 60 年代以 来新兴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等其中某些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基本学科,有一些学科 或研究领域本应属于人文科学领域(尤其是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和文化研究) ,但这部分 学科所考察的是与社会科学紧密相关的部分,因此也被纳入社会科学领域。
1 作为一种知识领域的社会科学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16、 17 世纪的马基雅维里、 斯宾诺莎甚至孟德斯鸠在做社会学研究时,他们都还没有被称为社会学者,那时连“社会学 者”的概念都没有 “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明确区别也不存在哲学和科学的二元对立 起初是根据笛卡尔学说中人与自然的对立而设立的,只是在 18 世纪末才充分形成作为在 科学与哲学之间的,或者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社会科学的概念,只是在 19 世纪才 出现在 1880 年到 1945 年期间,大学中区分各门社会科学的不同科系逐步设立,只是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这一建制化过程才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充分实现2 但是在 18 世 纪末和 19 世纪初,当科学与哲学明确分家的时候,社会科学宣布自己为科学而非哲学3 现在一般把知识分为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介入两种文化之间的社会科学三部分社 会科学内部的分科也经历了一个从混乱到清晰再到混乱的过程 从 1750~1850 年, 社会科学 的发展很混乱,名称也不固定,没有公认的名称;1850~1945 年期间,社会科学形成了 6 个 固定的清晰的得到整个学术界广泛承认和接受的标准名称,它们是:历史学、经济学、社会 学、政治学、人类学和古典学,这时候,各学科之间的分界最清晰,但是 1945 年以后,这 种区别又越来越不清楚, 社会科学越来越想用知识来影响社会政策, 社会科学与有组织的社 会、政府和工业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领域的拓宽,一系列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综 合研究活动, 破除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组织分界, 也破除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 间的分界,多学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出现了重叠和混淆,因此使现在的分类越来越困难 拉美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1李惠国,何培忠主编:《面向 21 世纪的国外社会科学》,第 32 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第 173 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 3 同上,第 169 页 1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早期, 拉美各国大力推广了公共大学体系, 普遍开设了新 的院系和新的学科,在大学内部引进和鼓励学术研究,向商业科学、研究与开发(主要由拉 美的公共大学和相关的研究中心承担)转变,其结果是更加集中于医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 文科学,如90年代末委内瑞拉有80%以上攻读学位的学生是在社会科学学科,4 在墨西哥, 这一领域的毕业生人数也最多 由于拉美各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存在差异,因此它们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很大不 同,各学科和各类机构发展参差不齐实际上,拉美各国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界定都不一样。
除了上述提到的领域外,有的国家还把社会传播(有时与信息/信息学结合在一起)包括在 内 墨西哥统计年鉴全国大学和高等学院联合会的社会科学条目下还包括档案与图书馆、 劳 资关系、国际关系、旅游与销售,而在巴西, “社会科学”和“人类科学”或人文科学,实 际上是同义语在发展水平上,拉美各国也存在差异,各有特点严格意义上说,拉美地区 只有墨西哥、 巴西和阿根廷等几个大国的社会科学体系真正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而且也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其他国家的社会科学体系发展则不完善 由于一切关于社会科学的讨论都与学科有关,因此在这里有必要考察一下拉美社会科 学的学科发展状况拉美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不平衡传统上,拉美的科学主要是天主教牧 师从事的,大学也是由宗教管理,教授文学、建筑学和美术,主要是经院派的天主教对拉 美来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意识形态因素,它也影响了拉美知识结构的发展 “天主教徒乐于 选择的是文科学校提供的人文教育 ” “在天主教徒毕业生中, 毕业于特别训练技术人才和工 商业人才学校的人数比例, 以及毕业于一般培养中产阶级从业人员学校的人数比例, 比新教 徒的还要更低 ”5 另外,拉美的大学形成较晚,而且一直由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院派知 识分子控制,因此历史上拉美的人文学科较发达,而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较为薄弱。
如在 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保守的土地拥有者精英们保持与天主教的密切联系,对科学 持怀疑态度直到19世纪末,拉美的商人、生产厂商、医生、律师和小土地所有者在阿根廷、 墨西哥、巴西和其他国家掌权,这一状况才得到改变他们反对教权意识形态,采纳了实证 主义,实证主义运动席卷了整个拉美,并创造了一个新的对科学有利的环境 实际上,拉美的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得到发展是在二战以后尽管各学科之间的发展仍 不平衡,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拉美在社会科学的某些研究领域的成果还是很突出的如拉美 的经济学研究 二战以后参加拉美经济委员会的拉美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重要理论, 不但影 响了整个拉美地区, 而且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 如 20 世纪 50 年代以普雷维什为代表的拉 美发展主义思想(也称结构主义或拉美经委会思想) ,它主要包括 3 个部分的内容:即中心 ——外围体系论, 贸易比价恶化论和外围工业化思想 发展主义思想很快对拉美各国政府产 生了影响,并引导它们执行关税保护、促进进口替代工业化、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制定发展 总规划和若干年度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再如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作为发展主义批评理 论出现的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着重分析不发达的外围社会对发达的中心国家的依附关系。
它 由两大流派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 ,代表人物是新依附理论的特奥托尼奥·多 斯桑托斯,超级剥削理论的鲁依·马里尼和依附性发展理论的费尔南多·卡多佐和恩索·法 莱托,另一派是结构主义依附理论,主要由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富尔塔多的二元 结构论和奥斯瓦尔多· 松克尔的支配——从属关系理论构成, 这是拉美地区学者自己创造的 理论60 年代结构主义学派中又产生出地区一体化、利用外国政府信贷和发展国内市场三 大思想流派20 世纪 70 年代中到 80 年代形成的新结构主义理论以批判新自由主义和更新4阿里·卡赞西吉尔,大卫·马金森主编:《世界社会科学报告(1999)》,第 173 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 25 页,三联书店,1996 年 2结构主义理论为特征,主张促进工业发展和实现社会正义等乌拉圭的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写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是依附理论的通俗读本,影响广泛作者自己说这是一本 以爱情小说和海盗小说的方式来谈政治经济学的书6 拉美的哲学经历了从实证主义到文化民族主义再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形成的 “拉 丁美洲哲学” 的发展道路。
经济学领域的 “依附理论” 对拉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影响很大, 它也波及到哲学领域,形成了强大的解放思潮哲学领域里长期坚持哲学“美洲化”倾向的 思想家提出了将哲学的民族性和哲学的普遍性有机结合的 “拉丁美洲哲学” 这种立场鲜明、 具有民族特色的哲学就是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解放哲学” 主要代表人物有:墨西哥的 莱奥波多·塞亚,秘鲁的弗朗西斯科·克萨达和阿根廷的恩里克·杜塞尔,其中塞亚最为著 名,他的代表作有《觉悟的美洲》 , 《来自边缘与野蛮的话语》和《二十世纪末的思考:这是 失败的百年吗?》等他强调他们的哲学是“贫穷民族的哲学,是争取人类——世界解放的 哲学” 拉美的史学研究有保守派和自由派史学,实证主义史学,修正派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 学等不同派别,二战以后,拉美史学在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革新,出现了对经济史、社会史和 人口史进行计量研究的尝试,更新了对农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20 世纪拉美史的特殊成就 主要反映在经济史和思想史方面 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也有很大发展 思想史研究起源于 墨西哥,经济史领域比较突出的创新研究有两部著作:墨西哥史学家佩德罗·帕斯和智利经 济学家松克尔的《拉丁美洲的欠发达和关于发达的理论》 ,以及安德烈·弗兰克的《资本主 义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智利和巴西史的研究》 。
拉美社会学起步虽然较晚, 但也在社会学理论等方面取得成就, 20 世纪 70 年代拉美数 国发生军事政变, 使国家问题成为社会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阿根廷的卡普兰提出了国家官 僚统治理论,20 世纪 80 年代,拉美各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了社会政治危机,社会学家转 向危机研究和具体的微观研究,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广泛,包括人口问题,城市问题,跨国公 司,技术统治等20 世纪 80 年代末,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消极社会学”的新的研究趋势, 即研究贫困、犯罪和失业带来的堕落、分裂、动乱和破坏以及社会的停滞、解体和衰落 拉美的社会科学在分析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它在人口统计学研究方面有 很强的传统,比美国和欧洲主流派有更多的定性分析,和坚实的定量贡献,阶级分析,特别 是马克思主义流派以及韦伯的思想,不如过去那么流行,依附论也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 现代化理论的观点和全球经济的新沃勒斯坦观点, 人类学中仍然流行人种观, 人类学家更为 关注调查城乡社会环境历史学家关注各国社会与政治变化,更关注研究当地和地区历史, 受到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文化研究中也受后现代观影响 拉美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特征: 第一,拉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开发经费非常有限。
尤其是进行基础研究的经费严 重匮乏, 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 而且也低于本 国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经费 另外, 拉美各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资金配置上 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各国和各地区有很大不同,如巴西、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在拉美是能比较 慷慨地扶持社会科学工作的国家,智利、阿根廷和哥斯达黎加只提供适量的支持,而拉美地 区的其他大多数国家则不存在对社会科学的支持, 或者这种支持微不足道, 这些国家的研究 者和研究机构长期以来完全依赖国外的资助 在使用研究经费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现象 研究 界只有一小部分人享有研究经费、 先进的信息技术, 可使用高质量的图书馆和训练有素的研 究生,并与很多国内外学术和非学术机构保持专业联系 第二,拉美社会科学领域兼职成风,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较少拉美的研究者在单一 机构内无法得到稳定的薪金和合适的职业,也缺乏支持研究活动所需的机构方面的基础设6 索飒:《拉丁美洲思想史述略》,第 262 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薪金低下迫使社会科学学者到很多院校,特别是私立大学兼职任教,还尽可能承揽各种 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