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中的底层逻辑】王禹偁《清明日独酌》做官的诗人不隐居.docx
7页古诗词中的底层逻辑】王禹偶《清明日独酌》做官 的诗人不隐居做官的诗人不隐居中国古代的诗人,单纯是诗人身份的很少,少 之又少;绝大多数是诗人与官人双重身份诗人 并不是他们的职业,写诗是业余爱好,可能也是 社交需要;做官才是他们真正的职业和饭碗所 以一个做官的人写诗说自己想隐居过自由自在清 闲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信的他也许只 是因仕途不顺而发个牢骚而已但只要发牢骚就 说明他仍是渴望做官,渴望受到重用,而不是像 他牢骚中所说的那样去隐居当隐士王禹俺的 《清明日独酌》就是这样一郡官闲唯副使, 春来春去何时尽, 漆燕黄鹏夸舌健, 脱衣换得商山酒,一年冷节是清明 闲恨闲愁触处生 柳花榆荚斗身轻 笑把离骚独自倾首联说一郡中只有他这个副使“闲”,显然是对 现状的不满;又说一年中只有清明最“冷”,显然 也是说自身处境,备受冷落,不受重用颔联说 春去春来没有尽头,闲恨闲愁到处生长,仍就是 满腹牢骚的样子颈联写春天之景,写燕子,写 黄鹏,写柳絮,写榆荚,也是在突出它们的忙, 燕子黄鹏擅长鸣叫,忙着“夸舌健”,柳花榆荚随 风飞舞,忙着“斗身轻七 这是反衬诗人的“闲”,自 然万物都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忙得不亦乐乎,而 诗人却闲得很,无所事事、无聊苦闷。
这样的生 活还不知何时是个尽头于是尾联说把衣服脱了 换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酌这衣服肯定不 是平常衣服,而是官服;所以诗人是要辞官,过 一种向商山四皓那样的隐居生活如果有人认为王禹偶是真想隐居生活那就上当 To他的偶像“商山四皓”并不是不想做官而归 隐,而是秦末天下大乱,不能做官,只能归隐; 汉朝建立又觉得刘邦轻慢高士,不想自取其辱而 不出山但是当吕后派人拿着太子言辞谦恭的书 信和无数珠宝玉帛去请他们出山时,他们四人便 欣然应允了以此看来,王禹偶用商山四皓的典 故,恰恰说明他是感慨不受重用,而不是真的想 做隐士了真正的隐士是不求仕进的最早的许由,尧授 天下,不应,隐居箕山颖水之间;商末的伯夷叔 齐在“天下宗周”之时,不食周粟,而隐居首阳 山;东晋末年陶渊明厌恶官场,弃官回乡,隐居 田园:这几个人当隐士,其实不算是真隐士,他 们只是用隐士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是用“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存在 春秋时的范蠡功成名就后隐于西湖,这是激流勇 退明哲保身的做法,也不算是真隐士汉朝的严 光,少与光武同游,及光武即位,便隐姓埋名, 隐身不现,这才是真隐士;梅妻鹤子的林逋林处士,据说三年不及城市,隐于五林之西湖,不 娶,无子,这也是真正的隐士。
真正的隐士是要消失在社会之中的,所以,彳艮 少有诗文传世;更不会写诗宣扬自己要隐居了如 何如何我们由此也可以推知,凡是声称自己不 想做官了想隐居的官人,只是给自己找一条心灵 的退路罢了后人读诗,当真不得;尤其是青年 学生诗歌题目】(2020.河北省唐山市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 宋诗,完成14〜15题清明日独酌王禹偶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臧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①酒,笑把离骚独自倾[注]①商山指“商山四皓”,泛指有名望的隐士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首联“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广冷〃写出 了清明的特点,表现了诗人谪居之感B倾联“闲恨闲愁触处生“,照应了首联“副使“的 闲职,点明了题目中的“独酌”原因C. 尾联用商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表达 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寄情山水的情怀D. 整首诗言浅情深、意味深长,借特殊的节日、 特定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愁5.颈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 (6分)参考答案14. [解题思路]C项,“高望摆脱官场”理解错误,尾 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离》的典故,诗人情绪 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 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表 达的是诗人官场失意,不得不寄情山水的无奈。
15.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 能力[解题思路]“漆燕黄鹏夸舌健,柳花榆英斗身轻”, 意思是"燕子和黄鹏争相鸣叫,柳花和榆荚英竞相飞 扬”广夸”与“斗”两字生动传神广夸”写出鸟儿争相鸣 叫广斗”写出杨花柳絮随风飞舞,用拟人手法凸显春 天的生趣;此句又运用视听结合手法,通过写鸟的鸣 叫与柳絮、榆英竞相飞舞,既有听觉又有视觉,表现 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春天的绚烂与美好;同时运用 了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被贬愁绪与眼前的大自 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 然、脱离世俗的愿望[参考答案]①拟人夸”与“斗”赋予漆燕、黄 鹏、柳花、榆荚以人的情态,用词生动新颖,表现出 春天的生机与情趣②视听结合春鸟争相鸣叫, 柳花、榆荚竞相飞舞,真切描绘出春天的绚烂与美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