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银行总分机构费用分配模式的理论探讨(1).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891394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银行总分机构费用分配模式的理论探讨(1)                    内容Summary:现阶段我国银行普遍采用偏好修正型的利润考核方式,对分支机构实施费用分配本文通过建立内部资金调配和费用分配两个模型,分析了目前银行分配模式隐含的政策缺陷,指出了这种缺陷将导致落后地区分行的逆向选择和非理性行为,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Keys: 银行总分机构 资金调配模式 费用分配模式      银行在法人授权的基础上,通常会建立一个总行垂直领导、以一、二级分行为基本经营核算单位,总行和一、二级分行经营管理,统一调度资金,统一财务核算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本文主要对总行和一级分行(或直属分行)间运作关系的描述,通过内部资金调配和费用分配两个模型,揭示出银行各分行除了区域经济环境的优劣外,现有费用分配机制存在制度缺陷这种制度上的缺陷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分行表现尤为明显,在外界因素和自身利益诱惑的情况下,难免就发生损害银行整体利益的非理性经济行为      银行内部资金调配模型      (一)基本假定   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现实情况,本文假定:总行行为目标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是通过制定内部资金利率来调配行内资金,协调运行全行,从而实现全行收益的最大化。

      虽然目前各商业银行都运用二级准备的工具来保证总行稳定的资金来源,由于假设总行自身没有业务收入来源,因而总行制定的内部利率整体上是能确保均衡的资金上存和使用状态即使上存和借贷发生失衡时,总行也会通过调整内部利率确保重新回到均衡的状态;从模型的简单程度上和一般性考虑,本文假定总行下辖只有两个分行:一个是发达地区的分行A,另一个就是落后地区分行B进一步假设,由于资本实力不同从而导致谈判地位的区别,发达地区的分行A比落后地区的分行B能够融入更低成本的资金且假设由于经济环境的关系,在贷款收益方面前者高于后者,在贷款回收率方面前者高于后者;出于模型的简单化考虑,假设两个分行同时面临一个资金规模相等的信贷项目,两分行面临的决策是根据条件是否执行这个信贷项目;贷款利率仍然是中央银行决定的一个固定外生变量,从而执行信贷项目的贷款利率收益相等   根据以上基本假定可知,总行制定了两个利率:分行上存资金利率L,分行借用资金利率T,显然,L  (二)假设的推论   由于内部资金利率是总行调配内部资金协调运作全行的工具,因而总行的借用资金利率就应该定在两分行筹资成本的区间范围内部,也即w1w2,即总行的借款利率比落后地区的分行自身融资成本还高,则理性的各分行就根本不会向总行借款,从而内部资金调配系统就会因此陷入瘫痪。

        向总行借款的利率必须小于央行决定的内部借用资金利率,T  上存资金利率小于中央银行决定的贷款利率,即L  上存资金利率小于发达地区分行的外部筹资利率,因而有L>w1这是因为,当内部上存资金利率小于发达地区的自筹资金成本w1(由于w1   综上所述,同时有L  (三)分行的理性行为   根据上述的假设推论,分行的理性行为应该是下列两种情况:   1.发达地区的分行A的理性行为:在融资方面应该寻求低成本的自筹资金来源,在资金利用方面可以选择执行项目贷款,也可以选择上存资金赚取利差从式(1)来看,由于贷款利率r大于其资金上存利率L,似乎选择项目贷款较资金上存是一个更优的选择但是当把贷款的违约考虑进去时,就会发现情况并不是如此绝对究竟分行A应该选择放贷还是上存,就取决于其放贷项目的贷款回收率Φ可以预见当Φ达到一定程度上时,贷款是一个更优的选择令Φ×(1+r)- (1+L) > 0 解得:   (2)式就是决定分行A资金利用方式的临界条件也即,只有当项目贷款的还款率Φ大于商业银行总行吸收分行存款的利率(1+L)收益与人民银行的信贷市场贷款利率(1+r)收益的比值时,商业银行才会选择放贷反之,商业银行就会选择资金上存总行。

        2.落后地区分行B的理性行为,在融资上选择向总行借款,在资金的运用上就只能选择项目贷款由此可见,相对于发达地区分行A的较大的可供行为选择机会,落后地区的分行B就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机会事实上,把贷款的违约率考虑进去,即使是其唯一的资金运用方式,选择放贷也并不一定能够让其获得利润令×(1+r)-(1+T)>0 得:   也就是说,只有当贷款的回收率大于商业银行总行提供内部借款的利率收益(1+T)与人民银行的信贷市场贷款利率收益(1+r)的比值时,商业银行分行才会选择放贷   (四)模型的结论   比较(2)与(3)式,不难发现由于T>L,因而有   其经济含义与本文结论就是:在既有的银行内部资金调配方式下,相比较发达地区分行而言,落后地区分行在执行项目信贷时面临更大的决策阈值   由于本文是建立在贷款的回收率上,因而该结论也就意味着,在面对同样的贷款项目时,落后地区的分行比发达地区的分行要求更高的贷款回收率而这一内在要求显然与现实的经济生活相冲突,因为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企业比落后地区的企业信用相对较高,贷款违约率相对较低因而从全行的利益出发,银行内部刚性的资金调配方式,内在地要求总行尽量压缩落后地区分行的信贷规模,而鼓励发达地区分行的信贷规模。

      这种事实上的不公平性,将从制度上制约落后地区分行的规模扩张和利润创造    本文可以将通过建立银行的费用分配模型,来阐述由于规模大小影响总行对分行的偏好系数,而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费用分配方式却在不断的鼓励落后地区的分行扩大贷款规模      银行内部费用分配模型      (一)分行的目标函数   假定分行的目标,是追求总行分配的费用扣除其运作成本的余额最大化在讨论分行利润函数时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分行只经营信贷业务,不经营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利差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同时经营中形成的不良贷款抵减部分利润令yi为分行i实现的利润,则:yi=Ci×Mi-Bi   其中:(1)Ci为分行i贷款余额;(2)Mi为分行i的贷款利率rLi和存款利率rSi的利差Mi=rLi-rSi,理论上讲,分行i得存贷款利差Mi应是分行的重要决策变量,至少是以下四个因素的函数:存款利率弹性、存款收入弹性、贷款利率弹性和贷款收入弹性但在中国银行业经营历程中,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在绝大多数时期是中央银行决定,所以视Mi对于所有i为常数,记Mi=M;(3)Bi为分行i的不良贷款中的损失量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