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案资料.doc

72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98745109
  • 上传时间:2019-09-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6K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宏观经济学教案(2014年6月修订)学院二○一四年六月三亚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案首页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职称所在学院财经学院总 学 时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课程学分2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授课地点 普通教室授课班级 注册会计、金融会计12级 学生人数280课程地位与作用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宏观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效果等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学术启蒙的意义通过教学学习,我们的本科学生应该掌握思考和研究各类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和能力,并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程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宏观经济学知识并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用选用教材、参考书目及多媒体课件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参考书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多媒体教学老师根据课程内容自己制作课程总体设计国民收入核算 4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4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4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4失业与通货膨胀 4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2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2教学方法为:(1)采用多媒体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抽象、难懂,教学中会用到一些数学公式、图形、案例等,教师在课堂上用黑板现写现画很费时间,如果进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增加学生发言、讨论的时间和机会,而且可以下载一些音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更为现实的一些经济热点问题的分析为此,课程组05年以来就开始制作了电子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尝试,并结合教学实践反复修改完善课件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规律,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的班级已达到100%,普遍反映良好2)不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课程组在每一章节中都尽量安排了相应案例,并利用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课程组编写了每章的典型案例,并将之融入理论教学中,这一点较为明显地体现在课程组编写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教材中。

      3)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多用设问、提问等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路跟上教师的思路,上下呼应,而且对于一些可以从学过知识中推论出的相关内容,经教师提示后,请学生上台讲解,以锻炼能力、提高素质,避免死记硬背等的不良倾向 备注:选用教材及参考书须注明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等版本信息三亚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章节教案首页章节第一章 绪论学时2班级注册会计1201、1202时间3.4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2.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4.宏观经济目标及其工具课堂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程改革与创新加入了前沿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情况作业与思考题1.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授课情况总结授课计划较好地完成,引起学生兴趣注:1.每次课(2或4学时)填写课程章节教案首页;2.教案与讲义正文附后,手书打印均可第一章 导论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国民经济的水平、运行、波动、增长以及调控的一门经济学科与微观经济学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应用方法上。

      微观经济学:使用传统(物理学、牛顿力学等)方法研究、分析、综合考虑其内部作用,解释经济现象利用个量方法分析经济,研究的是一般均衡宏观经济学:归纳总结各类经济现象,用总量的方法研究经济(综合法)主要研究: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通货膨胀、宏观货币政策、宏观财政政策、环保等问题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662年 威廉·配弟 英国 《赋税论》 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最早研究者,其核心思想是保持财政平衡,通过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国民财富1758年 魁奈 法国 《经济表》 开创宏观总量分析的先河其核心思想是研究一个农业国家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问题采取固定体价格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商品流通总量和货币流通总量、社会总产品和总收入以及社会生产两大部门(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交换关系,作了宏观静态分析马克思 《资本论》 将社会总产品在使用价值上分成两大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次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成物资资料产品税补偿金(c)、工人工资收入(v)和资本家剩余价值(m),最后再对社会再生产(产品的实现)进行研究,分析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的不可避免性。

      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  1929年,西方爆发经济大危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宏观经济问题成为当时西方经济学家的热闹话题和紧急任务1936 凯恩斯 英国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部代表作其主要思想有:(1)否定充分就业;(2)否定萨伊定律,即否定法国萨伊的“供给为其自身创造需求”理论,认为供给并不总是与需求相等,宏观经济经常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3)主张国家干预1963 阿克利 美国 《宏观经济理论》 比较完整地建立起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若干前提假定一、资源稀缺假设指可用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一切要素、环境、条件和人工资源,小于人们心理和生理的最大需求二、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的三大特征:(1)追求最大经济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因;(2)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外人支配;(3)具有完全的理性行为,可以准确比较和权衡各种经济活动的得失,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三、多元经济主体假说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即经济人)是多元化的在计划经济中,只有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经济主体四、完备市场假说完备的市场结构、完备的市场规则、充分竞争市场五、均衡经济假说  宏观经济是应该而且可以实现均衡或趋近均衡状态。

      三亚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章节教案首页章节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学时4班级注册会计1201、1202时间3.11 3.18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GDP的算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5.名义GDP和实际GDP课堂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程改革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来说明GDP的核算方法作业与思考题1.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2.名义GDP和实际GDP授课情况总结授课计划较好地完成,引起学生兴趣注:1.每次课(2或4学时)填写课程章节教案首页;2.教案与讲义正文附后,手书打印均可第二章 国民经济流程与核算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流转过程一、两点说明第一,流程图所表示的是货币的流向第二,流程图所表示的是国民经济的主流,大量的、次要的支流被舍去二、二部门的国民经济流程家庭: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企业:向居民提供产品和服务,形成供给;同时向家庭购买劳动,形成需求要素市场: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企业向家庭提供生产要素报酬产品市场:企业向家庭提供消费品和服务,家庭用所得报酬支付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居民的全部收入用于生活消费如下图,实线代表货币流通,虚线代表实物流通消费支出(C)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产品市场家 庭企 业要素市场图2-1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门经济流程在图2-1中,C代表家庭的消费,同时等于企业的投入,Y代表国民收入,同时等于企业的产出两部门经济顺利运行的条件是,家庭收入等于家庭支出,企业投入等于企业产出,即:      Y=C但是,现实的经济运行是现代化大生产,其本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过程,即经济的不断增长增长的动力是投资,投资的源泉是储蓄,储蓄的主体是家庭引入储蓄和投资之后,国民收入的生产和使用均发生了变化(见图2-2)从家庭部门来看,其收入(Y)分解成消费(C)和储蓄(S),从企业部门来看,其生产分解成消费品生产(C)和投资品生产(I)为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地运行下去,居民的收入必须等于企业的产出且等于国民收入(Y),即     Y=C+S=C+I由此可得,  S=I可见,储蓄(S)等于投资(I)是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均衡运行的必要条件  SIYCYC产品市场金融市场要素市场家 庭企 业             图2-2 扩大再生产条件的两部门经济流程三、三部门的国民经济流程  政府对国民经济流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通过强制的、无偿的税收制度,将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形成政府收入(T)。

      另一方面,政府药费其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服务,形成政府支出(G)C+GSTCGI产品市场金融市场要素市场家 庭企 业政 府图2-3 三部门经济流程由图2-3可知,政府进入经济过程之后,从消费过程看,社会总支出(AE)     总支出(AE)=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从收入流量看,社会总收入(Y)=消费(C)+储蓄(S)+税收(T)为保持经济的均衡,社会总收入等于社会总支出,即C+I+G=C+S+T若C+I+G<C+S+T,即I+G<S+T, 则I(r)↑,利率r↓,G↑(增加政府开支,关税T↓)若C+I+G>C+S+T,即I+G>S+T, 则I(r)↓,T↑,G↓四、四部门国民经济流程引入进口(M)和出口(X)XMC+GSTCGI产品市场金融市场要素市场家 庭企 业政 府国外图2-4 四部门经济流程由图2-4可知,从消费过程看,社会总支出(AE)总支出AE=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进口(M)  从收入流量看,社会总收入(Y)=消费(C)+储蓄(S)+税收(T)为保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