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复习诗词赏析.doc
12页第十二讲 古诗词鉴赏专题【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考说明】《随州市 2014 年中考说明语文》对古诗词鉴赏试题有以下要求:默写常见的古诗词名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以课外阅读材料为主属于 D 级指标,即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单独设题,第 12、13 题 ,选择题和简答题分值 6 分课时】5 课时【考场点睛】一、题型归纳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1.品味炼字类这类题型一般从以下四个角度设题: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 某” 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例 1.(2013 年·东营·第 8 题·2 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词中“百种千般巧” 的“ 巧”表现在哪里?(2 分)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评分:答对一点得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2.名句赏析类这类题型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设题:(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 (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例 2. (2013 年·成都·第 6 题·2 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2 题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 分)答案: 此词写于 1182 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 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 分)3.主旨情感类这类题型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设题: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 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例 3. (2012 年·潍坊·第 12 题·2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 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4.想象描述类这类题型一般从以下二个角度设题: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例 4. (2013 年·湖州·第 13 题·2 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问题题辋川六言(其五)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 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 分)答案: 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2 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5.表达技巧类这类题型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设题: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 ,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例 5. (2012 年·成都·B 卷第 1、2 题·4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表现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喻,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典型试题】1.(2013·随州·第 9、10 题·8 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 ~②题渡 汉 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①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诗中“断”、“复”二字作简要赏析4 分)答: 从音讯全无,时间久远两个角度表现了诗人孤苦的思乡之情意近即可)②简要分析本诗最后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 分)答:诗人即将与亲人团聚,想打听家里的情况,但又担心因听到家里变故的消息而不能承受,表达了诗人矛盾而又复杂的思乡之苦。
意近即可)2.(2013·黄冈 ·第 17、18 题·4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① ~②题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期:期望,预料①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遗憾,惋惜 ;第二首:赞扬,肯定 2 分)②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 分)杜 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3.(2013·宜昌·第 11~14 题·4 分)阅读《南轩松》,完成第① ~④题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注释】①绵幂(mì):延绵覆盖 ①请找出律诗《南轩松》中押韵的字2 分)答: 幂、夕、碧、尺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乙] 诗中“色染秋烟碧”一句的理解。
(2 分)答: 松树茂密翠绿的枝叶,似乎将周围的空气都染绿了似的其中—个“染”字用得妙,将景物着上了宜人的色彩③《南轩松》描写了松的什么特点? (2 分)答:《南轩松)侧重写松树的茂盛或苍翠④《南轩松》中的诗句“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其内诵与意境与我们学过的杜甫《望岳》诗中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这两句诗2 分)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错一字扣 1 分) 4.(2013·泰州·第 7 题·8 分)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诗,完成第 7 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B )(2 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分析与鉴赏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A 项描写;的是冬季.B 项描写的春季,c 项描写的是夏季,D 项描写的是秋季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 分) 答: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不仅形容红杏众多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对春光的珍惜之情且教桃李闹春风”的“闹”描写了桃花、李花在春天争相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李花这种争先在春风中吐艳的做法的不满和鄙视,从侧面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解析:在《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诗人写桃李是为了衬托未开的海棠,而不是出于对桃李的赞美,所以两诗的情感不同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2 分)答: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暗示、告诫自己的晚辈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已内心的纯洁 解析:从诗的标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可以知道,此诗是写给儿辈看的,希望儿辈同海棠一样“爱惜芳心” 5.(2013· 遂宁·第 10 题·6 分)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6 分)湖 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 分) 答:快乐(2)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4 分)答:一个乱字,表现了花繁、莺多的的景象 6.(2013· 德州·第 10、11、12 题·7 分)阅读《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完成①~③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①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B)(1 分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