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等湘东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18页湖南省湘东六校2019年上期高一联考历史试题总分:120分 时量:90分钟 考试时间2019年4月1日 姓名: 考号:Ⅰ卷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6小题65分)1、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种“分封”的变化( )A.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B.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有利局面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D.更有利于巩固统治2、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他认为( )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强调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当时历史客观条件所决定D.肯定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3、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注: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因俗而治,保持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反映了( )A.元朝加重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剥削和压迫B.元朝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C.中央政权有效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控D.元朝政府的赋税收入主要来自边远地区4、明初事实证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不能正常运行。
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这表明( )A.内阁制度是中枢行政体系破坏后的有效修补B.皇权由于没有相权的制约而空前强化C.内阁制度实质上是丞相制度的复兴D.丞相制度的废除是明初政策的重大失误5、罗马法规定,女子出嫁时家长要给予嫁资,一般说来由丈夫享有妻子在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但丈夫在返还时,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财产用以维持生活,同时,父亲征得女儿同意后也可行使嫁资返还请求权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 A. 忽视对女性权利的保护 B. 追求公平与正义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6、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这主要反映了雅典( )A.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居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C.演说是公民民主生活的基本内容 D.雅典民主流于形式7、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
这体现英国( )A.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国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C.责任制内阁的重要特点D.议会和内阁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8、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什么原则? ( )A.邦联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9、下图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 )A.宰相掌握立法权 B.议会徒有虚名C.德国皇帝没有实权 D.代议制民主不健全10、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时就曾指出:“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洪秀全的手段错了可见,毛泽东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 太平天国未处理好中西方文化关系,排斥传统儒士B. 太平天国全盘西化政策不符合中国国情C.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无法取得农民的支持D. 清政府与外国势力勾结镇压,敌对势力过于强大11、下图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海军机构示意图,由此推断甲午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军事体制的落后 B. 日本舰队数量比中国多C. 中方军事指挥失误、避战自保 D. 日本采用行省制,有利于统一调度海军力量12、 民国建立后,……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质反映了辛亥革命( )A. 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B. 促进了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C. 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全盘西化D. 使民主共和的目标得以实现13、1915年时任当时驻日公使陆宗舆等人与日本代表签订“二十一条”,五四事件后,浙江海宁宣布开除陆宗舆乡籍,并在陆家门口树立“卖国贼陆宗舆”字样;乡人唾骂不止。
而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李鸿章在当时并未收到太多的谴责陆宗舆受如此不同待遇的主要原因是( )A. 20世纪初东南沿海地区思想解放程度比北方更高 B. 20世纪初中华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C. “二十一条” 比《马关条约》危害更大D. 近代中国宗族组织发挥重要作用14、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其目的在于( )A. 联合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B. 促进自由平等启蒙思想传播C. 联合各阶级,增强民族凝聚力抵抗外来侵略 D. 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15、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恩格斯(1895) A.马克思主义理论前后矛盾 B.恩格斯放弃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目标C.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D.资本主义制度已步入穷途末路16、毛泽东论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影响20世纪世界格局C. 大大推动了全球经济联系 D. 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17、1985年6月,在同彭真就立法问题和立法力量的组织问题交换意见时,邓小平提出:“应该搞一个立法咨询机构,吸收全国各方面的专家、教授、学生参加立法工作这反映新时期( )A. 全民立法是中国法律发展趋势 B.中国实施三权分立制度C. 中国立法民主化发展趋势 D.新时期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备18、上个世纪中英就香港回归事项的谈判中,英方同意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但对具体时间双方进行多次谈判,中国要求英方国旗在6月30日23时59分58秒降下,但英国只同意在6月30日23时59分59秒。
最后英国同意中国方案,但中方保证中国国旗务必是在7月1日的零时零分零秒升起,不得提前中英“一秒”之争实质是( )A. 中国与英国综合国力较量 B. 中英双方主权之争C. 中国与英国外交策略手段之争 D. 中国与英国国家礼仪之争19.1949年4月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这反映出( )A.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需要国际支持20.1970年国庆大典上,中国政府特意安排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与毛泽东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醒目位置上刊登了毛泽东和斯诺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画像,中国政府此举意在( )A. 展示中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意愿 B. 缓和中国周边紧张局势C. 释放改善中美关系的积极信号 D.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21.1947年初,斯大林还以尊重的态度评论美国人的选举制度,然而到了9月,他就宣布美国和英国是苏联的头号敌人。
这一变化( )A. 说明冷战是由苏联发起的 B. 是对西方国家冷战政策的回击C. 表明斯大林的外交政策缺乏稳定性 D. 体现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2.有学者说:“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是一个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欧关系趋于紧张 B. 美苏冷战客观上有利于欧洲一体化C. 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 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23.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 )A. 工具种类繁多 B. 生产自给自足C. 注重精耕细作 D. 经济发展迅速24.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雇佣关系逐步普及25.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
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 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26.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Ⅱ卷(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55分)2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25分)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人性本善的哲学传统在这样的人性论和人文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行政监察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行政监察思想能够推动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