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识别单车车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1950717
  • 上传时间:2018-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识别单车车架识别单车车架按照材料分,常见的有:碳纤维,曾经见过某车队用的车架+前叉仅1080g;钛合金,一般在 1 至 1.4kg 左右,仅车架;铝合金,其中包括钪合金的特殊铝材,以 6061 铝最常见,也有 7005 铝、7020 铝和其他铝材做的,曾在德文杂志上看到过整车 6.8kg 的铝架车,用的就是 7020 铝;钢,包括高碳钢等材料,重量多在 1.8kg 以上,也有重量在 1.5kg 的钢制车架,梅花的,要 7000rmb...从前也有铁管的车架和木质车架,重量自己想 按车型分则分为:场地赛车、公路车、计时赛车(TT)、山地车(XC)(包括软尾和硬尾),街市车,速降车(DH)基本是按重量由轻到重排的,但肯定存在特例 单车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有头管倾角(head angle) 、坐管倾角(seat angle) 、前叉挠度(fork rake) 、后下叉长度(chainstay length)以及中轴落差(BB drop) 车架各部分尺寸和角度很小的变化,都会对单车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直接影响骑车人的表现现在随着制造车架新管材的出现,已经影响了车架的设计方式,但是,车架各部分的尺寸和角度规律仍然是主宰单车性能的主要因素,除非力学定律也被打破。

      坐管倾角是指坐管与地面水平线所成的角度,倾角的变化决定了骑车人骑车时是否舒适过于陡的坐管倾角会使骑车姿势保持紧张,比如赛车的车架就是这种情况,倾角大使车手重心靠前,有利于爬坡和高速骑行,但不能保持长时间骑行坐管倾角也对骑车人腿部相对于曲柄的位置有关,直接影响蹬踏的方式一般来说,坐管倾角大有利于高速骑行,坐管倾角小有利于在慢速中获得更大的传动力 头管倾角是指头管中心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也是衡量车架对骑车人舒适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样的,较陡的头管倾角车架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使骑车姿势保持持续紧张, 而较小的倾角效果正好相反另外,头管倾角与前叉紧密相关,决定了单车的操控能力——高速或慢速中的稳定性和转弯灵活程度 通常,较大的头管倾角对操舵的反应更迅速,而前叉挠度决定了单车操控特性的其余参数前叉挠度是指前叉中心线到前轮中心的垂直距离,较大的前叉挠度在慢速中(每小时 24 公里左右)稳定性很高,但是转弯就不太灵活与此相反,赛车车架的前叉挠度较小,以便取得最大的高速稳定性和转弯灵活性当然,影响单车稳定性还有其他的因素 载重旅行单车有更大的前叉挠度,这不仅仅是为了使整天坐在座鞍上的旅行者更舒适,也是考虑到旅行者要边骑车边欣赏沿途风景的需要而提供的更大稳定性,再说,前叉一般还装载了挂包,更大的挠度才可以避免这额外的累赘影响了单车的操控能力。

      后下叉长度(亦有译为链距)是指后轮轮心到中轴轴心的距离,该参数也直接影响骑车的方式,较短的后下叉同样会使骑车人的姿势在“后三角”缩小的情况 with less flexing 下保持紧张,这点在爬坡时特别重要,赛车车架的设计就如此较短的后下叉也减少了单车的轮距,提高了单车的灵敏度和 stiff the bike feels另一方面,载重单车有较长的后下叉,有更柔和的和骑行的稳定性,那正是长途单车友所想要的特性稍长的后下叉也增强山地车的速降控制能力,并提供脚蹬踏动作的舒适空间 中轴落差(BB drop)又称为中接头下落距,是指中轴轴心与后轮轮心在水平方向上的垂直距离较大的中轴落差是载重旅行单车的基本特点,单车和车手都处于较低的中轴,座鞍和重心(CG) 低重心的单车在突然失控时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这也是其他类型单车所追求的特性然而,赛车手所追求的是最大的速度,对于他们来说,尽可能高的中轴才是必需的至于比较高中轴的山地车,那是为了在复杂的地形更容易越过障碍物的需要,其实在低重心稳定性和较高中轴之间有各种不同的车架山地车,那是因应地形不同而设计的在介绍了车架设计几何特点的原则后,下面分别列出各种不同类型单车车架的具体参数,可以通过对比认识到各种类型单车的特性。

      一、公路赛车(road racing) 赛车的车架设计重点是保证高速骑行稳定性,易于转弯,操舵反应迅速和在紧张的状态下减少运动员力量的损失上述前三大“优点”的反面结果是:由于赛车低速档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有任何的装载即引起操控的恶化;骑车人要时刻注意行车的直线性;路面即使是很小的障碍物,都会引起重大事故 * 坐管倾角在 73 到 74 度之间车架尺寸小于 21 英寸(从中轴到坐管接片边的长度)倾角即增加 1 度,大于 24 英寸则减小一度 * 头管倾角:73 至 74 度车架尺寸小于 21 度倾角减少 2 度,而车架尺寸大于 24 英寸增加 1 度 * 前叉挠度:对于 73 度头管倾角,挠度为 1 1/2 至 1 3/4 英寸,头管倾角减小或增加 1 度,挠度相应地减小或增加 1/8 英寸 * 后下叉长度:16 至 16 1/2 英寸 * 落差:2 3/8 至 2 7/8 英寸中轴高度为 11 至 10 1/2 英寸 二、公路运动旅行单车(road sport touring) 运动旅行车友在单车世界里是中量运动者,他们并不倾尽全力比赛,也不载重旅行,虽然单车上有挂包架和小挂包,里面只是当天骑行途中的必需品。

      运动旅行车友的主要特征是稳定,速度比赛车慢一些,他们要求的是运动的乐趣,并非竞赛 * 坐管倾角:72 至 73 度车架尺寸小于 21 英寸增加 1 度,大于 24英寸则减少 1 度 * 头管倾角:72 至 73 度车架尺寸小于 21 英寸增加 1 度,大于 25英寸则减少 1 度 * 前叉挠度:对于 73 度的头管倾角,挠度为 1/3/4 至 2 英寸头管倾角减小或增加 1 度,挠度相应地减小或增加 1/8 英寸 * 后下叉长度:16 1/2 至 17 1/2 英寸 * 落差:2 5/8 至 3 英寸中轴高度为 10 3/4 至 10 英寸 三、载重旅行单车(loaded touring) 载重旅行单车是路上的两轮载重骡马,即使加载了 40 至 50 磅的装备,其良好的稳定性和直线性令你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不用担心车子骑到路旁的沟里面,或者串出快车道另外,车子在颠簸的路面骑行保持舒适,并有足够的低速档应付爬坡的需要只要不是竞赛,不管载重或是不载重,这类单车都是一流的 * 坐管倾角:71 至 72 度车架尺寸(range for frames)小于 21英寸增加 1 度 * 头管倾角:71 至 72 度。

      车架尺寸小于 21 英寸减少 1 度,车架尺寸大于 25 英寸则增加 1 度 * 前叉挠度:对于 72 度头管倾角,挠度为 2 至 2 1/4 英寸头管倾角每增加或减少 1 度则挠度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1/8 度 * 后下叉长度:17 至 18 英寸 * 落差:2 5/8 至 3 1/8 英寸中轴高度为 10 3/4 至 10 1/4 英寸四、山地车(mountain bikes) 山地车外形够酷,俘虏了大多数车迷的灵魂它的头管和坐管倾角都比较小,有厚大粗纹的外胎,是崎岖山路骑车的最佳选择美西型(三藩市北部最先开展越野运动)的头管倾角更小些,以求得在加州“火径”速降竞赛中保持最大的稳定性专业水平的竞赛车手更喜欢较大的头管倾角,因为这样可以更灵活地操控单车,美东的“采岩者” (rockpickers)喜欢这类车,就是因为其有更好的低速,有利于障碍型操控 有一帮“肥胎飞行族”并非是竞赛者,他们在马路上骑着避震系统的山地车耀武扬威臭美但是话说回来,山地车骑起来确实是比其他车种更舒适,加上不怕路坑和碎玻璃渣,虽然速度不够爽,但在城市马路上是足够了 当买了一辆山地车,要全面认识各零部件,并了解如何使用。

      从前叉避震型号到前后轮双避震型号,从完全的越野到速降型号,有太多的结构不同于无避震的硬车架如果是为了竞赛(跳跃,攀爬,速降等) ,应该选小车架,后下叉较短的车 * 坐管倾角:70 至 73 度车架尺寸小于 19 英寸增加 1 度 * 头管倾角:69 至 72 度车架尺寸小于 19 英寸减少 1 度,而车架大于 23 英寸则增加 1 度 * 前叉挠度:对于 70 度的头管倾角,挠度是 2 至 2 1/4 英寸头管倾角减小或增加 1 度,挠度相应地减小或增加 1/8 英寸 * 后下叉长度:16 1/2 至 18 英寸, 对于真正攀爬来说可以更短 * 落差:1 1/4 至 2 英寸中轴高度为 12 至 11 1/4 英寸 自行车是当代使用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它以其轻便、灵活和廉价而倍受人们的欢迎传统的自行车所用的车架没有设置减震器,人们在骑车行路时,遇到路面不平,自行车会因颠簸而难以控制方向,需要降低车速,这不仅增加路途时间,而且使骑车者饱受颠震之苦现在已有不少在自行车装有减震器,但其减震器要么装在自行车的前叉上,要么装在自行车的后叉上,要么在自行车的前叉和后叉都装设减震器这种结构的自行车的前轮减震和后轮减震相互独立,使用起来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将它用来制成的自行车可以改善现有自行车减震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它包括有前叉、后叉,以及与所述后叉铰接、其上设有中轴孔的弯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梁通过一铰轴连接有一杠杆,该杠杆位于所述铰轴前面的一端套装着所述前叉,该杠杆位于所述铰轴后面的一端与所述后叉之间装有减震器 上述弯梁的前端装有手把总成,该手把总成与上述前叉的顶端通过一活动曲臂相连接 由于通过连接在弯梁上的杠杆、减震器分别与前叉、后叉连接,这种结构的车架用于自行车,一方面,可使自行车前后两轮的颠簸运动得到综合和站偿后方传到支撑人体的弯梁上,从而可减小路面不平对乘骑人员的震动;另一方面,减震器相当于装在杠杆轻短的阻力臂上的结构,可使得减震器的运动大大大小于前叉或是后叉的运动幅度,减震器这种小幅度的运动能够有效缩小其内弹簧运动的惯量其上述结果,足使自行车获得较好的减震效果 自行车车架的前、后叉均可共用一个减震器,可使自行车的结构更为简单,造价低廉,维护方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