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李洁修改-基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性辅导的实践与研究.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l****l
  • 文档编号:302942923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开展性的实践与研究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洁【】本文在分析经济困难学生大学适应性问题的根底上,提出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开展性对困难学生的身心开展具有较大意义文章阐述了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开展性的优势和定位,论及开展性的重点在学业、人格和生涯,建议从队伍建设、价值引领、注重学生身心素质培养三个方面来实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开展性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开展性 实施途径由于高等教育群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地缘差距、城乡差异等原因,近些年来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为5%—15%,来自农村的学生占经济困难学生的60%—70%刘镇江,等.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相结合的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22,〔5〕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且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影响着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国家近几年来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困难得到极大缓解和解决,困难学生不仅希望能读大学、完成学业,更希望能读好大学、自立开展。

      因此高校资助工作应根据新形势顺应困难学生的需求,在落实好资助政策的根底上,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对困难学生的资助从经济资助转向开展资助,工作重点逐渐转向对困难学生的开展和引导上来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分析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刻苦、生活节俭、积极乐观,但也有局部困难学生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能力展示等方面产生自卑、封闭和抑郁心理,不少家庭困难学生对前途存在担忧和困惑,个别困难学生甚至出现逃避责任、逃避困难、消极堕落、荒废学业的严重情况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以及个案访谈的方式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生活的适应性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特征:〔一〕学习适应性较强,自信心缺失通过调查发现,大局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示能“快速适应〞或“根本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也有局部困难学生表示刚来到大学有一种放松的心态,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普遍存在对专业认知不清,对于未来从事什么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处于迷茫的状态,同时也发现来自农村的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在英语听说能力上相对欠缺,他们对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也感觉存在一定的压力〔二〕人际关系融洽,交际群体狭窄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能和其他同学保持融洽,但是困难学生群体在社交心态上呈现一种弱势,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表现的更加谦逊、顺从、通融、恭顺,常常迎合别人的意志。

      通过个案访谈还发现不少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经济的拮据使得自己尽量防止与那些生活条件好的同学接触通过调查发现,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比拟窄,主要是自己宿舍同学,同时局部困难学生比拟敏感,当答复“你怎样看待被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问题时,局部困难学生表示这“让我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提及〞〔三〕幸福感受度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大局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来自老师、员和周围同学的关心和鼓励心存感谢,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但是当困难学生遇到课程挂科、人际交往受挫、失恋等问题时,容易受自卑、封闭、愧疚、失去信心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心理疾患的出现,较难重拾信心,因而出现学习倦怠,甚至荒废了学业对学校而言,这局部学生的经济、学习、心理多重困难并发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给学生稳定工作带来威胁鉴于以上经济困难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分析,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及时调整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和方式尤为重要,基于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开展性以其预防性和全体性为特点,运用“情景式〞、“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双向的交流和活动中起到的作用二、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开展性的优势和定位〔一〕开展性的内涵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开展性员是以全体困难学生为对象,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引领下,采用班级、个别、小团体等多元化的措施,并通过支持、保障等网络系统,提供一些对学生成长必要的经验,以促进个体最大开展为目标的活动。

      经济困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冲突,为协助学生成功地解决这些冲突,高校必须在其开展的关键阶段,主动提供与其阶段性有关的职业、社会、情感、人格等各种学习经验,以使学生学习并达成该阶段的开展任务,使学生熟练运用获得的经验、技巧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二〕开展性的定位高校在资助困难学生时,应兼顾帮助困难和支持开展,变单纯的资助经济困难为资助学习态度端正,将资助导向转移到鼓励学习、鼓励拼搏上来在开展开展性的过程中,重点在学业、人格和生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为核心,即重视对已经出现问题的解决,也不无视可能出现问题的预防,设法消除引发问题的各种因素及设法增进学生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开展性的实施途径开展性是一种全新的学生工作理念,重在预防和及时排除开展障碍,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最正确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组建“多方参与〞的队伍,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借助“情景式〞、“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注重价值的引领作用,加强过程控制,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不断总结开展性开展的效果,积累经验,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良〔一〕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构建开展性的长效机制开展性长效机制是指保证对困难学生的能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

      它有两个根本条件:一是要有比拟标准、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推动开展性正常运行的组织和个体为了发挥开展性的预期效能,必须要组建“多方参与〞的队伍,充分调动队伍这一“动力源〞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唤起困难学生发自内心恒久的积极向上的“倾向性〞,并以此形成、健全开展性的长效机制开展性队伍的组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教师层面,应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学籍和课程管理的老师、还有员、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二是学生层面,以班级干部和学业优秀者为主要力量,以学生自律社团为辅助力量通过“多方参与〞的队伍建设,保证覆盖到每一个困难学生,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科学的认定和管理,开展系列资助、教育、和效劳工作〔二〕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从源头上解决困难学生自信心缺失问题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受市场经济中贫富差距过大,“拼爹〞、“炫富〞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使得局部经济困难学生担忧自己未来的就业和生活状况,长期开展下去势必对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性应从早开始,新生入学时员就应对困难学生进行摸底,将自我认知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他们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效劳中去,运用SWOT分析法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主动获取学习资源,逐渐形成正确的奋斗观和成长观。

      同时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也受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困难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开展开展性的过程中应注重从价值引领层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来加强引导,让同学们自己去寻找励志人物和典型事迹,亲身去感受;也可以邀企业家,已经毕业的创业成功学生,高年级的优秀学长和他们一起座谈、交流,现身说法,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让经济困难学生意识到只有知识、能力、人格品质的共同提升才能把握自身的开展方向,提高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开展中的竞争能力 〔三〕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核心,促进困难学生身心全面开展首先,要明确以人为本,因人而异,是开展性的前提由于学生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实施开展性时要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量身定做,私人定制,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自我开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如何使得每个个体在适应的根底上获得最有效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班级、个体、小团体等多元化的措施,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形式,并采取咨询培训、讲座论坛沙龙、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多种途径进行,要贴近学生,注重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乐于接受。

      同时,开展性主要体现其预防性,以一、二年级为重点,以经济资助、学业、人格完善、自我管理、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对经济困难学生实施适合其成长阶段的内容开展性相比单向灌输的教育引导方式,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我们可以在具体实施中运用“情景式〞、“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组织困难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比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根据专业特点举办一些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另外为困难学生创造更多的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时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高困难学生的实践技能和适应能力借助各种活动为载体,创设各种情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气氛,让困难学生在生活中触摸道德,体验成长,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其次,针对困难学生交际群体比拟单一的问题,高校应充分发挥朋辈群体优势,促进困难学生的人格完善学校要通过适当的时机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咨询等团体活动,为经济困难学生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通过学生队伍主动与困难学生接触,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同时可以举办一些人际沟通技巧、商务礼仪方面的人文讲座,为困难学生的人格完善提供专业教育在开展以困难学生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时,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再次,在开展开展性工作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能否产生育人实效,这都需要对成果进行有效评估,而要实现评估目的,关键是要构建开展性反应机制可以通过即时反应和阶段反应,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即时掌握动态信息,同时要求开展性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及时修正目标,变更实施措施定期跟踪调查困难学生的学业、生活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进而分析原因与障碍,找出改良的方法与措施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分析,开展性工作才能得到持续的开展具体反应方式可通过记名方式或非记名方式、电子邮箱、约谈会、 反应、BBS论坛、微博、、群等渠道来反应对于大学生而言,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经济困难学生因其比拟敏感,相比其他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疾患,其解决起来也有相当难度,高校在传授给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教会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注重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引导,进行预防性干预,预防潜在的学业、心理和成长问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参考文献[1]王雄.做好高校经济困难生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中国青年研究,2022.〔9〕[2]王保义.开展性视角下的高校员专业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2〕[3]暴占光,等.大学生职业开展体系建构及实施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2,〔12〕[4]刘炜,等.宁夏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现状及教育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2022,〔3〕[5]李斌,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7〕[6]柯羽.回归生活世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22,〔7〕[7]曾昭皓.大学生开展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22,〔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