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大学1999硕士入学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9405550
  • 上传时间:2019-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浙江大学1999硕士入学西方经济学试题科目代码:222科目名称:西方经济学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支持价格2.一般均衡3.边际转换率4.加速系数 5.挤出效应 6.准货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1.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2.欲望与效用的关系如何?关于欲望有什么样的规律?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4.什么是“需求管理”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策? 三、论述题(每题18分)1.试述西方经济学,解释滞胀问题的“市场操纵论”2.试述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债哲学”极其运用答案部分浙江大学1999硕士入学西方经济学试题科目代码:222科目名称:西方经济学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 支持价格(support price):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这种最低价格也称为最低限价如图所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E点相交,均衡价格为P0,均衡产量为Q0假设,政府为了扶植该行业的发展,规定了该行业产品最低价格为Pa,也就是说,该行业产品的价格必须高于均衡价格,并且不得低于Pa。

      在Pa水平上,供给量和需求量由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上与Pa相应的点b和a决定,分别为Ql和Q2,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其差额为(Q1-Q2)由于供大于求,按市场供求规律的自发作用,价格存在下降的趋势因此,为了使价格不下跌,政府在规定最低价格的同时,必须对过剩供给的部分实行收购,并且有能力收购,将其用于储备或出口,这样,就会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如果政府不能完全或至少大部分收购过剩供给产品,最低价格将难以维持另外,一旦取消这种最低价格,市场价格便会迅速下降,回复到原有的均衡水平 2.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当买卖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时,经济中出现一组价格(包括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能使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接受这种状况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完全竞争的市场;②资源具有稀缺性;③每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达到效用最大化;④每个厂家在其生产函数决定的投入—产出组合下达到利润最大化;⑤所有市场出清,即各自供求相等;⑥每个厂家的经济利润为零 3.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在技术水平和所能够利用的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生产两种产品时,为增加1单位某产品的生产,所必须减少的另一产品的生产数量。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在不同商品生产上可能实现的各种产量组合的最高限界,构成生产可能性曲线或可能性边界,如图所示在这一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生产两种产品的一定产量组合从曲线上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意味着一种产品的增加和另一种产品的减少图中,从A点移到B点,对X产品的生产量从3单位增加到了4单位,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把Y产品从10单位减少到8单位这种为增加1单位X产品而必须减少的Y产品的数量称作把Y转换成X的边际转换率,可写作MRTxy以ΔX表示X产品的增加量,以ΔY表示Y产品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则边际转换率的公式为: MRTxy=ΔY/ΔX在上例中,MRTxy=2/1=2从图中可以看出,MRTxy是递增的边际转换率实际上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则边际转换率逐渐增高;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则边际转换率逐渐降低;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条直线,则边际转换率不变 4. 加速系数(accelerator coefficient):由于对收入变化做出反应而使新投资增加的倍数新投资一般为收入变化的数倍,因为一台机器的价值通常大大超过它的年产值。

      加速系数可以表示为:其中a表示加速系数,Δy表示增加的收入,ΔI表示增加的投资a一般大于1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a是固定不变的 5.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下降政府支出挤出效应需要一个条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①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政府支出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时,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 6. 准货币(near money):指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1.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答: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在企业开始生产的最初阶段,由于最初要素的投入带来了生产专业程度的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提高,合理的、先进的管理进一步充分发挥了各要素的组合功能,所以最初阶段企业的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递增收益的因素吸收完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受到了技术的限制,因此规模收益转为常数状态;接下来如果再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是管理效率的降低,生产效率的下降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要保持生产的效率,各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平衡至关重要,当诸要素能力不均衡时,如果还存在潜在生产力,那么最低生产能力因素的略微提高,将会带来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反之,如果整体生产能力已趋极限,继续增加投入,将是得不偿失的2.欲望与效用的关系如何?关于欲望有什么样的规律?答:欲望是人的一种客观要求人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人类资源则是有限的正是这两者间的矛盾产生了经济学研究的根源效用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评价,它是和人的欲望联系在一起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到了20世纪30年代,序数效用的概念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那样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消费者要回答的是偏好哪一种消费,即哪一种消费的效用是第一,哪一种消费的效用是第二;同时,就分析消费者行为来说,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它可以减少一些被认为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

      在现代微观经济学里,通常使用的是序数效用的概念,但在某些研究方面,如对风险情况下的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等,还继续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答: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凯恩斯认为,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反之,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在此情况下,货币投机需求无限,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此时采取扩张性政策,不能降低利率,不能增加收入,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极为有效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就是如此。

      但在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2)如图所示,当利率降到一定程度时,LM曲线呈水平状态,这就是“流动性陷阱”,此时,不管政府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不大可能使利率再下降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极为有效,能使IS右移至,利率保持不变,不产生“挤出效应” 图 流动性陷阱4.什么是“需求管理”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策?答:(1)需求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适应,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需求管理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政府执行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消除失业前者称为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3)各个经济学流派对需求管理政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凯恩斯学派重视需求管理政策,同时认为需求政策应和供给政策或其他政策相结合货币主义者和理性预期学派则主张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实现经济稳定,反对需求管理政策三、论述题(每题18分)1.试述西方经济学,解释滞胀问题的“市场操纵论”答:市场操纵论是经济学家哈耶克针对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问题提出的理论解释主要观点有:(1)哈耶克认为造成大规模失业的真正原因是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的分配同生产那些产品量的劳动及其他资源的配置之间出现了矛盾,是由于相对价格的结构已经被政府搞乱这就是说,他坚持生产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2)哈耶克认为,萧条和通货膨胀都是由同一根源产生,两者可以并存这是因为,要维持过去已经达到的充分就业生产水平,仅凭温和的通货膨胀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加速的通货膨胀,如果政府既不愿用的大规模失业来完全消除通货膨胀,又不敢实行加速的通货膨胀,那就必然造成既有的通货膨胀又有失业的滞胀局面他指责凯恩斯学派不懂得充分就业的保持依赖于加速的通货膨胀,而任何加速发展的过程都是不能无限延长的。

      3)哈耶克特别强调政府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所奉行的需求管理政策,是导致资源在极大范围内配置不当的重要原因,是导致大规模失业的重要原因在经济体系的某些方面连续的注入追加上午货币量,能在那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