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工艺技术}工艺管理机密.docx
48页工艺管理办法1 范围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工艺管理工作和工艺纪律的考核2 职责 2.1 技术部负责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制定、修订产品的工艺技术文件和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工作2.2生产车间各班组负责执行工艺纪律,并按要求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3 内容和要求3.1工艺技术文件的管理3.1.1工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的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等3.1.2技术部提供各生产车间有效版本的工艺技术文件,确保其完整性、正确性与统一性3.1.3工艺文件的发放、使用、管理应执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3.1.4各生产工序班组应有本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的有效版本3.1.5生产车间在用的工艺技术文件不得擅自更改,当发现错误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时应及时向技术部报告,由技术部工艺员负责对原工艺文件进行更改3.1.6工艺文件的修改不得采用涂改方式,应将更改部分用实线划去,然后在附近填写更正的内容3.1.7 在更改部位附近标注本次修改所用的专用标记,并在文件更改栏内填写本次更改所用的专用标记、更改处数、更改通知单编号、日期和更改人签字3.2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3.2.1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
3.2.2在加工前应按工艺规程对本工序的加工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规定要求3.2.3各工序的生产操作人员、应认真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对产品进行加工3.2.4当因生产条件变更或遇有技术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工艺技术人员报告,由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调整后方可继续加工3.2.5所有设备和工装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计量器具应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期使用3.2.6生产操作人员应坚持“三按”生产(按图纸按工艺 按标准)和“三检”制度(首检 中间检 完工检)3.2.7生产车间要做好“三定”工作,即定人、定机、定工种3.2.8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并按规定保养好使用的设备 9生产操作人员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整洁,对在制品、量检具、工装等要妥善存放,保持工作场地整洁卫生3.2.10工艺贯彻率要达到95%以上,计算公式如下:工艺贯彻率=已贯彻的工序总数 / 应贯彻的工序总数100%3.3 工艺纪律检查与考核3.3.1工艺纪律检查的内容见《工艺纪律检查记录》(附后)3.3.2工艺纪律考核的组织和实施3.3.2.1对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由检验员实施,发现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应责令其纠正,否则不得将其产品放行,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员承担。
3.3.2.2全厂性的工艺纪律检查由生产厂长负责,每月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本办法3.1、3.2条规定的全部要求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得分85分以上为合格,90-95分为优良,96分以上为优秀检查结束后应写出考核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处理措施,责成有关部门整改49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表表码号: 部门: 编号: 年 月 日 共2页 第1页序号检查项目主要内容抽查方式及扣分办法应得分扣分备注1工艺技术文件a. 技术标准、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要符合完整性要求缺少一份扣一分,缺三份及以上者,扣10分生产现场文件不清楚、有明显错误、随意划改,发现一处扣1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技术文件签署不全等,发现一处扣1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15b. 工艺文件必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c. 技术文件按规定程序签署完整方能执行,不得随意修改2工艺执行a. 生产活动应按工艺规程操作,对技术文件的参数,要求应严格执行和做好相关记录检查各工序对文件的执行,不安工艺规程操作,一项扣2分。
抽查原始记录,无原始记录或无检测手段,缺少一项扣5分,缺少三份及以上者扣20分203过程控制a. 严格执行三检(即自检、互检、巡检)和首检制度,并做好记录抽查三级检验及首检记录,记录不规范的,每项扣3分查出一项无检验记录(制度规定要有记录的)本项记0分154工艺装备a. 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工装模具、仪器、仪表及工具应符合工艺规定;使用方法正确、维护保养情况应良好使用的设备、工装模具及器具等符合工艺规定检查工具、量具的放置及防护情况抽查设备维修记录,工装模具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是否经过验证合格检查是否有超期未检和使用不合格的量、检具设备有定期检查记录及标识完整、清晰每处不符合扣2分20b. 工具、量具等放置整齐,按规定地点放置,防碰、防蚀c. 工装模具、压力机、其它生产设备应经常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生产技术需要d. 计量器具、检测装置应坚持周期检定,保持精度合格、标识清晰e. 设备应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保持记录工艺纪律考核表表码号: 部门: 编号: 年 月 日 共2页 第1页序号检查项目主要内容抽查方式及扣分办法应得分扣分备注5工作现场管理a. 生产、作业环境良好,具备便利、安全和整洁的操作平台和空间。
每条不符合扣1分发现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不合格产品无标识或混放者本项记0分15b. 技术文件和工作场所整齐、整洁、道路畅通c. 不合格品或待处理品应隔离放置,不得随意摆放、混淆摆放,并应有明显的标识d. 材料、半成品流转过程的标识明确,对特殊材质产品保护到位6人员管理a. 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和考核,有资质要求的岗位有相应的上岗证若有新员工,抽查是否已进行岗位培训和教育,考核合格,能否满足本岗位的需要到生产现场向操作者了解情况,判断是否符合要求抽查新员工实际操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每个不符合项扣2分15b. 操作人员应明确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熟悉操作规范和日常设备保养规范7否决项a. 工艺贯彻率和其它否决项项目计算工艺贯彻率,如果工艺贯彻率低于85%,扣除5分;低于75%则此次考核总分记0分在工艺检查过程中出现较严重不符项的,扣除5分;出现弄虚作假的记录材料,或出现严重不符项的此次考核总分记0分8不符合项整改情况按上一次检查通报复查,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整改的或三次以上出现类似违规项时2倍扣分总计100实际得分工艺管理制度濮阳市双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二00五年七月十七日 批准:殷秀君 审核:娄本和 编制:王静平 说 明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我厂工艺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工艺管理制度”的制订,目的是为分公司工艺工作的运行提供依据分公司下属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制度制定各自的实施细则目 录第一章 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第二章 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 第三章 工艺文件拟定程序第四章 自制工装管理办法第五章 工艺文件各级签字者的责任第六章 工艺技术攻关、工艺试验及其鉴定制度第七章 通知书使用范围与签署程序第八章 工艺文件更改制度第九章 工艺卫生与文明生产规范第十章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附件 1 工艺文件编写规定第一章 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1.1.产品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工艺性分析和审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获得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2.工艺性审查和会签程序1.2.1.产品设计文件的工艺性审查、会签,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进行1.2.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先划分工艺路线再由专业工艺人员审查,并会签1.2.3.审查过程中如有分歧意见,由产品主持工艺师召集有关工艺人员和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1.2.4.未解决的分歧意见由主持工艺师和主管设计师协商处理,仍未解决由双方领导商定或呈报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裁决,然后再行签字1.3.工艺性审查、会签要求1.3.1.工艺性审查、会签工作按整件齐套进行1.3.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必须有设计、审核签字1.4.工艺性审查主要内容1.4.1.产品材料工艺性审查 (1)材料牌号、规格、状态和技术要求是否正确,选用是否合理 (2)净重栏是否填写 1.4.2.结构工艺性审查 (1)设计基准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结构要素是否合理 (3)技术要求是否适应本厂的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 (4)结构尺寸、形状是否有利于加工和检测 (5)整、部件分级是否适应装备工艺要求 (6)整、部件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本厂有无对应检测设备和手段 (7)引证文件是否合理、正确1.5.本厂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或难以达到的设计要求,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拟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例如外协、攻关、申报技措计划等第二章 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2.1.生产定型工艺文件有五类十六种2.1.1.工艺路线(产品车间分配表)2.1.2.工艺规程 (1)专项工艺 (2)合编工艺 (3)汇总表 (4)典型工艺 (5)工艺细则2.1.3.工艺装备 (1)专用工装 (2)自制工装图册 (3)专用设备2.1.4.汇总清单 (1)工艺关键件清单 (2)产品不稳定项目及其废品率清单 (3)加工用试件清单 (4)易损件清单 (5)工艺调整垫圈清单2.1.5.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1)产品车间分定额 (2)产品汇总定额2.2.产品主持工艺师可以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酌减工艺文件的种类,但需经产品主持工艺师所在部门领导批准。
2.3.生产定型工艺文件底图中,自制工装图册和汇总清单在产品主持工艺师所在部门资料室归存,其余全部正式归档2.4.新产品设计定型前工艺文件齐套内容,由产品主持工艺师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执行一般包括:2.4.1.白卡工艺规程(通常为专项工艺,合编工艺和汇总表)2.4.2.白卡自制工装图原则上不提选正式专用工装和专用设备个别确实需要申请工具车间制造的工装,绘制底图,按“0”批工装管理2.4.3.产品设计部门直接向供应部门提供原材料消耗定额2.4.4.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直接在产品图纸上划工艺路线,分公司下属各单位技术室在技术准备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问题,由产品设计。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