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5页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物块沿墙面匀速下滑,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B.C. D.参考答案:AD2. (单选)将一球竖直上抛,若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球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的时间及损失的机械能的关系是( )A.>,> B.<, 参考答案:7. 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参考答案:5:3:18. 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 Hz).(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答:将木板 的一端用木块垫起适当的高度,使小车能 下滑即可.(2)当我们分别用相同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3)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下图所示的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4)试根据第(2)、(3)项中的信息,填写下表:次数1234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 小车速度v(m/s) v2(m2/s2)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固定打点计数器 (1分) 缓慢匀速 (1分) 次数1234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2W3W4W三行各1分,有错不得分小车速度v(m/s)1.01.4151.732.0v2(m2/s2)1.02.03.04.0结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9.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 .(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度的计算式为vb= (用L、g表示)参考答案:2;0.70m/s;【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为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v0=,而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两段相邻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y=gT2=L,联立方程即可解出【解答】解:从图中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是x=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竖直方向两段相邻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即:△y=gT2=L,再根据v0=解出:v0=2代入数据得:v0=0.70m/s,b点的速度为:.故答案为:2;0.70m/s;10. 物体质量1kg,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在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从静止经过前进10m。 则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 W,合力做功为 J重力加速度g取10 m/ s2)参考答案:__50____W; 50 J11. (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o= (用l、g表示),其值是 (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 参考答案:12.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上标出的A、B、C、D、E是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未画出),利用纸带旁边的刻度尺读出数据,并计算: (1)(2分)从刻度尺上读出AE间的距离为XAE= ▲ m;(2)(3分)打D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D= ▲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3分)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 7.00×10-2 (2分) (2) 0.225 (3分) (3) 0.50 13. 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 m/s2,经过6 s后又返回原出发点.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速度为12 m/s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速度是10 m/sC.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8 mD.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5 m参考答案:AC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上表: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像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像简要阐述理由参考答案:(1)之前;(2)如图所示;(3)同意;在v-t图象中,速度越大时,加速度越小,小车受到的合力越小,则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1)由于纸带长度有限,为了能在有限长度的纸带上打出更多可用的点,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合理选取坐标刻度,尽可能使图象“充满”坐标平面,利用题中所给数据描点连线,得到小车的v-t图象如图;(3)由小车的v-t图象可知,随小车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图象斜率)变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车所受合外力随速度增大而减小,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一定,摩擦力已经平衡掉,所以合力减小必是由空气阻力增大引起的,所以,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该同学的观点正确。 15.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①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②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 cm,劲度系数k= N/m. ③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参考答案:①竖直 ②4.00 ; 50 ③10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小球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外力,然后小球冲上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环,恰能维持在圆环上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C,到达最高点C后抛出,最后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A处.试求:(1)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2)A、B之间的距离.参考答案:解:(1)小球恰好经过C点,在C点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g=m解得:(2)小球从C到A做平抛运动,则有:2R=解得:t=则A、B之间的距离x=答:(1)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为;(2)A、B之间的距离为2R.【考点】向心力;平抛运动.【分析】(1)小球冲上竖直半圆环,恰能通过最高点C,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列式即可求解;(2)从C到A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列式即可求解.17.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 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L=10.0m,R=0.32m,h=1.25m,S=2.5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 m/s2)参考答案:解: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1分) (1分)得 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2,最低点的速度为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分) (1分) 解得 m/s (1分)通过比较,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速度最小应该是(1分)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根据功能原理 (2分)由此可得 t=2.83s (2分)18. 宇航员在月球上自高h处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测出物体的水平射程为L(月面平坦).已知月球半径为R,求:(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在月球上发射一颗卫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v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