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李学裙).docx
5页《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仁怀市实验小学 李学裙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田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1)0.25是( )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2在( )位上,表示( ),5在( )位上,表示( ) (2)0.3是( )分之一 0.30是( )个百分之一 0.123是( )个千分之一 (3)20.38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和( )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二、新课学习 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例1 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启发提问: ①0.1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个十分之一米,1分 米) ②0.1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 ③0.10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0个千分之一米,是l00毫米) ④观察1分米、10厘米、loo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 (0.1米=0.10米=0.100米。
板书)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个小数①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②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2 比较0.30和0.3的大小 出示投影片:启发提问: ①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30个1/100,平均分成100份,用30份表示) ②0.3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右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3个1/10,平均分成10份,用3份来表示) ③两个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移动投影片,学生易看出0.30=0.3) ④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讨论后得知: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是3个1/10所以这两个数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通过对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启发学生概括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或者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 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在小数的末尾添“o”或去“o”,小数中间的o不能去掉)三、巩固练习1、下面有三个小朋友 小明身高1.20米 小静身高1.02米 小鹏身高1.2米问题:三个小朋友的身高都一样高吗?为什么?2. 一家公司用下面三种交通工具运送货物飞机载质量50吨 卡车在质量5吨 火车载质量500吨 问题:它们运送货物的质量一样吗?3、1.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 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3.90m 0.30元 500m 1.80元 0.70m 0.04元 600kg 20.20m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0.1米= 1/10米=1分米0.10米= 1/100 米=10厘米0.100米= 1/1000 米 =100毫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0.3=3/10 0.30=30/100=3/10 0.3=0.30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数的性质这节课是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在重点关键处教师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性思考,为把感性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突破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同学们身边生活实际中的看到、遇到的事情很自然的感受和运用小数的性质从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为生活服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1而是先在黑板上写了三“1”提问:这三个1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接着,我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上两个“0”成100再问:现在这三个数还能用等号连接吗?(学生就说不能了)然后教师引导提问: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这问题情境的创设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这个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吸引着学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大家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的长度让他们再进行合作分工把他们量、找出来这一活动教师给足了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的发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亲身去经历和感受了的,活动给他们的体验是很深刻的,同时结合实物的演示进一步感知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实际都是同一段,进一步看出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是相等的教师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通过做一做的再次动手操作实践和实物的运用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小数的性质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去证实,在我们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教学时教师基本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本块知识,学生气氛非常活跃、积极性很高。
他们充分体验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快乐。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