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下害虫02.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601659
  • 上传时间:2017-07-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7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下害虫,土栖害虫或土壤害虫 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是为害期在土中生活的一类害虫1. 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和种类: 我国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已记载的达320余种,隶属8目38科,主要有:,蛴螬 跳甲地老虎 根叶甲蝼蛄 拟地甲金针虫 蟋蟀根蛆 珠绵蚧根蚜 白蚁根蝽 大蚊象甲 跳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蛆,2. 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1)寄主范围广(2)为害部位多(3)生活周期长(4)与土壤关系密切(5)为害时间长,防治比较困难3. 地下害虫生活为害方式:(1)长期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鳞茎等蛴螬,金针虫、根蛆、根蝽2)幼虫白天生活在土中,夜出近地面上,为害作物的地上部分3)成虫和若虫对作物的地上或地下部分均为害。

      蝼蛄、油葫芦寄主范围广、为害严重,为害时间长、防治困难,一、蛴螬类,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通称,属鞘翅目,金龟甲总科蛴螬是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个类群金龟甲总科全世界已记载的种类有3万余种,我国已有1800余种,其中记载的为害农、林、牧草的蛴螬有110余种一) 种类、分布与为害:(1) 大黑鳃金龟: 华北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 国外分布于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国内除西藏尚未报道外,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 (2) 铜绿丽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国内除西藏、新疆尚未报道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但以气候较湿润且多果树、林木的地区发生较多,是我国黄淮海平原粮棉区的重要地下害虫 (3) 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国内除西藏、新疆尚未报道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北旱作地区的重要地下害虫大黑鳃金龟,金龟甲在山东分布很广: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皱鳃金龟、毛黄鳃金龟、蒙古丽金龟、苹毛丽金龟、豆蓝丽金龟、 小阔胫绒金龟、白星花金龟等全省普遍发生。

      华北大黑鳃金龟为山东优势种棕色鳃金龟、拟毛黄鳃金龟主要分布在烟台地区为 害:蛴螬类食性杂,可以为害多种农作物、蔬菜、果树、林木、牧草的地下部分取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蛴螬咬断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常造成地上部幼苗枯死,被害状易识别许多种类的成虫还喜食作物和果树、林木的叶片、嫩芽、花蕾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二) 形态特征,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三)生活史和习性1. 生活史:(华北齿爪鳃金龟) 一般2年完成1个世代,分别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 始见期 (4月中旬到5月),10厘米土温14~15℃时开始出土 盛发期 (5月上、中旬),10厘米土温达17℃时成虫盛发 5~8月产卵,6月下旬~7月中旬卵孵化盛期8月以后幼虫进入2龄,为害夏播作物 10月中旬以后,幼虫开始向深土层转移,准备越冬 终见期 (9月上、中旬)越冬幼虫: 春季气温达14℃左右时开始上升为害,约在第二年5月上旬开始为害作物幼苗地下部分,为害盛期在5月下至6月上旬 6月下旬开始化蛹 7月开始羽化为成虫,峰期8月中旬前后,末期在9月下旬。

      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一直在化蛹土室内匿伏越冬,直至下年4月下旬才开始出土活动,如此反复 大黑鳃金龟的越冬虫态既有幼虫,又有成虫有隔年严重为害的现象2. 习性(1) 活动规律:绝大多数金龟子是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土中或作物根际、杂草丛中,傍晚开始出土活动,飞翔、交配、取食2) 趋光性:金龟子夜出性种类多具有趋光性,特别是对黑光灯的趋性更强3) 伪死性:金龟子受振动或被触即收拢足和触角,突然坠地伪装死亡,或在坠落途中又起飞4) 趋化性:牲畜粪、腐烂的有机物有招引成虫产卵的作用5) 取食选择性:成虫多数喜欢取食榆树、杨树、桑树、胡桃、葡萄、苹果、梨等林木、果树以及大豆、豌豆、花生、棉花、向日葵、瓜类等作物的叶片6) 交配、产卵:金龟子一生交配多次,交配后10多天开始产卵,产卵期一般15~30天,平均约20天,产卵量数十粒到上百粒,最多可达300~400粒卵大多数散产,在田间呈核心型分布7)幼虫习性:幼虫有3个龄期,全部历期均在土壤中度过,随一年四季土壤温度变化而上下迁移四)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植被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非耕地的虫口密度明显高于耕地 在耕地中以油料作物地虫口密度最大2.地势、土质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背风向阳地虫量高于迎风背阳地,坡岗地虫量高于平地虫量,淤泥地的虫量高于壤土、沙土。

      3.幼虫的垂直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 一年中有“两上两下”活动的现象 通常10厘米深处土壤土温为14~22℃,含水量10~20%,有利于蛴螬的发育4.成虫出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成虫出土尚受风雨干扰,以傍晚降雨或风雨交加影响最大 成虫出土适宜温度是日平均气温为12.4~18℃,10厘米土层日平均地温为13.8~22.5℃之间5.成虫产卵量与饲料有密切关系 以成虫喜食的鲜嫩作物饲喂,成虫取食多,产卵量也多,有的个体产卵量高达200粒以上五)预测预报1. 越冬种类、数量调查调查时间:可分早春和晚秋两季进行,越冬前和越冬后进行调查方法:(1)挖土调查法:(2)灯光诱测:(3)其它诱集方法:2. 田间为害情况调查调查时间与方法:时间最好选在为害始、盛、末期调查方法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每次调查10~20个点,条播小麦、谷子以行长定点,每行查1~2米垄长撒播小麦以面积定点,每点0.5平方米3.发生期及发生趋势预测预报期距法:气温和降水: “双春单秋看趋势、虫量降水定程度”4.防治指标轻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1头以下,作物受害多在2~3%,可不防治或采取点片防治。

      中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1~3头,作物受害率多在6~7%,应进行点片或全面防治重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5头,作物受害率多在10~15%,应列入重点防治地块特重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5头以上的地块,作物受害率常在20%以上,应采取紧急或双重的防治措施六) 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1) 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变蛴螬的为害条件2) 改革种植制度,减轻蛴螬等地下害虫的为害3) 合理使用肥料,减轻蛴螬为害4) 翻耕整地,压低越冬虫量2. 化学防治(1) 种子处理 拌种药剂:40%甲基异柳磷乳油,0.1~0.2% 种衣剂:多·福·毒死蜱悬浮种衣剂(大豆用) 福·唑·毒死蜱悬浮种衣剂(玉米用)(2) 土壤处理:每亩用0.6公斤50%辛硫磷乳油拌10公斤湿土(3) 灌根:使用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每亩0.5~0.8斤, 或增效甲基异柳磷(17.5%甲基异柳磷) 750~1050克/公顷,浇根(4) 毒土:每公顷用5%特丁硫磷1.8~2.25千克 每公顷用5%或3%地虫硫磷颗粒剂1.5~2.25千克 3%辛硫磷颗粒剂、毒·辛颗粒剂、毒死蜱颗粒剂(5) 诱杀成虫 ① 黑光灯诱杀。

      ② 毒饵诱杀3. 生物防治 球孢白僵菌(150亿孢子/克)拌毒土撒施,每公顷3.75~4.5千克 乳状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嗜虫赛氏杆菌、线虫,二、金针虫,全世界约有8000种;我国约600~700种,为害农作物的有数十种 一) 分布与为害1. 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国内主要为害区南达长江流域沿岸,北至东北地区南部、内蒙古,西至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 以旱作区域中有机质较为缺乏而土质较为疏松的粉砂壤土和粉砂粘壤土地带发生较重,是我国中部和北部旱作地区的重要地下害虫2. 细胸金针虫:Auriotes fuscicollis 南达淮河流域,北至东北地区的北部,以及西北地区都有为害 以水浇地、较湿的低洼过水地、黄河沿岸的淤地、有机质较多的粘土地带为害较重3. 褐纹金针虫:在华北地区常与细胸金针虫混合发生,其分布特性相似,以水浇地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甘薯、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 咬食播下的种子,伤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地下茎,使之不能生长甚至枯萎死亡。

      一般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位不整齐,呈丝状二)形态特征,沟金针虫,(三)生活史和习性,1. 生活史金针虫类的生活史很长,因不同种类而不同,常需2~5年才能完成1代,以各龄幼虫或成虫在地下越冬,越冬深度因地区和虫态不同,约在15~85厘米间在整个生活史中,以幼虫期最长沟金针虫:约需3年完成1代细胸金针虫:多2年完成1代,也有1年或3、4年完成1代的2. 习性:沟金针虫: 成虫昼伏夜出 雌虫无趋光性,不能飞行 雄虫飞行力较强,有趋光性细胸金针虫: 成虫昼伏夜出 假死性 有很强的叩头反跳能力 对新鲜而略萎蔫的杂草和腐烂植物的气味有趋性 幼虫耐低温,早春上升为害早,秋季下降迟,(四)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土壤温度: 影响金针虫在土中的垂直移动和为害时期 10厘米处土温达6℃时,幼虫和成虫就开始活动,主要为害返青的麦苗和春播作物;夏季温度升高时,则幼虫又可向土壤深处转移2.土壤湿度: 沟金针虫适于旱地,其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

      细胸金针虫不耐干旱,其适宜的土壤湿度为20~25%3.耕作栽培制度: 精耕细作地区发生较轻 间作、套种面积较大的地区,由于犁耕次数较少,为害往往较重 未经开垦的荒地,饲料充足,又无犁耕影响,适于金针虫的繁殖接近荒地或新开垦的土地,虫口就多,开垦年限越长,虫口有减少的趋势五) 防治方法,参见蛴螬类防治方法药剂灌根:利用20%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对金针虫有特效,同时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诱杀成虫:在田间堆放8~10厘米的小草堆,每公顷750堆,在草堆下撒布5%对硫磷粉或5%乐果粉少许,诱杀金针虫成虫灌溉:,四、蝼蛄类,属直翅目、蝼蛄科全世界约40种,我国记载的有6种土狗子、拉拉蛄、地拉蛄一) 分布与为害1. 分布(1)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非洲蝼蛄 是世界性大害虫,在我国亦属全国性害虫,各地均有分布2)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国外,西伯利亚、土耳其等地区有发生;在国内分布于长江以北各省市区,如江苏(苏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以及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

      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种类3)普通蝼蛄:在欧洲、中亚有发生,国内只在新疆有发生4)台湾蝼蛄:发生在我国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山东省:华北蝼蛄、东方蝼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