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二十七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5页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二十七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某元素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ⅣA族,p区B.第四周期ⅡB族,s区C.第四周期Ⅷ族,d区D.第四周期ⅡA族,s区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A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恒温恒容充入Ne,容器内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D.增加B的用量,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3、把下列四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盛有10mL 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并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20mL 2mol·L-1 B.10mL 5mol·L-1C.20mL 3mol·L-1 D.10mL 3mol·L-14、与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2CH2CH2OH B.CH3COCH2CH3C.CH3CH2CH2COOH D.CH3CH2OCH2CH35、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水体污染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D.CO2和氟氯代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6、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3 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7倍,在此时间内v(H2)是A.0.1mol/(L·min) B.0.2mol/(L·min)C.0.3mol/(L·min) D.0.6mol/(L·min)7、一种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有A.原子序数为8B.在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C.在同周期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D.在同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8、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上跑出过486.1公里的世界列车最高时速,这得益于全路铺设优质无缝平滑的超长钢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钢,钢是用量较多的合金B.钢的熔点比铁的熔点高,而铁的用途更广泛C.我国在商代就开始使用铜合金D.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各成分金属的大9、一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盛有1mol 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样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N%。
M与N的关系是A.M>N B.M 下列哪些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且新平衡时氧气的浓度与原平衡不同A.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C.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氧气 D.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加入BaO216、对于溶液中的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 = 5Fe2(SO4)3 +2MnSO4 +K2SO4+8H2O 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反应的速率提高的是A.加水 B.加入同浓度的FeSO4溶液C.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易挥发液体,C为气体D、E、F、G、X均为化合物,其中X是一种无氧强酸、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A___,D___,E___,X___2)在反应①~⑦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填编号)(3)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5)该反应中每消耗0.3mol的A,可转移电子___mol18、将有机物A4.6g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gH2O和8.8gCO2,则(1)该物质实验式是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图①所示,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写出其结构简式___4)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信号也不同,根据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经测定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5)化合物B的分子式都是C3H6Br2,B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与A相同,则B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19、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2)取待测液时,用___滴定管量取填“酸式”或“碱式”)(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mL5)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1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第一次25.000.0026.50第二次25.001.5630.30第三次25.000.2226.76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mol·L-1。 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字母)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1、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NH4+、Cl-、H+、OH-四种离子,已知这种溶液中含有一种或两种溶质查资料表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氯化铵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试完成下列各题1)试推测能组成这种溶液的可能的溶质组合有__________种(填数字)2)有关这种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若溶液中离子间满足c(NH4+)>c(Cl-)>c(OH-)>c(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为NH4Cl 和NH3·H2OB.若溶液中离子间满足c(Cl-)>c(NH4+)>c(H+)>c(O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只有NH4ClC.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D.若溶液中c(NH3·H2O)>c(Cl-),则溶液一定显碱性(3)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c(NH3·H2O)(填“>”、“<”或“=”),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 4)水的电离程度与溶液中所溶解的电解质有关,如图是用一定浓度的HCl滴定V L同浓度NH3·H2O时得到的滴定曲线试分析如图所示滴定过程中的a、b、c、d各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