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海南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自测提分题库加答案.docx
30页2024年度海南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保护足趾安全鞋(靴)的作用是() A. 防御外来物体对足背的打击挤压伤害 B. 防御外来物体对足、小腿部的打击挤压伤害 C. 防御外来物体对足趾的打击挤压伤害 试题答案:C 2、损失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复查等对应措施属于事故应急管理的()阶段 A. 预防 B. 预备 C. 响应 D. 恢复 试题答案:D 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先责令() A. 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B. 限期改正 C. 停产停业整顿 试题答案:B 4、雷电侵入波造成的雷害事故很多,特别在电气系统,这种事故占雷害事故的()以上 A. 30% B. 50% C. 70% D. 90% 试题答案:C 5、下列属于安全技术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的是() A.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B. 防止产品记录仪器失控的技术 C. 设备制造技术 试题答案:A 6、现行《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负有七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C.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 以上都不对 试题答案:B 7、人长时间在()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就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 120 B. 100 C. 80 试题答案:A 8、“单位全面负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管理,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形成() A. 自我管理机制 B. 自我发展机制 C. 自我约束机制 试题答案:C 9、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日内进行职业危害申报 A. 15 B. 20 C. 30 试题答案:A 10、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签定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协议 A. 可以 B. 通过协商可以 C. 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以 D. 不得以任何形式 试题答案:D 11、加强从业人员自身()的培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是消除事故人为因素的唯一办法 A. 安全素质 B. 文化水平 C. 操作技能 试题答案:A 12、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与当日续报 A. 3日 B. 7日 C. 15日 D. 30日 试题答案:B 13、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消除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造成设备、财产破坏以及危害环境的因素而制定的具体()和实施程序的统一规定。
A. 规章制度 B. 技术要求 C. 行为规范 试题答案:B 14、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 1 B. 2 C. 3 D. 4 试题答案:B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演练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三种类型,功能演练是指() A. 针对应急救援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 B. 实战性演练 C. 调用很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 D. 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试题答案:A 16、厂内道路应符合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要求,主、次干道的最大纵坡度一般不应大于() A. 5% B. 6% C. 8% D. 10% 试题答案:C 17、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并加贴安全标签 A. 安全技术说明书 B. 使用说明书 C. 灭火注意事项 D. 储运方法 试题答案:A 18、中暑可分为()三级 A.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B.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期中暑 C. 先兆中暑、中期中暑、重症中暑 D. 中期中暑、重症中暑、轻症中暑 试题答案:A 19、爆炸下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
A. 最低浓度 B. 最高浓度 C. 常见浓度 试题答案:A 20、重大危险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临界量的的设备设施 A. 超过 B. 达到 C. 等于 D. 接近 试题答案:A 21、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时,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A. 30 B. 60 C. 120 D. 40 试题答案:A 22、作业现场的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平稳可靠,不得超过()m高度 A. 2 B. 3 C. 3.5 试题答案:A 2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方可投入使用 A. 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 B. 检测检验合格证或者安全标志 C. 安全认证标志或者安全警示标志 D. 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警示标志 试题答案:A 24、《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 操作资格 B. 许可 C. 安全 试题答案:A 25、()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A. 抢救重要财物 B. 抢救受害人员 C. 避免事故扩大 D. 尽快恢复生产 试题答案:B 26、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A. 不能防止缺氧空气被吸入佩戴者的呼吸道 B. 能防止尘粒、毒物或缺氧空气被吸入佩戴者的呼吸道 C. 仅能防止缺氧空气被吸入佩戴者的呼吸道 试题答案:B 27、作业高度在30m以上的属于()高处作业 A. 一级 B. 三级 C. 特级 试题答案:C 28、临时接地线的装接顺序是() A. 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B. 先接导体端,后接接地端 C. 不分先后 试题答案:A 29、压力表精度要符合要求,工作压力小于2.5Mpa的锅炉不应低于2.5级,工作压力大于2.5Mpa的锅炉不应低于() A. 1级 B. 1.5级 C. 2级 D. 2.5级 试题答案:B 30、一次事故造成2人死亡,15人重伤,此事故的等级是() A. 特别重在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试题答案:D 31、铅、汞属于()毒物 A. 刺激性毒物 B. 窒息性毒物 C. 麻醉性毒物 D. 全身性毒物 试题答案:D 3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
A. 可以辞退 B. 应当调离原岗位并予以妥善安排 C. 勒令辞职 D. 应当给予生活补贴 试题答案:B 33、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属于职业中毒种类的共有()种 A. 54 B. 55 C. 56 D. 57 试题答案:C 34、过滤式呼吸器的滤毒罐的有效期一般为(),所以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失效 A. 三个月 B. 半年 C. 一年 D. 二年 试题答案:D 35、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中,()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常检查 A.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B.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C.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试题答案:C 36、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经依法验收,以下关于验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验收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投人生产或者使用后尽快进行 B. 验收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进行 C. 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 D. 施工单位应当对验收结果负责 试题答案:C 37、生产经营单位若在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单位采购劳动防护用品,该单位() A. 有必备的生产条件,但没有质量体系也行 B. 没有必备的生产条件,但只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就行 C. 应具有必备的生产条件和质量体系 试题答案:C 38、下列哪些事故不属于车辆伤害事故()。
A. 车辆行驶中引起的挤压、坠落、撞车 B. 车辆停驶状态时发生伤害事故 C. 车辆运行中碰撞建筑物、构筑物、堆积物引起建筑物倒塌 试题答案:B 39、每年对在用的起重机械至少进行()次全面检查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六次 试题答案:A 40、按行政区域可划分,I级应急救援预案属于() A. 国家级 B. 省级 C. 县级 D. 企业级 试题答案:D 41、工作场所的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合格率应为() A. 70% B. 80% C. 90% D. 100% 试题答案:D 42、安全生产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是() A. 单位主要负责人 B. 财务部门 C. 安全部门 试题答案:A 43、199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将应急计划(预案)作为重大事故预防的必要措施 A. 《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 B. 《重大工业事故危险法令》 C. 《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 D. 《应急计划技术指南》 试题答案:C 4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时,如果没有戴防护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握喷筒或金属管,以防冻伤 B. 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下风向 C. 在狭小空间内灭火时,灭火后应迅速撤离 D. 扑救室内火灾时,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然后人再进入,以防窒息 试题答案:B 45、国家规定的安全色中,表示警告、注意的颜色是()。
A. 红色 B. 蓝色 C. 黄色 D. 绿色 试题答案:C 46、电气隔离法是指供电电源部分与使用的回路部分通过可靠措施分隔,让使用部门自成体系,不与其他电气回路或大地相连一般被隔离回路电压不应超过()V A. 220 B. 380 C. 500 D.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