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语法问题.doc
40页试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语法问题 中 文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学科理论建设还是教学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现象还比较严重,尤其表现在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方面 作为一门建立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等基础上的交叉学科,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然而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仍然遗留了大量传统语法研究的痕迹,具体表现为语法大纲和某些教材语法点的处理还是从语法学术体系出发,并没有完全根据学习主体的特点和需要来设计安排语法教学这些现状和学科理论所阐述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应该具有的特点相去甚远 为了具体说明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学科理论的高度来阐述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初级阶段是语法教学的关键阶段然后从微观入手,着重从初级阶段的语法大纲和教材两方面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事实证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确实存在着和学科理论相脱节的问题问题的本质可以概括为,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所遵循的还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特点和需求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这样的指导思想显然不符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为了解决现存的问题,本文认为最根本的办法便是一方面加大对汉语习得规律和汉语教学规律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把它转化为语法教学实践,应用到语法大纲的制定、教材语法点的编写和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中去为此,本文着重对如何完善语法大纲和教材创新谈了自己的看法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语法教学的初级阶段中存在的问题: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践相脱节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初步假设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现有教学语法体系的“学科中心论” 第二部分:结合对外汉语的学科背景,并通过和相关范畴的比较,分析其语法教学应该具有的特点为文后的比较分析初级阶段的语法问题作铺垫 第三部分:对语法教学的作用和特点作进一步分析,指出语法教学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其中,初级阶段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关键时期,这也是本文着重分析初级阶段语法问题的原因所在 第四部分:具体结合语法大纲和八套典型的初级阶段教材,作为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问题的手段证实现有的语法大纲和某些教材中部分语法点的处理还是从语法学术体系为出发点,带有明显“学科中心论”的倾向,不符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本应具有的第二语言教学特征。
第五部分:结论和对策结论:证实第一部分关于“对外汉语学科理论和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实践相脱节”的论断是确凿的对策:一方面要加大对汉语习得规律和汉语教学规律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把它转化为语法教学实践并针对如何完善语法大纲和教材创新具体展开讨论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ABSTRACTExternal Chinese teaching research has made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last forty years. But we should realize that it is quite common that teaching theory divorced form practices, especially in the basic grammar teaching stage As the special subject ,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for foreigners should has its characters. But the teaching practice still retains a lot from the traditional grammar researchFor example, it teaches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grammar academic system but not students’ natures and demandsThe paper wants to re-explain the grammar teaching characters and the nature. And confirms the key stage in grammar teaching is in beginning stage. The teaching practices should focus on the student’s need and personalityThe paper contains five chapters as following: Chapter one: the brief summary on the history of external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The problem in teaching grammar during the basic stage is: The theory is far away from the practices. The reason is that some teacher has the view of “ subject focusing theory”. Chapter two: analysis the characters in the grammar teaching by comparison the relative category Chapter three: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in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s of grammar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re are several stages in the grammar teaching.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is the basic one Chapter four: to prove the opinion that the grammar order and the explain in some teaching masteries and the grammar outline aren’ t suitable and practical for the teaching by researching the most popular eight booksChapter five: the conclus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he conclusion is: It exactly exists the theory divorced form practices. The countermeasure is: one is to pay more emphasis on the teaching regulation research; the other is to absorb in the former research and change the theory into the practices一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语言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法教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的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总的来说,目前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在语法教学比较关键的初级阶段问题突出表现为学科理论和语法教学实践相脱节有关对外汉语学科理论的探讨已经比较充分了,所达成的共识也不少但在具体的语法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特点作为语法教学实践重要环节的语法大纲和教材仍然遗留了大量传统语法研究的痕迹,相关语法点的处理主要还是从语法学术体系出发,并没有完全根据学习主体的特点和需要来设计安排 在对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语法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对语法教学的总体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为了行文的方便,文中的“语法教学”如没有特别说明,一般都是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一 语法教学发展概况 语法教学的回顾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1.语法教学理论的简要回顾 语法教学理论可以从语法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语法体系两个角度来考察这里的“教学语法体系”是指专门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书中所使用的语法1教学体系 (1)语法教学的指导思想 语法教学的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以什么为纲”的问题上,也可以看作是区分语法教学类型的重要标志。
回顾语法教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50年代到 70年代:以语法结构为主,同时融入直接法、听说法、功能法等因素的探索阶段此阶段的语法教学中有较明显的语言学倾向 80年代: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阶段语法教学从知识向技能逐步转变的时期 90年代:追求结构、功能、文化三结合的阶段,并开展了针对不同教学形式的教学原则的探讨1吕文华 1999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第 1页,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对外汉语事业发展,语法教学指导思想三个阶段性的变化和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中、高三个阶段的语法教学特点有着某种相似性这说明对语法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是随着留学生事业的逐步发展、教学阶段性的主要矛盾日益突出而逐步深化的而且这也和语法研究中所提出的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有着某种呼应的关系参见本文第二部分关于语法教学三个平面的章节)但总的来说,结构始终是语法教学的核心部分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法教学的指导思想虽然在不断深化发展,但本质并没有改变 (2)教学语法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雏形是在 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40多年来,这一套语法体系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沿用至今。
2尤其是 50年代到 80年代初的教材,语法体系基本保持一致据吕文华的统计,在此期间的五套典型教材中的语法点和《汉语教科书》的相同比例高达 82.2%?91.6%语法点的切分、编排和说明也相类似只是到了 90年代,在某些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局部的尝试和突破但总的来说,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大体上还是沿袭了传统语法体系的路子最明显的例证便是 96年出版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作为具有指导性的语法大纲还是带有传统语法体系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传统语法体系主要以 50年代的《暂拟语法体系》为代表它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前者谈词的构成和分类;后者谈句子的格局,主要讨论主、谓、宾、定、状、补六大成分词是基本的句法单位,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句子当时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正是借鉴吸收了语法研究的理论成果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仍占据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领域的主导地位 2.语法教学实践的简要回顾 教学实践可以分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和选择、课堂教学、评估测试四大环节语法教学也分别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具体地表现为语法大纲的设计、教材中语法点的选择、编排和说明、课堂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方法和语法测试。
为了满足3教学的需要,建国 50年来我国共出版了 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