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番茄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7272455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6.6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番茄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胡雪竹摘要旨在探讨番茄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种子晾晒方式对制种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为提高杂交番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发芽势和发芽率判断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强度,结果表明:番茄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晾晒方式等因素对番茄种子发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田间温室条件下,番茄种子发芽最佳条件为:采果部位以中部果为主,争取上部果;后熟时间应以2~3d为佳;发酵时间应以8h内为宜;种子应置阴处风干关键词番茄;种子;发芽特性;影响因素S641.2A 1007-5739(2009)03-0023-01番茄属于茄科番茄属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人们最喜欢的物美价廉的蔬菜番茄杂种优势明显,表现为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生长势强,果实整齐一致[1-4]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广泛利用番茄的杂种优势[1]然而由于番茄种子的特性,在番茄制种生产过程中,种子收获的不同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以及晾晒方式等因素对番茄种子的发芽质量有较大的影响[5,6]杨显金等[7]研究表明,坐果部位对番茄种子质量有显著影响但尚未有对番茄种子发芽力影响的研究报道笔者在田间温室条件下探讨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以及晾晒方式对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影响,旨在优化番茄种子收获时各种处理条件,为提高杂交番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制种试验于2007年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番茄制种基地3个农户制种田内进行位于东经11134′~11209′,北纬3249′~3306′,年日照时数为2 019h,年均温度15.4℃,年积温5 123.3℃,年均降雨量808mm试验土壤为潮土发芽试验于制种基地温室进行,发芽床采用制种试验地耕层土壤,土壤过100目筛,保证正常番茄育苗条件1.2供试材料试验番茄品种为112111、454和3686等3个杂交品种,均为中型果、中熟品种,由河南省农业厅提供1.3试验方法该试验2月14日育苗,3月17日分苗,4月14日定植大田(地膜覆盖)田间管理及去雄授粉工作由各农户负责在3户制种田内,选择生长健壮、管理水平、去雄授粉技术一致的植株各150株,分别在其内进行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晾晒方式等因素对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影响试验发芽率是指在常规发芽试验中第12天时已发芽的粒数占总供试粒数的百分比,即在第7天时100粒种子有多少粒出芽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试验中第6天出芽的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比按照发芽试验国标GB/T3543.4-1995,于发芽6d测发芽势,于发芽12d测定发芽率。

      1.3.1坐果部位分下部、中部、上部3个部位,上蔓第2花序为第1果位(SIII),主蔓第3花序为第2果位(SIII2),主蔓第4花序为第3果位(SIV3)的果实为代表部位1.3.2后熟度同果位果实成熟采摘后,分别进行随采随取籽和后熟1~4d取籽,然后进行芽试1.3.3发酵时间同部位果实成熟后,取出果浆,分别发酵0h、2h、4h、6h、8h、12h、24h后淘洗,然后进行芽试1.3.4晾晒方式同部位果实成熟后,采摘取籽洗净,分别置于通风花荫下晾晒和曝晒,然后进行芽试2结果与分析2.1坐果部位对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影响由表1可知,3个品种不同坐果部位对其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趋势相同上部果种子发芽势较中、下部果弱,差别较大;发芽率也较低,但与中、下部果种子发芽率差别不大从而说明在不影响制种产量的前提下,应以中部果为主,争取上部果2.2后熟度对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影响由表2可知,后熟度对番茄种子发芽力影响显著发芽势和发芽率于后熟2d、3d为最高,后熟4d最低,其次为随摘随取籽和后熟1d取籽说明番茄果实采摘后,后熟时间应以2~3d为佳2.3发酵时间对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影响由表3可知,在7个发酵时段,发酵0~8h,其发芽力没有差别,以6h为中心,向前、向后发芽力均逐渐减弱。

      说明发酵时间应以8h内为宜,使种子保持良好色泽2.4晾晒方式对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影响由表4可知,3个供试品种均表现出在通风花荫下晾干的种子发芽力比曝晒干的种子发芽力强可能原因是曝晒严重影响种子活力,降低发芽率3结论与讨论通过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晾晒方式对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可知,影响番茄种子发芽的因素在品种间无显著影响上部果种子发芽势较低,但发芽率与中、下部果的种子发芽率基本差别不大,因此在不影响制种产量的前提下,应以中部果为主,争取上部果果实采摘后,因气温情况,后熟时间应掌握2~3d为好,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烂果严重,使种子受病菌侵染失去活力或提前萌动发芽,降低发芽质量发酵时间应以8h内为宜,发酵时间过长,部分种子会因气温高,果浆中含水而在淘洗前发芽或萌动曝晒严重影响种子活力,降低发芽率,因此淘洗净后的种子严禁在太阳下曝晒,以免降低发芽率,影响种子质量4参考文献[1] 漆丽萍,李方华.番茄杂交育种技术[J].良种繁育,2006(12):48-49.[2] 司丽芹,李文香,王莲,等.不同栽培基质对西红柿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22-1023.[3] 王存纲,王跃强,张素娟.蔬菜种子发芽特性及发芽技术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1):122-123.[4] 张慧.西红柿培育壮苗技术[J].上海蔬菜,2008(3):29-30.[5] 巩振辉,张菊平.茄果类蔬菜制种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6]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7] 杨显金,郭炳旭,王爱华.番茄坐果部位对制种产量质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1997(2):33-3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