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内容安排说明(修.docx
7页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各学科课程内容安排说明……六、地理课程内容安排说明(一)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4学分,72课时必修课程为全体高中学生必学内容,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1. 地理1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 1和选择性必修1第1条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内容标准:1.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1.1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4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 3~4 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1.5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1.6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7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2. 地理2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2的“内容标准”确定, 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二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内容标准: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2.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镇空间的意义2.3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4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2.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2.6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10 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选修2、地理3和选修6三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6 学分,108 课时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的内容计划将地理等级性考试成绩用于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需要修齐选择性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其他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1. 选修2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择性必修 1 和地理2第8条“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和选修2海洋地理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海洋地理与海洋权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内容标准:1-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程1-1.3 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1.4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1-1.5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1.6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1.7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1.8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1-1.9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律2. 地理3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三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内容标准:2-2.1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2-2.2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2-2.6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2-2.7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2.8 以某些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3. 选修6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旧课标选修6环境保护的“内容标准”确定,与现行教材选修6环境保护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内容标准:3-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1.1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3-1.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3-2.1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3-2.2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3-2.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2.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3-3.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3-3.2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3-3.3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3-3.4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3-3.5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3-4环境污染与防治3-4.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3-4.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3-4.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3-5环境管理3-5.1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3-5.2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3-5.3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三)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 5 个模块,即选修1宇宙与地球、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学习成绩有可能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参考用选修课程各模块的内容,依据旧课标的“内容标准”确定,与现行教材相关内容对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