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绿色高山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27443681
  • 上传时间:2018-0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绿色高山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中试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根据城郊蔬菜基地污染日趋严重,基地面积逐年减少,城镇蔬菜消费人口激增,对绿色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利用高山资源,积极发展绿色高山蔬菜,认真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山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该技术通过了省、市专家组的评审,并获得“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评价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高山蔬菜向绿色、高效、优质方向更快地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二)项目预计目标1.总体目标严格按照“**县绿色高山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标准化生产,极力推行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发挥现有 6500 亩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核心示范作用,全面带动其余 8500 亩无公害生产基地提升到 A 级绿色生产标准,并大力开发潜在 2.8 万亩适合发展高山蔬菜的荒田荒地(80%是近几年抛荒山垅田,有不少已杂草丛生) ,力争近五年内建成华东地区颇有知名度的近 4 万亩规模的标准化绿色高山蔬菜生产基地2.阶段目标2005 年 5-12 月,由各有关山区乡镇分管领导与农办,对现有高山蔬菜基地的乡镇要进行分片落实,责任到人,做好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科技下乡与建立健全组织化程度社会化服务工作。

      对适宜发展高山蔬菜而未开垦的基地,要统筹安排,制订目标,合理规划,分步开发年底前要落实 2006 年 5000 亩新发展面积的任务到有关乡镇2006 年 1-5 月,严格按照“**县绿色高山蔬菜生产技术规范” ,进行播种育苗的种子消毒,定植大田的泥土翻耕与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工作在规模较大的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安装290 盏高效变频杀虫灯2006 年 6 月—2007 年 5 月,继续做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与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培训与科技下乡工作在资金许可的前提下,选择 1-2 个村发展高山蔬菜条件较好,但水利条件较差的基地投资兴建 1500 亩高效节水“微蓄微灌”工程以及对海拔较高、生产绿色高山蔬菜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但交通路况较差的公路进行修建并做好产品销售、流通工作在本县最大的农贸中心建立高山绿色蔬菜直销点,每批蔬菜均先检测后上柜,并挂牌经营,接受消费者与新闻媒体的监督同时,在适当时候由县委、县府组织 8 个山区乡镇书记、乡镇长与分管农业的领导、农办农技人员与重点村的书记村长到全县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村召开现场会,然后到全省著名的高山蔬菜基地参观学习返回后由各乡镇按照县统一规划在近二年内把 8500 亩无公害基地提升到绿色生产基地,开发潜在的 2.8 万亩适合发展高山蔬菜的荒田荒地,力争近五年内建成华东地区颇有知名度的近 4 万亩规模的标准化绿色高山蔬菜生产基地的总体目标,各自分解任务,逐村落实到户。

      该项工作的成绩将列入县委、县府对有关 8 个山区乡镇年终考核分之中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3.1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 38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50 万元3.2 项目投资年度使用计划:2005-2006 年 280 万元,2007 年100 万元3.3 项目资金筹措方案:按照转化资金、地方财政匹配资金与自筹以 1:1:1 比例筹集(其中要求转化资金 100 万元,地方政府匹配 100 万元,自筹 180 万元)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该项目在**实施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即既有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又有领导的重视与群众的愿望西北山区,山高林茂,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夏秋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荒田荒地多,种植高山蔬菜已有一定规模与基础,对进一步发展绿色高山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耕地资源与无污染的环境资源通过引进和推广抗病虫的良种和先进的农业综合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病虫害技术、 “微蓄微灌”与杀虫灯和先进的栽培管理、合理的肥水管理等实用技术的集成组装,形成了适合**高山环境条件的成熟配套的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以及已制订出的一系列**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把“**县绿色高山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的要点编制成长久性广告牌悬挂在全县重点高山蔬菜乡村的显眼墙壁上。

      同时把技术规程印发到高山蔬菜专业户手中,使他们清楚了哪些农药可以用,哪些农药绝对不能用,可以用的农药安全间隔期为几天,怎样做才能达到绿色蔬菜的标准该技术成果通过省市市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审,并获得“综合水平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高度评价同时,科技推广网络、生产、流通服务组织比较健全,现已建立六个高山蔬菜专业协会,三个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与杭州、上海、江苏的几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本县领导也十分重视,今年县委、县府专题下文将发展高山蔬菜列为四大产业带之首因此,该项目在**实施,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二)项目创新点1、充分利用高山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的自然资源和无污染的环境资源,严格按照 GB/T18407.1 标准建立高山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制订并实施一系列 A 级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并把技术规程要点制成永久性广告牌悬挂在重点村显眼的墙壁上,以做到家喻户晓2、集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引进和筛选了优质多抗的优良品种;研究与推广了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先进技术;特别是在严格清园制、实行轮作制和每茬种植前增施石灰中和酸性减少病虫害和采取有效措施集中连片栽培,防止粮菜混种而造成高毒农药交叉污染;利用夏季高温烈日,采取翻土灌水盖膜增温达到灭菌杀虫的致死温度;利用山区冬季严寒和害虫入土休眠越冬,进行翻土破坏越冬场所,使昆虫体液结冰冻死等方面有创新。

      3、因地制宜科学播种根据夏季气温随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递减 0.6℃的特点,合理安排不同海拔区域种植不同蔬菜品种和同品种的不同播种期而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特别是去年在海拔 300米左右的区域试种蔬菜取得成功后,冲破了原来高山蔬菜定义的高度概念,大大拓宽了高山蔬菜种植范畴,丰富了高山蔬菜生产技术的理论4、建立健全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体系近年来我们在全县先后成立了 6 个高山蔬菜协会,三个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这些协会、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交流、产品销售、基地与品牌建设上的作用,形成会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共同维护好事关会员切身利益的高山绿色蔬菜这块无形资产牌子的自觉性,使其在今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出难以估量的作用切实落实村级高山蔬菜绿色生产责任人制度我们采取了哪个村具备种植高山蔬菜条件,并积极要求发展高山蔬菜的,我们要求村里必须落实一名村支部或村委主要负责人作为该村绿色蔬菜生产的责任人5、有效地保护了饮水源区域的环境,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生态效益显著杭坪镇是**县城 15 万人口饮用水的集雨区域,自发展高山蔬菜将原来的水稻田改种旱作瓜菜后,既节省了 80%的用水量,又大大减轻了用于水稻的化肥、农药随排水而流入自来水蓄水库的污染程度。

      特别是在安装高效节水“微蓄微灌”工程后,用水量比水稻节省了 90%以上,基本上克服了水土流失,农业污染等问题三)知识产权状况本项目的技术来源于**县蔬菜办公室(**蔬菜技术推广站)应用研究的《**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的成果,其知识产权归**县蔬菜办公室(**蔬菜技术推广站) 县蔬菜办公室(**蔬菜技术推广站) ,是承担全县蔬菜基地的开发、建设、保护、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技术力量较强,近几年对开发高山蔬菜进行了全方位的服务,全过程的指导和具体地研究 《**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研究》课题被列为**市科技计划项目,并于 2005 年 5 月通过了由**市科技局组织的省、市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1)应用和推广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应用与推广农业综合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随着对绿色高山蔬菜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引进推广对人畜毒性很低,对天敌影响很小,对环境污染相容性较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推广应用农用抗菌素的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推广阿维菌素(灭虫灵) 、依维菌素、菜喜、BT 等防治叶菜类、茄果类、瓜类害虫效果较好。

      同时,积极提倡尽可能少用化学农药,对虫口基数较少的不必见虫就喷,力求保持天敌与害虫间的自然平衡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有:1、地膜覆盖防治技术利用地膜的密封阻隔性,可切断部分害虫的入土化蛹或越夏途径,如蓟马等也可阻止有些害虫羽化出土同时,利用黑色地膜的遮光性,能有效抑制杂草的滋生,减少病虫害寄生环境覆盖地膜还能降低多雨天气下的土壤湿度,对减轻绝大多数喜湿环境的病害效果显著2、频振式杀虫灯除虫技术去年通过我们对我县高山蔬菜基地安装了杀虫灯,对杀虫灯的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与研究,认为在山区应用杀虫灯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并科学合理使用杀虫灯,确实是高山蔬菜绿色生产较为理想的、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物理防治技术减少了农药污染,提高了产品的绿色程度,改善了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显著3、高山蔬菜“微蓄微灌”技术高山蔬菜“微蓄微灌”技术是在地势较高处建造一定大小的蓄水池(或利用山塘、水库) ,利用自然高差产生水压,采用塑料输水管和安装在菜地里的滴灌管把滴水均匀而准确地输送到植株根部,既能有效地满足蔬菜对水分的需求,又能高效地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降低湿度而有效地抑制病虫杂草的滋生。

      微灌技术是通过输水管从蓄水池将无污染的水直接流到蔬菜根部,避免了传统漫灌带菌随水传播的弊端同时,微灌仅在根系密集区滴水,根系以外的范围水分很少,大部分地表保持干燥,改变了传统漫灌易造成杂草滋生现象,减少了有些病虫越夏越冬的场所,从而提高了蔬菜的绿色程度4、积极推广土壤消毒我县高山蔬菜自 96 年开发以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复种指数不断增加,使土壤中病菌虫卵积累增加,对下茬蔬菜生产造成威胁,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减产而采取土壤处理可以较好地控制土传病害的传播蔓延,为此,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①高温处理利用超出病、虫、草等有机体所能忍受的极端高温杀灭病虫草害是物理防治的方法之一当高温烈日的夏季来临时,利用闲茬深翻土壤,深翻前将田间的枯枝残叶清除,然后每亩均匀撒施 50 公斤生石灰,灌水至淹没泥土时,盖膜 2-3 天,使田间水温高达 60-70度,即能有效杀死土壤中的多数病菌害虫与杂草种子,如青枯病的病菌致死温度为 52℃,瓜类枯萎病病菌耐热高限为 34-36℃,瓜类疫病耐热高限为 35℃,霜霉病病菌在 45℃时就起到抑制作用②低温处理利用冬季高山寒冷气候进行空闲田深翻,以冻死休眠害虫与虫卵,减少第二年的虫源基数而减轻虫害。

      如菜青虫、银纹夜蛾、猿叶虫、瓜绢螟、黄守瓜等均以蛹和成虫在土层中越冬冬季深翻土壤后,蛹和成虫翻出土层,暴露在零下 6-8 度低温时,可使昆虫体液结冰冻死5、大力推广栏肥堆制发酵灭菌杀虫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于需肥量大,伤根易发病的茄果类、瓜类基地在过年前结合家庭清洁卫生时,把猪栏、牛栏、羊栏或鸭栏中所有栏肥全运堆到菜地一角,挖洞 30-40 厘米,堆放栏肥 1.5-2 米高,上覆盖塑料薄膜,再盖上泥土压紧,任其发酵产生高温 70-80 度,以充分杀死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等,经过 2-3 个月充分发酵腐熟后的栏肥其可吸收利用率大大提高,对蔬菜产生肥害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少同时,积极引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竭力推广生物农药、生物液肥与先进的防病除虫技术2)制订与宣传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了规范生产,统一标准,对已制订出“**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 “**县绿色高山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县高山蔬菜四季豆 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