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知识点整理1参考.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237832922
  • 上传时间:2022-0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成长纪事第一课 《表哥驾到》一、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反映家庭教育问题的小说,通过“我”、表哥、妈妈和大姨四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反映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一种倾向:家长往往以肯定别人的孩子来刺激自己的孩子,以求孩子进入自己设置的“模式”,进而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反而强化了孩子的心理压力,约束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二、文学常识秦文君,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等三、内容理解1、体味“驾到”的含义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驾到”一词一般用在达官贵人身上,特别是皇帝身上;这里用“驾到”表现了“我”对妈妈隆重接待表哥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有调侃、有反感,有对表哥的好奇与羡慕2、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文中的四个人物构成了多种对比关系:“我”和表哥的对比,妈妈与大姨的对比,“我”与妈妈的对比等这些对比不断地引发读者思考一些具体而深刻的问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地位、思想和性格;而且这些对比也构成了种种矛盾冲突,使小说的情节更为生动。

      3、本文刻画人物夸张的、个性化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时有什么作用?刻画心理活动,突出人物性格四、词语积累咒语、反差、嫌弃、校正、悲怆、抬举、捋平呼风唤雨、如数家珍、提心吊胆、相貌堂堂、滔滔不绝、恨铁不成钢、不屑一顾、称兄道弟、平易近人、饶有兴致、一如既往、勾肩搭背、彬彬有礼、不负众望、难兄难弟、相见恨晚第二课《顶碗少年》一、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叙述一位表演顶碗的少年在接连两次失误的情况下,努力拼搏,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赞扬了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也表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鼓励和支持二、文学常识赵丽宏,当过《萌芽》杂志编辑三、内容理解1、课文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用简单的议论引出下面的故事第二部分(第2-7段)写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和最后成功的杂技表演第三部分(第8段)写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2、课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如少年两次失误和最后成功,既有对少年神情变化的正面细致描写,又有观众的表情、神态的侧面烘托,给读者以强烈的现场感和丰富的审美体验3、作者在文中花三次写到“金边红花白瓷碗”,为何要这样写?运用了反复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四、词语积累萦绕、惊羡、歉疚、屏住气、不知所措、相仿第三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课文。

      作者运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自己年少时经历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他与好友杰里等五个男孩爬悬崖的故事作者是通过回忆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这篇课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次历险,但通过一个生活细节表达了我成长过程中的生命体验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战胜了自我,悟到坚忍不拔、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困难的人生哲理二、词语积累训诫、嶙峋、小心翼翼、头晕目眩、啜泣第四课《伤仲永》一、中心思想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辩证关系二、文学常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三、内容理解1、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第二阶段 十二三矣,令做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揭露了仲永父亲的贪财和无知第五课《周处》1、 中心思想本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周初年少时,粗暴强悍,被同乡人认为是本地三害之首,当他知道后有了悔改之意,并且找到陆机陆云,陆云的一番话使他痛改前非,自勉自励,“终为忠臣”。

      文章皆陆云的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二、文学常识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世说新语》三、内容理解1、作者是怎样写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的?作者写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首先是用概括的语言直接叙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接着,又将周处与蛟、虎并称,“义兴人谓为三横”,而特别点明周处“尤剧”,这就充分说明了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的情况2、如何评价周处? A、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甚于蛟与虎 B、周处杀虎斩蛟表现出无比的勇猛 C、当周处意识到自己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D、周处走访名士,遵从指点,终为忠臣3、“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夕可死矣意思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第二单元 故乡情思《社戏》作者鲁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崇敬的笔名1词语读音与意思:归省 行辈 惮 撺掇 凫水 撮 棹 楫2景物描写的作用(借助嗅觉、视觉、听觉)展示清新优美的乡村图景;借景写情(舒畅、兴奋之情) 抒发热爱农村的情感烘托行船之快3人物性格特征双喜 阿发 迅哥儿 4课文思想内容描写了农村的自然景色,歌颂了农民孩子的纯真品格。

      5知识卡片戏剧四种角色:生 旦 净 丑《滹沱河与我》1作者牛汉:当代作家、诗人2词语意思光景 密密匝匝 吞噬 拽 瞅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正面描写: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蠕动;千千万万匹野兽;飞奔;密密匝匝;空悬淹没一切;狂吼等写出了滹沱河惊心动魄的气势侧面烘托:写狗的情态;人们的呼喊声;祖母拦阻我;姐姐寻找我等,侧面烘托滹沱河来势汹涌4思想内容叙述了作者幼年时对家乡的河----滹沱河产生的一段不解情结,抒发了热爱家乡的深挚情感第三单元 唐诗精华(下)杜甫诗-----《石壕吏》1、 文学常识:选自《杜工部集》,杜甫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唐代诗人著有《三吏》《三别》2、内容理解:老妇致词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人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的牺牲第三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的现状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去河阳※首句“暮投石壕村”, “暮”字、“投”字、“村”, 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独与老翁别”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本文赞扬了老妇自情应役的精神,对统治阶级的爪牙的残暴给予了含蓄的揭露※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注音:  壕(háo)  吏(lì)  邺(yè)  逾 (yú)  戍 (shù)  妪 (yù)  役(yì)  炊(chuī )  咽(yè)杜甫诗---《又呈吴郎》“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尾联由近及远,由老妇人联想到整个社会,揭出她的贫穷是由于“征求”,由于战乱表现出作者对平民的同情和关爱杜甫诗---《登岳阳楼》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秀丽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白居易诗----《放言五首》文学常识:选自《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卖炭翁》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正是阐明:对人或事物要得到全面的本质的认识,就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或考验,要以历史的眼光去衡量、去判断,决不能根据一时一事就轻率地下结论白居易诗----《卖炭翁》 白居易: 内容理解:“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手)、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鬓发是灰白,十指是乌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他们走到卖炭翁前,手持文书凭证,装模做样,自称是奉旨办货说着,就让车子掉转方向,吆喝着牛,往北边皇宫方向赶去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出色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

      这是一首讽谕诗作者以个别表现一般,目的是要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常被人引用 反映出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代诗人《题破山寺后禅院》吟咏的是佛家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隐含的是空门禅悦奥妙的顿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抓住了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的描绘了山寺的幽深、清寂的景色,成为历代读者赞赏的名句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以动显静,以钟磬音轻轻回荡,映衬山寺的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无题》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联最为人称道,它采用了比喻与双关的表现手法,丝,即是思,蜡烛之泪与相思之泪,蜡烛有心“替人垂泪到天明“,此处烛泪却是把自己燃烧至死的决心一种缠绵至死的执著,一种无怨无悔的钟情,将人带入一种人生境界,这心声几乎就是誓言,至死不愉的表白这种彻底的感伤,深情至无以复加的地步,爱情升华到以一种彻底地牺牲精神来代替。

      第四单元 山水清韵第十五课《壶口瀑布》1、 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通过写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品格,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忍刚强的民族精神二、文学常识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是我国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三、内容理解第一次(1-2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