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C控制图相关知识测试题(答案1).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397780
  • 上传时间:2018-07-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5.5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SPC相关知识培训后测试题(答案)第 1 页 共 4 页一、填空题(每空 2.5分,共 10分) 1. 第一张控制图是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在 1924 年 5 月 16日提出的不合格品率( p)控制图2. SPC是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并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3. 控制图是对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 记录和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 计量值控制图中的控制总体均值的图与控制波动的图必须联合使用,这是由于计量值数据一般服从正态分布,而描述正态分布的分布参数平均值 (μ) 与标准差 (σ)是相互独立的 √) 2. 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一般定在公差上下限的数值上 ×) 3. 当控制图表明过程处于一种受控状态时,过程就会输出符合规范的产品 ---------------------------( ×) 4. 质量特性有波动是正常现象,无波动是虚假现象;彻底消灭波动是不可能的,但减少波动是可能的;控制过程就是要把波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超出范围就要设法减少波动并及时报告,迟到的报告有可能引发损失,是一种失职行为。

      √) 5. 在X图中有 15个连续点在± 1σ控制界限内,这一过程处于完全稳定状态,应尽量保持这种状态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4 分)1.RX控制图应用中(A) A. 应先分析 R 图,待判稳后再分析X图B. 应先分析X图,待判稳后再分析R 图C. 两图分析无所谓先后D. 两图必须同时分析2. 在涂装前处理阶段检测除锈槽的总酸度的含量,应采用(D) A.P控制图B. nP控制图C.c控制图D. X-Rs 控制图3. 对于一个稳定的生产过程绘制的X控制图,已知当样本为2时,其 LCL=10.0,UCL=12.0问当子组样本量增加到 8时,X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应该(B) A.LCL=10,UCL=12 B. LCL>10,UCL<12.0 C. LCL>10,UCL>12.0 D. LCL=2.5,UCL=3.0 控制限距离依据 3σ原理确定的,对同一过程而言, 样本量越大, 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越小 (σX= n) ,因此,X图的控制限第数 A2与样本量 n 有关,n 越大,A2值越小,上、下控制限与中心线的距离越接近4. 铁管车间竹节管轮槽深度是关键质量特性,SPC人员确定的数据收集计划为:样本量n=15pcs,抽样间隔 1.5小时,数据类型为计量型。

      请判断该计划适用于控制图的是?(B) A. 适用于RX控制图,不适用于SX控制图B. 适用于SX控制图,不适用于RX控制图C. RX控制图和SX控制图都适用无差别D. RX控制图和SX控制图都不适用,应用P 5. 在使用均值—极差控制图或均植—标准差控制图监控生产特性指标时,样本量的大小和抽样的频率的选取很重要抽取样本的基本原则(C) A. 样本含量一定要与产量成比例B. 过程能力指数 Cp 和 Cpk 越高,样本含量越大SPC 的定义控制图的定义工作备忘录中首次提出规范(公差) 是用来区分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的分界线,而控 制图的控制界限是用来区分过程是否受控的分界线也即区分 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分界线,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由于以下原因所致:①测量数据不准确,没能准确反映数据的波动;②数据分层不当;③控制图 使用太久而没有加以修改,以致失去了控制作用由于无论是对子组极差还是子组平均的解释能力都依赖于件间变异的估计,故应首先分析R 图控制对象为连续体 ,均匀体,子组大小为1,每个子组只有一数据当子组大小 n>9时,极差对数据的利用效率大为减低,需要应用标准差S来代替极差 RSPC相关知识培训后测试题(答案)第 2 页 共 4 页C. 样本子组内差异只由普通原因造成,样本子组间差异可能由特殊原因造成D. 样本含量只能选取5 个6. 控制图应用中的犯第一类错误是指(A) 。

      A. 生产正常,但点子偶然出界,判异B. 过程异常,但点子排列未显异常,判稳C. 控制限计算有错误D. 选择控制图不当,未指明数据类型7. SPC的作用中没有(B)功能A. 判断过程的异常B. 进行诊断C. 及时告警D. 评估和监察(监控)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产品质量特性落在大于(μ+ 3σ)一侧的概率为 0.27% B.处于受控状态的过程中,只有偶因没有异因C. 过程中只有偶因没有异因时产品的合格率可以达到100% D. 统计稳态下,过程不会产生不合格品9. 统计质量控制的奠基人(A) A. W〃A〃Shewhart & H〃F〃Dodge B. H〃F〃Dodge & H〃G〃Roming C. H〃F〃Dodge & Joseph Juran D. Joseph Juran & W〃A〃Shewhart 10. 休哈特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B)的显示图A. 必然因素与正常因素B. 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C. 必须因素与异常因素D. 正常因素与异常因素 随机变异非随机变异备注 又名正常波动 / 偶然波动简称偶波)异常波动(简称异波) 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 (因素)一般原因 / 偶然原因 / 随机原因 偶然因素或随机因素异常原因 / 可查明原因 / 系统原因 / 特 殊原因 / 异常因素或系统因素11. 在统计控制状态下,控制图上描点超出上、下控制界限的概率是(A) 。

      A. 0.27% B. 0.135% C. 4.5% D. 2.3% 正态分布 N(μ,σ2)的概率特性界限μ± kδ界限内的概率( %)界限外的概率 μ± 0.67δ50.00 50.00 μ± 1δ68.26 31.74 μ± 1.96δ95.00 5.00 μ± 2δ95.45 4.55 μ± 2.5δ99.00 1.00 μ± 3δ99.73 0.27 μ± 4δ99.993 0.0063 在纯粹出于偶然打点出界的场合,根据打点出界判断生产过程异常就犯了虚发警报的错误,这种错误 就叫第一种(类)错误(虚发警错误——虚警),常用将犯第一种错误的概率记为α此类错误将导致 对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去无谓寻找原因而导致成本增加 如果生产过程有了异常 ,产品质量的分布偏离了典型分布,可是总还有一部分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在上 下控制界限之内的如果抽取到这样的产品进行检验,那么这时由于打点未出界而判断生产过程正常, 就犯了漏发警报的错误这种错误就叫第二种错误(漏发警错误——漏警),亦称取伪错误常用β表 示,一般β值要比α大此类错误将导致不能对已发生异常的过程发生警报,引起废、次品增加的损失统计过程控制自从创始以来,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阶段英文名称中文名称提出理论应用第一阶段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过程控制W〃A〃Shewhart 3σ原理告警第二阶段SPD(Statistical Process Diagnosis )统计过程诊断诊断理论已进入实用性阶 段第三阶段为SPA(Statistical Process Adjustment )国外称为算法的 统计过程控制正在研究中SPC相关知识培训后测试题(答案)第 3 页 共 4 页12. 分析用控制图的调整过程即是(D)不断改进的过程。

      A. 技术B. 工序C. 状态D. 质量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 56分,不选或选错无分,正确答案而少选可适当给分)1.在过程处于稳态下,由于控制图打点出界,从而判断过程异常,则(A B C) A. 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αB. 发生了第一类错误C. 过程无系统因素的影响存在D. 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β2.应用计量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有( B C)A. 控制对象不能定量B. 控制对象能够定量C. 生产过程具有重复性D. 生产过程不具有统计规律性应用控制图的条件1 生产过程相对稳定2 能定量化的描述3 数据分布的可重复性4 控制对象的单一性 (通常一张控制图只能控制一个受控对象) 5 作控制图时,有一个样本总量N 的问题,即合理确定子组容量(大小) ,一般要求取 k=20~25 个 样本,子组数最好大于25(即 k>25) ,总样本量 N 应在 100个以上,才能保证有效性3.为使控制图能够正确反映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应注意(A B C ) A. 合理确定取样间隔B. 合理确定子组容量(大小)C. 子组数最好大于 25(即 k>25)D. 可以剔除不明原因的异常数据4.如果控制对象只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两种结果,则可采用(B D) 。

      A. X控制图B. nP或 Pn 控制图C.R 控制图D. P 控制图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C D) A. 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过程合格率最高B. 处于技术控制状态的过程是合格率满意的过程C. 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过程合格率较稳定D. 只有同时具备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的过程才能长期保证顾客满意荷兰学者维尔达( S.L.Wievda )把过程能力指数满足要求的的状态称作技术稳态状态统计稳态(控制图判断)稳态非稳态技术稳态(过程能力指数Cp)稳态ⅠⅡ非稳态ⅢⅣ6.对控制图原理叙述正确的有(A B C D) A. 控制图原理的第一种解释, 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即小概率原理: 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若发生即判异常B. 控制图是假设检验的一种图上作业,在控制图上每描一个点就是一次假设检验C. 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D. 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7.常规控制图的排列不随机,常用判异准则有(A B D) A. 一点在 A 区之外B. 连续 6 点递增或递减C. 连续 8点在中心线同侧D. 连续 3 点中有 2 点在同一侧的 A 区8 项(大)判异准则检验 1: 1 个点落在 A 区以外首先确定了控制图的类型,n 有没有固定 ,在子组样本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才能应用 nP或 Pn 控制图SPC相关知识培训后测试题(答案)第 4 页 共 4 页检验 2:连续 9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检验 3:连续 6 点递增或递减检验 5:连续 3 点中有 2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 区以外(即 A 区)8.在统计控制状态下(A B C D) 。

      A. 对产品有完全的把握B. 生产是最经济的C. 过程的变异最小D. 过程处于统计稳定状态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A.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生产环境、工艺、原材料、机器、测量系统和人员B.常规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C.若过程正常,则控制图上的点子超过UCL 的概率只有 1%左右D.异常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而偶然波动则可以消除 从微观角度看,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来自主要的六个方面,即5M1E——工序六大因素(人Man、机 Machine、料 Material 、法 Method、测 Measurement 、环 Environment) ;若过程正常,则控制图上的点子超 过 UCL 的概率只有 0.135% 左右;完全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在技术上有困难或在经济上不允许(不值得), 异常因素易于消除或减弱,在技术上不难识别、测量,且采取措施不难消除,在经济上也往往是允许的, 是必须消除的 10.选用控制图时,应考虑(A B C D) A. 控制图的检出力大小B. 取样难易程度C. 取样的经济性D. 检验数据的类型E. 公差范围 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