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级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6003507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2.2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级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右图所示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一种激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当某人从炎热环境进人寒冷的环境中时,①的分泌减少,③的分泌增加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当人体缺碘时①和②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D.给某人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参考答案:C2. 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   参考答案:C3. 正常人的染色体是46条,在以下细胞中,可能找到2个X染色体的是   (  )  ①精原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数精母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①③④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⑥参考答案:D4.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源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参考答案:C5.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参考答案:B6. 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

      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参考答案:C7. 如图是遗传病系谱图若图中Ⅲ3与一有病女性婚配,则生育病孩的概率为(    )A.1/4          B.1/6       C.1/3         D.1/8参考答案:C8. 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互损伤,可能导致的是(     )   ①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9. 若判定运动员在运动时肌肉细胞是否进行了厌氧呼吸,应监测体内积累的A.酒精             B.乳酸        C.CO2             D.O2参考答案:B10. 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依次为 A 23对、46个、92个              B 46个、46个、92个C 23对、92个、92个              D 46个、23个、46个参考答案:C 11.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参考答案:B12. 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  B.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组成D.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参考答案:A13. 人的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激素    C.纤维素    D.CO2参考答案:C14. 图1是太阳光的光谱;图2是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体仅存在于植物茎叶等绿色组织的细胞内,种子萌发过程中叶绿体的分化依赖的关键环境条件是     .绿色植物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     .(2)由图1 分析,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的波长范围是      .(3)图2中第10天时,幼苗光合产生的氧气量    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4)温室中1~10天之间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光照   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2)390~760nm(3)等于(4)先是只进行呼吸作用,随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氧气量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据图分析:第10天温室内氧气浓度最低,此点水稻幼苗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随着萌发天数的增加,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氧气含量上升,在第17天左右温室内的光合速率又等于呼吸速率,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种子萌发时光照依赖于叶绿体的分化.由于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绿色植物叶片呈绿色.(2)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的波长范围是可见光的波长390~760nm.(3)第10天时温室内氧气浓度最低,此点水稻幼苗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幼苗光合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4)温室中1~10天之间,水稻种子先是只进行呼吸作用,随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氧气量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所以氧气浓度下降.15.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参考答案:C16.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观察实验现象;③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④向各试管注入1mL唾液并摇匀,并在各自的温度下静置5min; ⑤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温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C.①→④→⑤→③→②                 D.①→⑤→④→③→②参考答案:D17. 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内不能被浆细胞识别 B.记忆细胞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C.吞噬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免疫系统有防御功能,而没有调节功能参考答案:B18. 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不能初步推测得出的是A.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参考答案:A19. 某遗传病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只能生男孩推测该病的遗传为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参考答案:C20.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参考答案:D 2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B.甲与乙、乙与丙是竞争关系C.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D.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参考答案:A【考点】F7:种间关系.【分析】1、从图解中可看出,当乙数量增加时,甲的数量随之增加,当甲的数量增加时,使乙数量减少,可推断甲与乙为捕食关系,同样推断乙与丙为捕食关系.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的书写:以生产者开始,最高级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而图中无法判断甲是否为生产者,则不能判断是否构成一条食物链.【解答】解:AB、从图解中可看出,当乙数量增加时,甲的数量随之增加,当甲的数量增加时,使乙数量减少,可推断甲与乙为捕食关系,同样推断乙与丙为捕食关系,A正确,B错误;C、因为从图解中不能确定甲为绿色植物﹣﹣生产者,C错误;D、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终点是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但此题不能确定甲为植物,是生产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个关系,了解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题目难度中等.22. 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B. 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C. 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 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泌尿和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故A正确。

      内环境中的养料和废物需要来血液运输,故B正确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排出多余的CO2使内环境稳定,故D正确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符合题意本题选C考点:内环境稳态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23.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量为1000~2000mL,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则尿液不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此时人体组织中(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多,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参考答案:A【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了不喜欢受阻等都会引起组织水肿.【解答】解:尿量减少,代谢废物就会在体内积累,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多,则淋巴增多.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4.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参考答案:A25. 糖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