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45222五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Word版.doc

38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165309285
  • 上传时间:2021-02-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7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1 课 题 1、让自己更快乐课时1课时执教者杨福稳导学目标 1、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2、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 3、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导学重难点 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导入新课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事情,有的是让我们感到开心,有的是让我们感到伤心,那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到开心,哪些事让你感到伤心的探究新知 二、小品表演,分组讨论 师:对了,都是我们的情绪,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请大家观看小品由两个学生表演小品:小华:“我们刚刚上完体育课,瞧我们满头大汗小伟:“我也是,真是又渴又累小华:“哈哈!我的桌子上还有半杯水呢?太好了!”咕嘟咕嘟喝下去小伟:“唉,怎么只剩半杯水?”也咕嘟喝下去 (学生分组讨论 师(小结):刚才每一组的同学都认真地讨论,并且发言都很好小华和小伟由于想法、感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想法产生了情绪。

      那么,是先有想法还是先有情绪呢? 三、尝试助人,改变想法 师:当我们不开心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么快乐就自然来下面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让他们换个想法,也快乐起来请同学们先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讨论 四、探讨方法,学会宣泄 师:可能有的同学也许会说,假如我换个角度想,还是不开心,心里特别难受,我应该怎么办呢? 师:如果同学们以后发现你认为好的情绪宣泄方式,可以与大家互相交流通过这节课大家都知道当自己不快乐时,可以换个角度想,或进行情绪宣泄,让自己更快乐巩固总结 总结: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各种方法的探讨及其应用这是一次活动所无法完成的因此,在引导学生探讨各种宣泄方式的基础上,将活动延伸到课后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板书设计 第1课 让自己更快乐 1、情绪发展的特点2、自我调控 3、助人为乐 教后反思 五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2 课 题 2、面对考试,你紧张吗?课时1课时执教者杨福稳导学目标1、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2、对考试漠不关心,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是目前某些小学生对待考试的不正常心理,同样应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引起足够重视导学重难点 消除过度紧张心理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导入新课 1、 做游戏,初步体验 ⑴师述: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 ⑵述:让独木桥升高些我们再过一次桥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 ⑶让同学们谈体会,述: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 探究新知 2、 引导学生: 师述:其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 ⑴问: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出示:考试 ⑵问: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⑶让同学们讨论:(4人一组) ⑷交流,你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自由谈) ⑸出示图片 3、 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两种途径:一是自我调节 ⑴ 老师介绍:有三种减轻紧张情绪的简便技术。

      出示: A、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 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 C、自我暗示:“冷静,放松”并与深呼吸协调进行 ⑵ 做自我调节操 放轻音乐 闭上眼睛,松松头颈,松松肩 操练时身体要放松,闭目,呼气和吸气要充分 二是什么? ⑴ 听故事,明理 A、放录音,听故事 (故事内容略) B、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C、小结: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多么重要 ⑵ 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B、学会自我调节C、考试增加自信心 ⑶正确指导: 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图表,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4、 小结: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 5、 实践:“做个小记者” 用学到的方法,采访身边老师,并谈谈体会巩固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板书设计 第2课 面对考试,你紧张吗? 1、自我调节2、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3、考试增加自信心 教后反思五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3 课 题 3、学习的磁石课时1课时执教者杨福稳导学目标 1、了解兴趣的作用 2、初步掌握培养兴趣的方法 3、学会快乐地、有兴趣地学习导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培养兴趣的方法教学准备 名人名言 名人故事 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导入新课 一、故事说名人 ⑴听老师讲故事昆虫通”法布尔 和 波兰的女儿玛丽.居里” ⑵你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吗? ⑶你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探究新知 二、探求成才路, ⑴你知道哪些名人也是从小时候的兴趣走向成功的? ⑵在我们身边,你发现谁有哪方面的兴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⑶学生说说自己身上的兴趣故事及收获。

      三、调查你我他 在我们这些同学中又有多么人对学习感兴趣呢,一起来看看我们课前的调查结果吧! (课件展示) 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有______人(师:请继续保持) 学习兴趣一般的有______人(师:看来这些同学还应进改善了) 有厌学倾向的有______人(师:要制定对策,迎头赶上了) 四、心灵碰碰车 ⑴、看来我们班喜欢学习的人不少,不喜欢学习的也有,能跟同伴们说说你的理由? 请小组长组织好记录员分别做好记录 小组讨论和交流 ⑵、各小组代表跟全班同学交流 五、心灵聚论坛 ⒈小品表演:《厌学》 2、讨论交流,给厌学开处方 3、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4、心灵启迪 师:你认为-------组开的处方最有特色的是什么? 你认为-------组开的处方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巩固总结 六、心灵俱乐部:缓解压力小活动 七、鸡汤润心灵 师:活动结束之前,老师特地熬制了一锅心灵鸡汤送给大家补补身体,希望你们喝下鸡汤后更热情地迎接学习板书设计 第3课 学习的磁石 1、了解兴趣的作用 2、初步掌握培养兴趣的方法。

      3、学会快乐地、有兴趣地学习教后反思五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4 课 题 4、在竞争中进步课时1课时执教者杨福稳导学目标 1、认识合理的竞争、高尚的竞争,了解竞争的意义 2、掌握竞争的方法 3、培养与人与己的竞争意识,懂得竞争需要实力,没有实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就会在竞争中失败导学重难点 掌握竞争的方法教学准备 事先设计的有关录像片段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导入新课 一、播放录像片段: 录像镜头一:五(1)班的学生看到五(2)班在卫生竞赛中得满分,趁人不备,在他们的包干区内丢下几张小纸屑 镜头二:五(1)班的代表欣喜地接过少先队大队部颁发的卫生流动红旗 1、学生自由讨论目击镜头 2、教师小结:从刚才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五(1)班那位同学的做法是不对的,这种行为损人利己 探究新知 二、评一评:下列这些竞争的方法对吗? 1、小明学习成绩不好,邻居小强学习用功,成绩优异,小明经常去找去找小强玩,还把小强带到家里打游戏机,小强的学习退步了 2、考试中,红红为了超过好友方芳,事先准备一些答案抄在小纸上。

      3、在学校组织的抽测比赛中,中队长作主把其中两个差生换成了别人,获得了比赛的优胜 4、应用题竞赛场上,陈川轻松地解答完前面的题目,可在解答最后一题时遇到了麻烦,急得他脸上直冒汗不,我一定要解出来,否则我赢不了俞悦于是,他把头伸向了旁边那位同学…… 教师小结:用不正当的方法进行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即使赢得了胜利,也是不光彩的,这一行为损人又害己,我们千万不能学 三、学习奥运会举重运动员占旭刚的事迹 教师小结:举重比赛最能体现公平竞争这一原则,此类比赛都在同一个重量级的运动员之间举行,占旭刚叔叔能连续在两届奥运会举重比赛中勇夺金牌,靠的就是自己的实力 四、学习林巧稚的故事,讨论你觉得他这样做值得吗? 五、简述校园之星评比活动规则,写写自己的竞争计划书 六、送你一句话:正确地估量自己,凭实力去参与竞争巩固总结 七、小实践: 1、举行小组扳手腕比赛,测一测自己的力量 2、休息日去人才市场走一走,写一篇日记板书设计4、在竞争中进步 1、合理、高尚的竞争 2、掌握竞争的方法 3、勇于竞争教后反思五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5 课 题 第5课 擦亮你的眼睛课时1课时执教者杨福稳导学目标 1、明确明辨是非的重要性,会辨析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对与错,做到知行一致。

      2、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选择 3、懂得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思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