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热化学【含答案】.pdf
5页热化学7.下列变化会放出热量的是()A.碘升华 B.冰融化【答案】CC.氢氧化钠溶于水 D.氯化镂溶于水1 2.下列表示吸热反应的图像是()1 4.下列关于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分析正确的是A.吸氧腐蚀是吸热反应C.正极电极反应为:2 H Q+CkM e f 4 0 H【答案】C1 0.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图示一致的()B.铁作原电池正极D.原电池负极反应为:Fe-3 e-Fe:()A.盐酸和N a O H 溶液混合是C.A1 与 Fe z O s 反应【答案】D1 1.关于硝酸镀说法正确的是()B.CH,在空气中燃烧D.电解水得到lb和2A.属于共价化合物 B.溶于水放热 C.受热易分解 D.属于有机氮肥【答案】C2 0.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S i 02(s)+4 H F(g)S i FXg)+2 H20(g)+1 4 8.9 k J,叙述错误的 是()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若生成2 m o i 液态水,则放出的热量大于1 4 8.9 kJC.当L E(H F)=2/逆(H Q)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平衡后放出的热量随加入S i O z 量的增加而增大【答案】D1 6.已知 2 s O z(g)+()2(g)2 S 0:1(g)+kJ m o l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2 m o lS 0 式g)和 I m o lO z(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 o lS 0 N g)所具有的能量B.将 2 m o lS 0 z(g)和 I m o K U g)充分反应可放出的热量为Q kJ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若充分反应后放热Q k J,则此过程中有2 m o i S O?(g)被氧化【答案】D1 7.下图是2 s(M g)二2 S 02(g)+02(g)的能量变化图,据图得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2 S 03(g)之 2 s o z(g)+02(g)+(a 6)kJB.I m o l S O 2 的能量比I m o l S O 3 的能量高C.若有2 m o i S O a 充分反应,吸收(a-6)kJ 热量D.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既有吸热又有放热【答案】D6.下列变化过程中Q 0的 是()A.CH.CO O H U C HJCOO+FT +QB.Ca CO3(s)Ca O (s)+C02(g)+QC.S2+&0UHS+O H +QD.S (g)(1)+Q【答案】D9.下列试剂或方法肯定不能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铁固体的是()A.观察颜色 B.加热 C.加水 D.加紫色石蕊试液【答案】A15、反应2A(g)+B(g)=2C(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催化剂,X点位置不变B.加入催化剂,G的大小不变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反应热为E与G的和【答案】D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右图所示的是()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A.甲烷燃烧B.碳酸钙高温分解C.电石与水反应D.酸碱中和【答案】B6.下列过程的热效应属于吸热的是()A.碘蒸气的凝华 B.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C.铝热反应 D.氯化钱的水解【答案】D1 7.已知 C2H 2(g)+-02(g)-20)2(g)+H20(g)+1256 k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1份乙焕完全燃烧可放热1 2 5 6 kJB.反应中乙快做还原剂、被还原C.乙焕完全燃烧时,生成2 mol液态水,所放热量小于2 5 1 2 k JD.若 有 1 0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需消耗2.5 mol 02【答案】D7.下列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光合作用 B.木炭燃烧C.风力发电 D.电解饱和食盐水【答案】B1 0.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反应过程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 H2(g)+N?(g)-2 N H;i(g)+Q(Q 0)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C8.下列固体溶于水时吸热的是()A.氯 化 钱 B.氢 氧 化 钠 C.氧化钙 D.过氧化钠【答案】A1 0.已知lmol氢气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 41.8千焦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是()A.2 H2 (g)+02(g)-2 Hz O (g)+2 41.8 k J B.H2(g)+l/2 02(g)H20 (s)+2 41.8 k JC.H2(g)+1/20-2(g)f Hz O (g)-2 41.8 k J D.H20 (g)-H?(g)+l/2 02(g)-2 41.8 k J【答案】D物亶(有的u德里8.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2 A(g)+B(g).2C(g)A.2A(g)+B(g)-2C(g)-Q B.2A(g)+B(g)-2C(g)+QC.2A+B-2c+0 D.2C-2A+B-0【答案】B。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