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41题新题型专题训练.pdf
6页第 1 页共 6 页高三历史41 题讲解专题讲解 41 题讲解人殷思文开放性思路探讨(形成观点的两种形式)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形成观点(2011、 2012、2013)A、“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B、 “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独立地提出观点(2010、2014)C、“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两种可能:1、维持或降低难度→ 从材料中归纳观点,如2011、2012 和 2013 的 41 题2、维持或增加难度→ 独立地提出观点,如2010 和 2014 的 41 题三种变化1、设问关键词的变化(“ 评” 和“ 说明 ” 都已用了两年,今年?)2、层级考查目标的变化(三个层级目标都有涉及,以实现较为全面的备考)3、层级目标下考查角度的变化(就上面的第二种可能,后面列举4 个角度:编写目录;重构历史;再认历史;鉴别历史)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形成观点(改造题) 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汉朝唐朝两宋路线从今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汉 在 徐闻 县南 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候官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等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外商货物货物汉 武 帝时 有外 国使者前来进献, 汉武帝派 译 长带 上黄 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 交 换明 珠、 碧琉璃、奇石、异物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 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 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进出口货物达400 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从材料中归纳两个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命题思路: 1、模拟 2013 年 41 题,考查层级目标1,即 “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 ; 2、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3、注意设问关键词的变化;4、结合时政和学术热点“ 一带一路 ” 例二:依据材料,回答问题1、1977 年 10 月 21 日, 《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正式宣布恢复高考2、1982 年,中国农村实行责任制的生产队达71.9℅,其中包产到户的占67℅ . 3、1986.10,全国人大通过民法通则,使民事审判活动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依据。
第 2 页共 6 页高三历史41 题讲解4、 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5、1994 年, APEC 《茂物宣言》要求各成员国在15— 20 年内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6、 1995 年,杨文良批评当时的粮食定购政策弊大于利依靠政企不分,官商一体的国有粮食部门,财政花了不少钱,物价也平抑不下去,既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保护不了城镇居民的利益7、1996 年,伊朗生产出身穿长袍,头戴面纱的莎拉娃娃,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8、1999 年底,中国有股份制企业40 多万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6200 家9、2001 年,农业改革已经突破了“ 以粮为纲 ” 的禁区,带来了因地制宜的多种经营和农工商的全面发展,丰富了市场供应,活跃了整个城市经济10、2005 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逾2000 亿美元,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请选取上表中至少三条信息,概括出一个历史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的阐释命题思路: 1、模拟 2011 和 2012 的 41 题,考查层级目标2,即 “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 2、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3、注意设问关键词的变化;4、结合学术热点“ 改革与全球化 ” 。
2、独立地提出观点(原创题—编写目录)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如何做“ 世界史 ” )由于对 “ 世界史 ” 的理解不同, 人们做 “ 世界史 ” 的路径也不同 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 世界史 ” ,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写作,然后拼在一起,形成“ 世界 ” 历史 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 世界 ” 史 3、时间的叠加,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4、主题的叠加,这种叠加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20 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的关注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世界上的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 “ 世界 ” 历史以上所有的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这是一种层叠的结构,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 但新的 “ 世界史 ” 即“ 全球史 ” 却对历史进行横向的观察,表达横向的因果关系,强调横向的关系与互动, 所以它在对历史进行诠释时往往以横向素材为依据,这是新 “ 世界史 ” 最大的特点 摘自钱乘旦《“ 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请根据材料提供的编写世界史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份1990—2000 年的世界史目录命题思路: 1、模拟 2014,考查层级目标3,即 “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由修改目录到编写目录,相对于2014 年的 41 题,反其道而行之3、学术研究成果直接入题。
例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不整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 平等化的危险 ”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岳麓版教材请根据材料中写历史的方法,另换一个视角,重新建构这一段历史命题思路: 1、模拟 2014,考查层级目标3,即 “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重构历史,史观用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3、注重设问的变化第 3 页共 6 页高三历史41 题讲解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在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 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 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上述材料表明A.火车的出现对社会关系也产生了巨大冲击B.英国的火车票价非常便宜C.保守人士反对火车的出现D.铁路是由民主人士积极倡导修建的试题分析: 从材料当中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在一列火车”“铁路会 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 一去不返了。
”这说明,工业革命使传统的社会关系受到冲击故此题应选A 项 点评: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1)社会关系:促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社会变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欧美国 家纷纷进行了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政策调整:对内,资产阶级希望进 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传统的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的经济政 策所取代;对外,资产阶级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类文明演进坐标图材料二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 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美国学者托马斯·K·麦克劳在 《现代资本主义: 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一书中写道: “直到大约17 世纪,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资 本主义的产生结束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 也对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请回答: (1)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在推动能源利用方面,分 别有哪些革命性的发明?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现代化进程阶段对世界和中国分别带来了怎样 的影响答案( 1)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发明: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 (2)对世界:有助于瓦解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极大提高生产力对中国:遭受到西方工业强国的 殖民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近代化起步 例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 4 页共 6 页高三历史41 题讲解美国于 1787 年 5 月召开制宪会议,出席的有12 个州(罗得岛州除外)的55 名代表, G. 华盛顿任主席出席会议的大都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代表,由于利益不同,大州与小州 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直至1787 年 9 月 17 日才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 各州批准全国围绕新宪法的批准问题展开广泛的激烈讨论在宪法制定过程中,二十四个派别 内部各种利益集团的政治妥协与利益平衡起了杠杆作用1912 年 2 月 7 日,在孙中山主持下,参议院召开制定约法会议,经过三十二天讨论,3月 8 日通过《临时约法》并非各政治派别、各阶层、各阶级基于民主、共和的共同政治理念的产物。
在《临时约法》的制订机关南京临时参议院的43 名参议员中,同盟会会员33 人,立宪派仅8 人,没有代表最强势政治集团的北洋军阀势力的袁世凯的代表《临时约法》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并没有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广大农村对民主、共和的观念还非常陌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性文件的一处异同来,并分别谈谈你的认识命题思路: 1、模拟 2010,考查层级目标3,即 “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再认历史,学术研究成果入题3、注重设问的变化例四近年来,关于谁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中、韩两国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韩国学者敢于宣称“ 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 有两手 “ 证据 ” :证据一: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 年,发现于韩国清州,2001年 6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证据二:是韩国学者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毕舁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了“ 问题 ” ,例如 “ 易碎 ” 、“ 不牢固 ” 等等韩国学者提出,事实上毕升创制的胶泥活字及其印本并未见流传,可见毕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材料二: 1965 年,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佛经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异之后大约50 年(1103)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材料三: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毕异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 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异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在当代, 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在2002 年完成了这一工作,对韩国学者“ 易碎 ” 、“ 常使活字掉下来” 等质疑作了明确的否定材料四:韩国学者徐有榘(1764— 1845)在《怡云志》卷七的《活版缘起》中说:“ 沈括《梦溪笔谈》 记胶泥刻字法, 斯乃活版之权舆 (起源) 也⋯⋯ 或用铜造一一我东(朝鲜自称) 尤尚之 ”一一以上均摘自《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 年第 9 期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证伪“ 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 之说?( 4 分)你如何看待中韩关于 “ 活字印刷术起源国” 之争的?( 8 分)命题思路: 1、模拟 2014,考查层级目标3,即 “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鉴别历史,学术研究成果入题3、注重设问的变化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形成观点(。
